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白蛋白和炎症因子的水平
发布时间:2022-12-04 21:5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白蛋白(PA)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伴PAH者为PAH组(56例),不伴PAH者为对照组(50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待离心后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心功能,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P)值。结果 PAH组TNF-α[(199.6±54.7)比(157.5±34.2)ng/L]、CRP[(15.2±3.2)比(8.8±2.1)mg/L]、IL-6[(60.4±12.6)比(35.0±7.7)mg/L]及内皮素1[(15.9±3.3)比(12.3±2.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PAH组PA水平低于对照组[(19.6±4.3)比(23.8±3.7)g/L],PAP水平高于对照组[(47.9±7.4)比(32.3±5.8)mm Hg,P<0.05]。相关性...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PAH组的基本临床资料
2.2 对照组和PAH组的TNF-α、CRP、IL-6、PA、PAP及内皮素1水平
2.3 COPD发生PAP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伴肺动脉高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 刘鹏军,雷荣,刘宏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03)
[2]CA125和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J]. 田继文,蒋国华,方晨光,刘小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3)
[3]高血压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IL-6与Toll样受体4的相关性研究[J]. 潘有龙,胡金萍. 现代医学. 2019(09)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炎性介质研究[J]. 刘温娟,黄爱霞,鲁立文. 临床军医杂志. 2019(01)
[5]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Working Group o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12)
[6]血管生成素-1和TNF-α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宁巧明,欧阳碧山,张慧君,林慧,王颖. 海南医学. 2018(19)
[7]炎性反应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 郭卫东,江成养,林翠莹. 中国病案. 2018(09)
[8]血浆BNP及PA/A预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价值[J]. 王毅,王洪敏,高艳峰,刘世伟,李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08)
[9]炎症在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J]. 葛晓月,张卫芳,胡长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4)
[10]COPD常见共患病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意义[J]. 高晶晶,程意,罗勇.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01)
本文编号:370905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PAH组的基本临床资料
2.2 对照组和PAH组的TNF-α、CRP、IL-6、PA、PAP及内皮素1水平
2.3 COPD发生PAP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伴肺动脉高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 刘鹏军,雷荣,刘宏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03)
[2]CA125和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J]. 田继文,蒋国华,方晨光,刘小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3)
[3]高血压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IL-6与Toll样受体4的相关性研究[J]. 潘有龙,胡金萍. 现代医学. 2019(09)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炎性介质研究[J]. 刘温娟,黄爱霞,鲁立文. 临床军医杂志. 2019(01)
[5]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Working Group on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s of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12)
[6]血管生成素-1和TNF-α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宁巧明,欧阳碧山,张慧君,林慧,王颖. 海南医学. 2018(19)
[7]炎性反应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 郭卫东,江成养,林翠莹. 中国病案. 2018(09)
[8]血浆BNP及PA/A预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价值[J]. 王毅,王洪敏,高艳峰,刘世伟,李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08)
[9]炎症在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J]. 葛晓月,张卫芳,胡长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04)
[10]COPD常见共患病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意义[J]. 高晶晶,程意,罗勇.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01)
本文编号:3709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090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