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负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6 12:02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负荷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已确诊的急诊入院的首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排除有抗血板药物治疗史的患者后,共有113例合格者收入本研究,入院后根据手术当下的造影结果确定血栓负荷程度,分为轻血栓负荷组79例,重血栓负荷组34例,比较两组血小板参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ROC曲线,评估STEMI(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小板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负荷程度的能力。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连续变量均做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使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数(MPV/PLT)用于分析STEMI患者重血栓负荷发生的预测能力。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轻血栓负荷组相比,重血栓负荷组在年...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冠脉血栓负荷程度分级及TIMI血流分级
1.1.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1.4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1.5 研究方法
1.1.6 建数据库并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轻血栓负荷组与重血栓负荷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1.2.2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2.3 STEMI重血栓负荷患者MPV、PDW、MPV/PLT对血栓负荷程度的价值评估
1.3 讨论
1.3.1 血栓负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1.3.2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1.3.3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预测价值
1.3.4 血小板参数在临床运用中的局限性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血小板参数与STEMI研究进展
2.1 冠心病的形成与原因
2.1.1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1.2 心肌梗死的定义及检查手段
2.2 心肌梗死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2.2.1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小板关系
2.2.2 血小板研究进展
2.3 血小板参数分类及研究进展
2.4 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的研究及药物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林艾雯,陈竹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04)
本文编号:3703467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冠脉血栓负荷程度分级及TIMI血流分级
1.1.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1.4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1.5 研究方法
1.1.6 建数据库并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轻血栓负荷组与重血栓负荷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1.2.2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2.3 STEMI重血栓负荷患者MPV、PDW、MPV/PLT对血栓负荷程度的价值评估
1.3 讨论
1.3.1 血栓负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1.3.2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1.3.3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预测价值
1.3.4 血小板参数在临床运用中的局限性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血小板参数与STEMI研究进展
2.1 冠心病的形成与原因
2.1.1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1.2 心肌梗死的定义及检查手段
2.2 心肌梗死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2.2.1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小板关系
2.2.2 血小板研究进展
2.3 血小板参数分类及研究进展
2.4 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的研究及药物进展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林艾雯,陈竹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04)
本文编号:3703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034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