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04-20 09:05

  本文关键词: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和非高血压患者6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血栓弹力图仪监测凝血的整个动态变化过程;采用血生化方法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水平。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血压水平[收缩压(134.0±10.1)比(129.9±7.0)mmHg,舒张压(79.9±8.9)比(71.2±7.9)mmHg]、颈动脉IMT[高血压组(1.94±0.95)比非高血压组(1.64±0.51)mm]、血浆LDL-C[高血压组(2.91±0.84)比非高血压组(2.57±0.67)mmol/L]及血栓弹力图中的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高血压组(1.93±0.51)比非高血压组(2.15±0.79)min]、血栓最大幅度(MA)[高血压组(62.62±7.76)比非高血压组(57.89±9.29)mm]、凝血块强度(G)[高血压组(8.69±2.41)比非高血压组(7.29±2.24)d/s]及凝血综合指数(CI)[高血压组(0.58±2.35)比非高血压组(-0.43±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颈动脉IMT[H型高血压组(2.14±1.00)比单纯高血压组(1.61±0.79)mm]、血清Hcy[H型高血压组(13.63±3.68)比单纯高血压组(8.73±0.93)μmol/L]、肌酐水平[H型高血压组(102.8±16.7)比单纯高血压组(92.3±13.8)μmol/L]及血栓弹力图中的MA[H型高血压组(64.0±7.1)比单纯高血压组(60.3±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高血压组中的单纯Hcy升高组和Hcy正常组比较,颈动脉IMT[单纯Hcy升高组(1.89±0.49)比Hcy正常组(1.38±0.39)mm]及血清Hcy水平[单纯Hcy升高组(14.65±2.52)比Hcy正常组(8.97±0.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IMT与Hcy呈正相关(r=0.389,P=0.00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颈动脉IMT与年龄(β=0.245,P0.05)、肌酐(β=0.377,P0.01)、CI(β=0.365,P0.01)及收缩压(β=0.225,P0.05)呈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血液凝固性增高,易形成血栓,发生栓塞事件。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弹力图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Y2005C51)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09GG20002016)
【分类号】:R544.1
【正文快照】: 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cy)是体内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高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发病高度相关,Hcy已成为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1]。研究探讨其机制主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莹,邢淑敏,董唏,庄逢源;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8期

2 区锦燕,廖荣宗,周曙,罗富荣;股骨多段闭合骨折病人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刚,刘兆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5期

2 叶德寿,李英,李东野,钱文浩,于浩,夏勇,张超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9期

3 李纬,彭海,孙圣刚;同型半胱氨酸致阻塞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4 齐峰,杨丽霞,王先梅,魏玲,郭传明,石燕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J];高血压杂志;2002年03期

5 刘王明!215008江苏省,汤佩麟!215008江苏省,王毓明,李明珍,竺霞霜,郑家驹,金福福!215008江苏省;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1999年03期

6 高奋!030001山西省太原市,李静梅!030001山西省太原市,肖传实;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微循环;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玲,王及华,马济顺,孙宁玲;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4期

2 刘建民,胡燕燕,李金珉,李秀昌;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4期

3 于宪,李永钊,江中喜,高聪,张永建;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3期

4 秦青通,张丹红;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脑出血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9期

5 韩玉芳,尚利宏,张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职业与健康;2004年07期

6 任超杰;汪建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7 刘紫东;段红英;王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J];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02期

8 耿学川;杜继臣;李继来;杨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8期

9 熊向晖;;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探讨[J];当代医学;2011年17期

10 曾纪羡;;在冠心病患者中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克勤;;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检测与临床诊断及预防冠心病价值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小莉;蔡东联;;同型半胱氨酸对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刘春立;张宇;王伟英;牛春峰;;冠心病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血脂相关性分析[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赵元明;刘凌云;;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价值[A];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顾炳权;詹晓梅;王作军;徐顺军;董柯;;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意义[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付云峰;熊燕;付四海;;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李开军;张力华;;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老年医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陆菊明;谷伟军;杨国庆;郭清华;潘长玉;;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艳霞;梁波;张迎春;周洁信;;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措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梦雅平;侯晓艳;赵春梅;金立民;张军力;;血清B-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脏病3-5期心血管病变及死亡率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远植;一个人们不熟悉的冠心病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N];健康报;2004年

2 王丹;血脂正常也会动脉硬化[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驻京记者 王丹;预防卒中最佳策略:降压+降低HCY[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补充维B降低患者卒中风险[N];保健时报;2007年

5 王雪飞;B族维生素+叶酸对预防冠心病死亡无效[N];健康报;2008年

6 张中桥;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林文亮;补充叶酸防高血压意外[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赵安平;H型高血压专害中国人[N];健康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雪敏;预防卒中新策略:控制H型高血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张瑞岩 沈卫峰;慢性肾病加重冠心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献辉;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转化医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孟文芳;1.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2.人工修饰猪血红蛋白在失血性休克和抗心肌缺血模型及器官保存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霁;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阮骊韬;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理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李慧忠;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凋亡的诱导、对TAFI和TFPI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6 方理刚;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抑制纤溶系统的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7 黄玉珊;Hcy,ox-LDL对ER及LDLR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8 陈玉岚;维汉民族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9 姜雅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红;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关键酶MTHFR A1298C、MS A2756G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华;同型半胱氨酸在中年人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2 廖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8年

3 张力;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IL-6表达的影响及细胞内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龚洪涛;幽门螺杆菌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青岛大学;2004年

5 王勇;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黄宇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欣;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8 许莹;冠心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王钊;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_(12)水平的研究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10 谷彬;拉西地平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减低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栓弹力图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8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