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血压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高血压人群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安庆和连云港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安庆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4个县的45-75岁的居民进行高血压筛查,通过流行病学标准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通过自动临床分析仪来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值用Friedewald公式来计算。所有项目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根据标准操作规程执行。BMI=体重/身高2(kg/m2),以BMI24为正常体重,BMI≥24和BMI≥28分别作为超重和肥胖的界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19347名受试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7877(40.7%)人,女性11470(59.3%)人;总体人群平均年龄(60.1±7.5)岁,其中男性(61.1±7.5)岁,女性(59.4±7.4)岁;男性平均体质指数(24.1±3.4)kg/m2,女性平均体质指数(25.3±3.8)kg/m2;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8.6%和18.7%;TC、TG、LDL-C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而HDL-C水平女性低于男性;男性吸烟、饮酒和重度体力劳动强度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分别以各个血脂水平作为因变量,BMI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地区、血压、血糖、吸烟、饮酒和体力劳动强度等相关影响因素后,BMI与TC(β=0.45,sx?=0.09,P0.001)、TG(β=4.96,sx?=0.13,P0.001)、LDL-C(β=0.57,sx?=0.08,P0.001)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β=-1.10,sx?=0.03,P0.001)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结果一致,当用BMI分类变量(即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时,在调整了其它变量后,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分别按性别、年龄、收缩压、吸烟和饮酒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男性(与女性相比,交互作用P值0.05)、吸烟(与不吸烟相比,交互作用P值0.05)和饮酒(与不饮酒相比,交互作用P值0.05)人群,BMI与TG,LDL-C以及HDL-C有更强的关联,而BMI和TC水平的关联强度在各个分层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值均大于0.05)。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且BMI与TG、LDL-C、HDL-C水平的相关性在男性、吸烟和饮酒人群中更强。因此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是控制该人群血脂水平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体质指数 血脂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4.1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6-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3
- 1 材料和方法13-17
- 1.1 研究对象13-14
- 1.2 研究方法及测量14-16
- 1.2.1 问卷调查14
- 1.2.2 身高、体重测量14-15
- 1.2.3 实验室检测15
- 1.2.4 血压测量15-16
- 1.3 质量控制16
- 1.4 统计分析16-17
- 2 结果17-32
- 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17-19
- 2.1.1 不同性别的人群特征描述17-18
- 2.1.2 不同BMI分组的人群特征描述18-19
- 2.2 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平滑曲线拟合19-22
- 2.3 影响血脂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2-26
- 2.3.1 影响TC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2-23
- 2.3.2 影响TG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3-24
- 2.3.3 影响LDL-C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4-25
- 2.3.4 影响HDL-C水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5-26
- 2.4 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6-27
- 2.5 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分层分析27-32
- 2.5.1 体质指数与TC水平关系的分层分析27-28
- 2.5.2 体质指数与TG水平关系的分层分析28-29
- 2.5.3 体质指数与LDL-C水平关系的分层分析29-30
- 2.5.4 体质指数与HDL-C水平关系的分层分析30-32
- 3 讨论32-37
- 3.1 体质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关系32-35
- 3.2 体质指数影响血脂水平的可能机制35-36
- 3.3 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6-37
- 4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附录42-44
- 致谢44-46
- 综述46-55
- 参考文献52-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昭兰,董宣,田桂英;职业高血压人群的多维健康管理初探[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年04期
2 吴培杰;高血压人群治疗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8年02期
3 董淑丽,戴克俊,沈国英,刘海温;社区高血压人群系统管理三年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年03期
4 潘绮玲;188例高血压人群系统管理3年效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1年06期
5 刘敏,龚幼龙,胡兆铭,顾学琪,曹素华,詹绍康;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相关知识和行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9期
6 尹萍,葛亚敏,王咏梅,陈美红;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7 李燕娜,侯武姿,武琳,杜雪平;社区高血压人群强化管理后依从性的改变[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年01期
8 孙文娟,王雨,李鹏飞,彭颖,王永顺,徐守旗,富景辉;沈阳市高血压人群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6期
9 谷广泉,李月冰;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的误区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宏宇;高校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袭晓莹;胡美娟;董月华;李宏;;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的比较分析(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郄大利;王彬
本文编号:366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