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沙坦酯片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访视研究
本文关键词:艾力沙坦酯片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访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血压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伴有心脏、脑和肾脏等靶器官受损而发生致命性的并发症,且由于高血压病病人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抗高血压药物除了可以持久稳定的发挥降压作用外,还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毒性小等效应,以达到防止、致致死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自1994年,第一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氯沙坦应用于临床以来,人们对ARB类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ARB类降压药是一种长效、平稳、强效的降压药物,且具备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少、毒性小等效应,符合现代抗高血压治疗要求。ARB类药物在受体水平拮抗循环和局部的AngⅡ作用,为当前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目前,该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许多研究证明,ARB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艾力沙坦酯作为一种新的ARB类抗高血压药物,与其它ARB类药物一样具有降压作用。为了验证艾力沙坦酯抗高血压的绝对疗效,本研究对艾力沙坦酯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56周的观察访视。本研究采用自身纵向对照的方法。 目的:通过后56周(第9周-第64周)观察访视研究,评价艾力沙坦酯片(ALS-3)240mg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入选37例年龄在18-70(含18、70)周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在18.5kg/m2BMI28kg/m2,经过2周安慰剂清洗,取平均坐位血压(坐位静息5分钟后每隔2分钟测量三次收缩压/舒张压,取平均值)为140mmHg≤SBP180mmHg和90mmHg≤DBP110mmHg的男性或女性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然后给予8周艾力沙坦酯片(ALS-3)240mg/d或安慰剂240mg/d双盲、对照治疗后,继续给予56周艾力沙坦酯片(ALS-3)240mg/d治疗,受试者每日早餐前半小时空腹口服,每日1次(每次1板,每板3片,含3片80mg的艾力沙坦酯片或3片安慰剂),共治疗64周。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记录年龄(AGE),记录心率(Heart rate:HR),测量血压,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记录体重指数(BMI),记录血常规各项指标(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总数、血红蛋白)、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电解质(钾、钠、氯)、尿常规。分别与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64周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等。 血压的测量:受试对象测量血压前15分钟内不吸烟,背靠静坐5分钟,血压测量采用矫正的汞柱式血压计,入选前2周为筛选期,2周内测量非同日血压3次,取3次测量的均值,治疗开始后,每次随访测量当日血压3次,取3次测量均值,血压测量在标准状态下进行,即每天同一时间,同侧臂,用相同血压计,由同一测量人完成。 结果: ①坐位舒张压基线平均值为95.68±4.85mmHg,治疗8周后坐位舒张压下降至90.08±9.04mmHg,此后每8周评估一次,分别于治疗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坐位舒张压依次下降至88.58±8.92mmHg、86.42±8.06mmHg、84.78±9.42mmH、83.61±7.85mmHg、83.20±7.24mmHg、82.84±7.56mmHg和82.6±10.05mmHg。用药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5;P=0.000),各治疗组与基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2、40、48、56和64周与第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8、56和64周与第1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1-1,表2-1-2。 ②坐位收缩压基线平均值为158.01±12.40mmHg,治疗8周后坐位收缩压下降至145.82±14.05mmHg,此后每8周评估一次,分别于治疗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坐位收缩压依次下降至141.23±13.60mmHg、138.83±12.58mmHg、136.47±12.70mmHg135.67±10.30mmHg、134.79±11.31mmHg、134.26±10.25mmHg和133.84±15.63mmHg。用药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8;P=0.000),各治疗组与基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2、40、48、56和64周与第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1,表2-2-2。 ③有效率在用药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呈上升趋势,依次为62.2%、75.8%、80.6%、83.9%、87.1%、86.7%、80.6%,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值相比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86;P=0.008),详见表2-3-1,表2-3-2。 达标率在用药第16周、24周、32周、40周、48周、56周和64周后,呈上升趋势,依次为48.6%、60.6%、66.0%、67.7%、71.0%、70.0%、66.0%,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值相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5;P=0.018)详见表2-4-1,表2-4-2。 ④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5.40%(2/37),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2.7%(1/37)。血常规未见明显影响;血生化指标除转氨酶异常升高外,其他各指标无异常发生;对尿常规的影响以对尿红细胞影响较著,对尿蛋白无影响。总体而言,包括心电图在内的各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均较低。 结果提示: 有效性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治疗64周后,受试者血压呈持续平稳下降趋势,舒张压于40周后达到稳态,收缩压于32周后达到稳态。总体有效率大于70%,总体达标率大于60%,提示: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接受ALS-3240mg治疗,治疗第9周至64周,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 安全性结果显示:AE为5.4%(2/37)。ADR为2.7%(1/37)。AE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ADR主要表现为头晕。对各生化指标及心电图影响较小,且严重程度多以轻度为主、中度少见、无重度情况,且各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能耐受并且不影响继续用药,均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故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接受ALS-3240mg治疗,治疗第9周至64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 1.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接受ALS-3治疗56周,血压呈持续平稳下降,总体有效率大于70%、总体达标率大于60%,第32周与第8周相比血压仍在下降,舒张压在第48周与第16周相比仍下降。 2.长期应用ALS-3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安全性高。AE(5.40%)及ADR(2.70%)发生率低。
【关键词】:高血压 艾力沙坦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44.1
【目录】:
- 前言5-8
- 中文摘要8-12
- Abstract12-20
- 第1章 综述20-37
-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作用20-21
