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策略下的临床特点及院内预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27 19:17
  目的:探讨PCI治疗对比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对于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影响;从而为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并为并为降低此类患者院内死亡率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81例老年STEMI患者(≥75岁),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这部分患者的住院信息,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后,最终入选符合条件的老年STEMI患者9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1例(54%),女性427例(46%)。首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CI治疗组(376例)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组(5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特点和院内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然后,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76例)和存活组(852例),探索不同的治疗策略对老年STEMI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最后,将376例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13例)和生存组(3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疾病特点及治疗情况对发生院内死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STEMI的一般临床特征
        1.1.1 流行病学
        1.1.2 诊断标准
        1.1.3 发病机制
        1.1.4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1.5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特点
    1.2 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
        1.2.1 介入治疗(PCI)
        1.2.2 溶栓治疗
        1.2.3 急诊冠脉搭桥手术(E-CABG)治疗
    1.3 药物治疗
        1.3.1 抗血小板治疗
        1.3.2 抗凝治疗
        1.3.3 GPⅡb/Illa受体阻滞剂
        1.3.4 常规二级预防治疗
    1.4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特点
    1.5 展望
        1.5.1 针对炎症治疗的新策略
        1.5.2 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
        1.5.3 干细胞治疗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相关定义与诊断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事件与住院天数比较
    3.4 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单因素分析
        3.4.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4.2 两组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情况比较
        3.4.3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情况的比较
        3.4.4 两组患者PCI治疗的比例及住院天数比较
    3.5 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3.6 年龄对患者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切点值Cut-off
    3.7 PCI治疗组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单因素分析
        3.7.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7.2 两组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情况比较
    3.8 PCI治疗组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组的临床特征分析
        4.1.1 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PCI治疗较药物保守治疗所占的比例低的原因分析
        4.1.2 PCI组院内死亡的比例低
        4.1.3 PCI治疗组中女性比例低
        4.1.4 PCI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相关药物的比例高
    4.2 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分析
        4.2.1 年龄对于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作用
        4.2.2 既往糖尿病、心衰病史,院内发生室性心率失常,Killip分级≥Ⅲ级的预测作用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 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李卫,许海燕,吴元,严若华,金辰.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40)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 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陆国平,赵冬,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2016(10)
[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J]. 霍勇,傅向华,葛均波,韩雅玲,周玉杰,陈韵岱,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8)
[4]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 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许海燕,吴元,李卫,王扬,唐欣然,孙毅,乔国芳,宋雷,伏蕊,孙慧,严欣欣,董秋婷,张璇,叶蕴青,金辰.  中国循环杂志. 2015(03)



本文编号:3681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81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