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医科大学》 2013年
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闫玉敏
【摘要】: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不稳定斑块破裂,血小板于内皮损伤处粘附、聚集并导致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的过程。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该病理过程的核心环节。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Width,PDW)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生物学指标,可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指单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是表示血小板大小的常用指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指血小板体积大小的离散度,其大小反映了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差异程度,PDW增高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 同一个体内血小板在大小、密度及反应性方面存在差异,较大血小板代谢更活跃、酶活性更强,可以产生更多的血管活性因子及凝血物质,更易导致血栓形成。研究表明,MPV、PDW是潜在的血小板活性指标。近来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先兆子痫及肾动脉狭窄时MPV水平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时PDW水平增高。此外,MPV值升高患者发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及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不良的几率增高。MPV、PDW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目前研究发现,MPV升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前即已开始,且许多危险因素与MPV水平关系密切。目前关于PDW研究很少。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观察MPV、PDW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并了解随着个体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MPV、PDW发生的变化。 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4月至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共5006名,最后入选1966名资料齐全者。其中男性1160例(59.0%),女性806例(41.0%),年龄24-80岁(55.4±10.8岁)。对研究对象空腹采血,检测血液中血小板计数(PLC)、MPV、PDW。并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DL-C)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MPV、PDW的影响,了解MPV、PDW与各个危险因素的关系。对于6项常见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肥胖(BMI≥25kg/m2)、增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血脂异常(LDL-C≥4.1mmol/L及HDL-C<1.04mmol/L),依据个体内危险因素个数分组,对多个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当个体内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增多时MPV、PDW变化情况。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多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认为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果:在1966例受检者中,男性共1160人(59.0%),女性共806人(41%),平均年龄为55岁(范围24-80岁)。分别对各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女性MPV、PDW显著低于男性(P<0.05);具有吸烟、高血压、肥胖(BMI≥25kg/m2)、糖尿病、增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高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者的MPV显著增高(P<0.05);具有肥胖、增龄、高血糖、糖尿病者的PDW明显增高(P<0.05)。血脂异常者MPV、PDW无明显改变。对多个均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个体内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增加,PLC逐渐减低,MPV及PDW逐渐增高。相关分析显示MPV及PDW均与PLC呈负相关(r=-0.33,r=-0.27,P=0.00),而MPV与PDW正相关(r=0.77,P=0.00)。 结论:MPV、PDW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个体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MPV及PDW均不断的增高;MPV及PDW与PLC负相关,MPV与PDW正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4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蔚红华,戚永辉;部分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2 张燕;多文兰;杜霞;;冠心病的心理学发病因素及心理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4期
3 石频;;英国科学家发现新的心脏病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1期
4 张云,韦波,陈娜萦,蒙晓宇;广西城市居民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年03期
5 唐慧;任峰;关林;;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6年01期
6 梁震林;李国臣;;基层医院对冠心病的诊断误区(附654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5期
7 梁晋霞;李田昌;;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J];海南医学;2008年06期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1期
9 吴鹏飞,舒世保;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年05期
10 张万明;A/B 型性格与冠心病死亡率关系——22年随访结果[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如秀;徐利亚;;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敏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赵红梅;章扬龙;;腰围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牛海芳;车京津;邵元霞;甘慧敏;;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汪萍;;综合康复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卫;王继先;赵永成;李本孝;樊体强;;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郭治彬;赵勇;付小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夏洪波;邓又斌;杨好意;朱美华;李传林;王辉军;;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9 朱英;邓又斌;刘娅妮;毕小军;杨好意;熊莉;;超声造影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10 郭治彬;赵勇;付小田;王梦洪;魏云峰;刘睦胜;马延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闻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周自强;[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日报记者 曾繁华;[N];柳州日报;2011年
5 燕君;[N];健康报;2007年
6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孙进军;[N];健康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主任医师 魏开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赛司;[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颖;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未;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全;北京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的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楚新梅;新疆维、汉民族冠心病危险因素探讨及PAI-1、ACE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5 刘军翔;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病变评估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周丽昉;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特点及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美霞;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证及解毒活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徐伟;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表征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施莹;血浆铁蛋白,铁代谢关键基因及其交互作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许竹梅;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及他汀类降脂药的抗炎机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玉敏;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亚静;云南农村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大理学院;2013年
3 祖晓天;中国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陈曼丽;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治疗预后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5 俞阅彦;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杨帆;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量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振莲;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布及聚集与冠脉病变关系及对冠脉阻塞积分预测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刘博;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甘慧敏;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张高寅;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关系探讨[D];桂林医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