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外脉搏传感器实现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用红外脉搏传感器实现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有效地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目前测量手段一般只提供单次平均值测量,测量值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状况。连续血压测量能实时的监控血压的变化情况,并且能帮助评估降压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脉搏波特征点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红外脉搏传感器HKG-07B来从人体指尖来获取脉搏波信号,由于原始的HKG-07B在测量精度及抗噪性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首先从多个方面给出了几种方法来提高该传感器的抗噪性及测量精度。(2)采用一种混合算法用于识别脉搏波特征点,它采用二次微分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识别,首先用小波变换划分周期,找出基准点c,以此作为脉搏周期的划分点,然后用二次微分的方法识别特征点。在MATLAB环境下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微分方法,此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3)给出一种通过脉搏波特征点来估算血压值的方法。应用SPASS将识别的特征点与受测者血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用以估测血压的回归方程,通过特征点来计算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而实现血压的连续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几种对HKG-07B进的改进措施有效的提高了红外脉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所采用的二次微分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好的识别所测脉搏波的特征点,通过脉搏波特征点所估算的舒张压、收缩压与通过普通电子血压计所测得血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断采集人体脉搏波,并进行特征点识别,结合已建立的相关方程,便可实现人体血压的无创连续测量。
【关键词】:红外脉搏传感器 脉搏波 二次微分法 小波变换 连续血压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4.1;TP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6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2 高血压测量技术的现状10-15
- 1.2.1 间歇式血压测量法11-13
- 1.2.2 连续式血压测量法13-15
- 1.3 本文主要内容15-16
- 第二章 红外脉搏传感器16-29
- 2.1 引言16-17
- 2.2 光电容积脉搏波与血压的关系17-21
- 2.2.1 红外脉搏波传感器测量脉搏波的原理17-18
- 2.2.2 光电容积脉搏波与血压之间的关系18-21
- 2.3 红外脉搏传感器及其信号特点21-27
- 2.3.1 红外脉搏传感器结构21-23
- 2.3.2 改进办法23-27
- 2.4 小结27-29
- 第三章 连续血压测量方法29-37
- 3.1 引言29
- 3.2 基于PPG的血压测量的理论基础29-31
- 3.3 ECG与PPG结合的血压测量技术31-34
- 3.3.1 ECG与PPG结合的血压测量的技术原理31-33
- 3.3.2 ECG与PPG结合的血压测量技术的优缺点33-34
- 3.4 两路PPG结合的血压测量技术34-36
- 3.4.1 两路PPG结合的血压测量技术原理34-36
- 3.4.2 两路PPG结合的血压测量技术的优缺点36
- 3.5 小结36-37
- 第四章 脉搏波特征点的识别37-56
- 4.1 引言37-38
- 4.2 脉搏波特点38-41
- 4.2.1 脉搏波波信号特点38-39
- 4.2.2 脉搏波特征点识别的难点39-41
- 4.3 脉搏波特征点识别方法41-42
- 4.3.1 时域识别方法41-42
- 4.3.2 频域识别方法42
- 4.4 微分法与小波变换法相结合的脉搏波识别方法42-52
- 4.4.1 微分法42-44
- 4.4.2 小波变换44-46
- 4.4.3 小波变换识别特征点46-50
- 4.4.4 小波变换与微分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50-52
- 4.5 特征点识别实验52-55
- 4.6 小结55-56
- 第五章 连续血压测量的实现56-63
- 5.1 引言56
- 5.2 基于脉搏波特征点的连续血压测量原理56-58
- 5.3 基于脉搏波特征点的连续血压测量实验58-62
- 5.3.1 回归分析建立特征方程58-60
- 5.3.2 测量结果误差分析60-62
- 5.4 小结62-6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华,周建国;血压测量中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J];护理学杂志;1994年06期
2 欧阳李静;;进餐影响血压测量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12期
3 ;如何得到准确的血压测量值?[J];中老年保健;2004年09期
4 高广芬,魏玉玲;浅谈影响血压测量的有关因素[J];齐鲁护理杂志;2000年04期
5 刘德铭,扬秋平,刘锋;袖带式血压测量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年02期
6 姚鸣放,杨伟松,赵西梅,傅晓勤;无创性连续血压测量初探[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5期
7 王顺娣;血压测量中“三点一线”必要性的实验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09期
8 高浚峰;;不同时间血压测量结果差异情况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7期
9 吕玲春;韦铁民;;血压测量的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年05期
10 马少珍;冯晓玲;李少华;;衣服的厚度对血压测量影响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海;;血压测量的新观点[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韦铁民;;间接血压测量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鼎良;;推广家庭血压测量[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施俊;薛雷;陶佳安;卢衍雅;李娟;严壮志;;一种新型的腕式血压测量仪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5 吕玲春;韦铁民;叶小莉;李珊;;健康成人坐位和卧位间接血压测量值的观察[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樊明星;;院前急救中的血压测量的方法选择与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景尧;;如何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章治国;陈义清;何为;朱燕秋;;示波法血压测量仪的研究与实现[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曹钢 北京华通经纬咨询有限公司 李娜;血压仪进出口增长显著[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曹钢 李娜;血压测量仪进出口主打加工贸易[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印高乐;新型血压测量仪可同时遥测心脏状况和血压[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庄庆平;血压测量术古今谈[N];健康报;2007年
5 医学硕士 徐宁;如何掌握好血压测量标准[N];家庭医生报;2003年
6 米小兰;30岁男人体检八大项[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曹婧逸;我国高血压医疗费用突破366亿[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8 衣晓峰;远离高血压 撇开盐罐子[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陈海;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研究及其无线化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斐;基于光电容积脉搏的动态血压测量与参数标定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秦洋;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殷广亮;用红外脉搏传感器实现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4 秦鑫;基于虚拟仪器的血压测量仪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俞思聪;基于脉搏波的血压测量仪研制和临床验证[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宏;无创血压测量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及仪器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7 闫宏伟;基于DSP的无袖带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孟翔;小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0年
9 户鹏飞;基于ARM的双袖带逆向血压测量及网络通信[D];燕山大学;2014年
10 李皓;结合心理图的血压测量装置与算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用红外脉搏传感器实现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