- 1.2 ARB的作用机制21-22
- 1.3 ARB类药物对高血压所致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影响22-29
- 1.3.1 高血压病22-23
- 1.3.2 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23-25
- 1.3.3 高血压肾病25-26
- 1.3.4 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26-27
- 1.3.5 房颤27
- 1.3.6 脂27-28
- 1.3.7 尿酸28-29
- 1.4 展望29-30
- 参考文献30-37
- 第2章 引言37-39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39-44
- 3.1 研究目的39
- 3.1.1 主要目的39
- 3.2 研究方法39
- 3.3 受试者数39
- 3.4 入选及剔除标准39-41
- 3.4.1 入选标准39
- 3.4.2 病例排除标准39-40
- 3.4.3 受试者退出标准40-41
- 3.5 研究药物41
- 3.5.1 受试药物的规格、批号、用法用量41
- 3.6 评价标准41-42
- 3.6.1 疗效指标41
- 3.6.2 安全性指标41-42
- 3.7 统计学处理42-44
- 3.7.1 基线资料统计42
- 3.7.2 疗效分析42-43
- 3.7.3 安全性评价分析43-44
- 第4章 结果44-58
- 4.1 一般情况44-45
- 4.1.1 试验完成情况44-45
- 4.1.2 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45
- 4.2 有效性评价45-51
- 4.2.1 坐位舒张压相对基线的变化情况45-47
- 4.2.2 坐位收缩压相对基线的变化情况47-48
- 4.2.3 有效率的变化情况48-50
- 4.2.4 达标率变化的情况50-51
- 4.2.5 有效性小结51
- 4.3 安全性评价51-58
- 4.3.1 用药/暴露的程度52
- 4.3.2 不良事件(AE)及不良反应(ADR)总结52-54
- 4.3.3 实验室检查54-56
- 4.3.4 安全性小结56-58
- 第5章 讨论58-64
- 第6章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6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之明,宋克群,刘光耀,李言让,黄进,赵禾,刘群;硝苯啶和哌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双盲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89年03期
2 陈仲勤;赵沛维;植绍权;梁景强;;松龄血脉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3 赵顺芳;李利华;吴新华;李萌;何义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诊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3期
4 罗集;杨传华;陆峰;李艳;;生脉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朱明芳;;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蛋白尿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09期
6 张健;王维荣;;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炎症标记物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7 丁自超;黄大显;赖仁琼;汪寅章;潘长玉;马素涛;;原发性高血压21例中巯甲丙脯氨酸的临床观察及试验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8 张书亚,张静,姜华,葛琳;血塞通对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年05期
9 金萍;;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2期
10 陈燕;郭迎新;;福辛普利与替米沙坦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兆青;;氢氯噻嗪治疗辽宁省阜新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李运伦;孙秀英;刁丽霞;;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治疗前后舌象的动态变化[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杜婷婷;张子波;;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现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郭亦杰;罗新林;陈小平;李元建;;DDAH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孟燕子;支邵册;卢中秋;薛凌;王燕;陈红;邱俏檬;吕建新;管敏鑫;;线粒体tRNAMet 4435A>G突变对一个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发病的影响[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张晓晖;王硕仁;高颖;谢颖桢;;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评定[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王舒健;孙尚文;潘慧;胡小亮;李俊;寇学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波速与Th17细胞特征因子的相关性[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冯洪;李琴书;;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沈冲;王海茹;陈金凤;杨松;赵彦平;赵祥海;陈燕春;刘思浚;沈洪兵;王学才;汤俊明;;TGFBR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张菊红;李南方;罗文利;王红梅;周玲;常建航;;FURIN基因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连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原发性高血压用药“分水岭”[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孙兰;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复旦大学医学院 谢萍;从中医论原发性高血压(上)[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4 ;性病治疗后请别忘复查[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宁春;临界高血压必须治[N];健康时报;2008年
6 陈康远;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中国医学科学院 黄洁 等;伊贝沙坦较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于尔辛;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自我保健[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邹志东 仲英;中医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概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艾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巧琳;舒肝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李广平;藏族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基础[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罗丰;原发性高血压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玉;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环境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5 刘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黄业坚;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洁;益髓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郑瑾;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9 祝道松;耳压疗法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郭贞君;芪珠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梅;艾力沙坦酯片治疗中低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访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拥志;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
本文编号:346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