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L)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胆固醇 前瞻性研究
【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59150102) 北京心血管病高技术实验室资助项目(953850700)
【分类号】:R54
【正文快照】: 1997年我国制订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在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缺乏中国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既往心血管病危险防治工作中多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诊治标准。而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特点与西方人群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阳丰,周北凡,李莹,李贤,赵连成,杨军,张林峰;缺血性心血管病:一个反映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新指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2期
2 吴桂贤,吴兆苏,王薇,刘静,孙佳艺,刘军,赵冬;1992—2002年北京一组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贵新;李玲;金冬岩;邵辉;;沈阳市区部分公务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血脂水平[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年03期
2 辛怀玉,王守栋,黄海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非降脂作用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05年01期
3 钟民涛;黄敏;卢静;孟霞;王钜;;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初步建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年03期
4 孙艳,王贵新,王彦峰,丁素春,许连秀;沈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血脂水平调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周北凡;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6 王薇;赵冬;孙佳艺;王文化;成君;刘军;秦兰萍;刘飒;吴兆苏;;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12期
7 陆建建;许春平;曾波;赵献明;陈军;黄筱文;;绝经后女性性激素、血脂变化与冠心病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4期
8 王拥军;;进一步加强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卒中杂志;2007年05期
9 王贵新;高红;邵辉;;沈阳市区中老年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英;高雁旭;周金立;王洪波;;中国空军歼击机飞行员血脂异常的类型与特点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艳敏;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心钠素基因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郭姣;复方参术调脂康胶囊的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伟;后循环缺血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谢小兵;不同降压药物组合的疗效观察及对机体代谢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杨军,李莹;体质指数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7期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3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王文化;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年01期
4 赵冬,吴兆苏,王薇,刘静,吴桂贤,曾哲淳,王文化,刘军,秦兰萍,刘飒;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宣成;心肌病与冠状动脉疾病[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2 余贤如;;运动引起的舒张期血压增高: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指标[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0年03期
3 蒋健;;冠状动脉钙化与运动试验异常预测男性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1年06期
4 谭岩;;心脏病学家谈心脏病治疗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情报;1981年12期
5 黄化清;;冠状动脉疾病的非侵入性诊断:心动记波运动试验[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2年01期
6 周方;;性激素与心肌梗塞和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3年01期
7 张林根;;运动心电图和~(201)铊心肌显影能排除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吗?[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3年02期
8 戚文航;;单支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3年06期
9 杨天权;;血管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正常的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4年04期
10 徐君镛;;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增强冠状血管的收缩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laszczyk T.;;红花:中欧植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研究及其药理评价[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尹志农;周新;赵远华;陈谦;王红敏;段丽丽;程珍;赵红;张庆华;常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述恒;麦炜颐;孙晓欣;;7-甲异炔诺酮对绝经冠心病妇女血脂的近期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赵文海;韩春平;包保全;;通辽市蒙古族和汉族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脂含量分析[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孙秀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炎性标志物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张晓刚;陈运贞;雷寒;王周碧;;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朱劲草;;脂蛋白a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A];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陈君柱;王兴祥;陶谦民;朱军慧;朱建华;尚云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A];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CIT)暨全国介入心脏病学年会2004专辑[C];2004年
9 腾思勇;惠汝太;;心肌基因治疗[A];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季康;黄捷英;沈潞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患心脏病妇女慎用激素替代疗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心疾病治疗新选择[N];云南日报;2000年
3 新讯;Myoview(TM)使用范围扩大[N];医药经济报;2000年
4 亚强;HRT不能降低心脏病危险[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5 杨丽佳 陈德芝;冠心病干预“进军”上海[N];健康报;2003年
6 菲林;冠状动脉疾病早发线索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王骏;“复眼”CT明察秋毫[N];健康报;2004年
8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血管保护作用[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年
9 杨伟宪;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任诗芹;“过劳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N];安徽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延松;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脆性血液的临床研究及Hcy对内皮细胞表达TM和TFPI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2 夏大胜;雄激素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党群;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4 赵映;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狭窄及冠脉支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隋树建;主动脉瓣硬化与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刘生祥;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和冠状动脉再狭窄及造影负荷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D];浙江大学;2006年
7 朱铁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郜朝晖;超声心动图评估冠状动脉疾病左室心肌功能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王春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新生与循环内皮细胞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葛伟庆;生物组织介电信息在体实时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2年
2 孙红岩;EBCT探测冠状动脉狭窄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田景惠;冠心病病人细胞黏附分子与巨细胞病毒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4年
4 陈宝霞;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5 郑林林;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6 干岭;心率变异性及Poincare散点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7 余华;凝血因子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8 朱蕾;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节段心肌功能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9 王小斌;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10 王伟;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