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导管接触性溶栓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10:31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的126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将病例组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系统溶栓组(采用系统性溶栓治疗)和导管溶栓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两个亚组,各63例。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双下肢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计数(RBC)、手术外伤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RBC、手术外伤史均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导管溶栓组痊愈率为57.14%(36/63),高于系统溶栓组的33.33%(21/63)(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以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明...
【文章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20(1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9]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下肢DVT的单因素分析
2.2 下肢DV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病例组两亚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病例组两亚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比较
2.5 病例组两亚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比较
2.6 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监测在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刘强,程英升,王永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11)
[2]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 邹立学,刘军,鲁厚根,陈亮,付兰清,严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4)
[3]手术取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 张剑平,陈海瑞,洪家淼,徐树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3)
[4]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两种气囊压力带辅助应用的对照研究[J]. 李燕,陈婷婷,尹媛媛,李晓梅,Sutedjo Janesya,赵伯翔,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1)
[5]单纯抗凝及其与接触性导管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J]. 苏少飞,田玉峰,陈林宝,闫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5)
[6]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 毛由军,李承龙,雷锋锐,张晔青,钱爱民,桑宏飞,李晓强.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34)
[7]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 柯丹纯,叶小惠,黄素华,肖勇. 血栓与止血学. 2017(04)
[8]介入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 苏兴旺.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02)
[9]高龄卧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影响研究[J]. 孟薇,李开来,杨珺楠.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03)
[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J]. 侯玉芬,刘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05)
本文编号:3626469
【文章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20(1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9]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下肢DVT的单因素分析
2.2 下肢DV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病例组两亚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病例组两亚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和静脉通畅度评分比较
2.5 病例组两亚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比较
2.6 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监测在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刘强,程英升,王永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11)
[2]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 邹立学,刘军,鲁厚根,陈亮,付兰清,严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4)
[3]手术取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 张剑平,陈海瑞,洪家淼,徐树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3)
[4]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两种气囊压力带辅助应用的对照研究[J]. 李燕,陈婷婷,尹媛媛,李晓梅,Sutedjo Janesya,赵伯翔,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1)
[5]单纯抗凝及其与接触性导管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J]. 苏少飞,田玉峰,陈林宝,闫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5)
[6]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系统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 毛由军,李承龙,雷锋锐,张晔青,钱爱民,桑宏飞,李晓强.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34)
[7]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策[J]. 柯丹纯,叶小惠,黄素华,肖勇. 血栓与止血学. 2017(04)
[8]介入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 苏兴旺.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02)
[9]高龄卧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影响研究[J]. 孟薇,李开来,杨珺楠.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03)
[1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疗效标准(2015年修订稿)[J]. 侯玉芬,刘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05)
本文编号:3626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264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