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诊疗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4:22
大多数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破裂或者侵蚀,形成动脉血栓,导致动脉阻塞或破裂。针对病症的严重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应用于疾病发展的中后期,且存在较大风险,故在疾病发展的中前期多采用药物治疗。自从纳米粒子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化疗药物以来,纳米粒子被广泛研究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这也在抗击心血管疾病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与希望。纳米递送系统将成像剂或药物递送至目标部位,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成像或治疗,为检测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见解。本论文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设计了可用于核磁荧光双模态成像的探针。并对纳米递送系统进行设计,为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案。首先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和柠檬酸合成的碳量子点复合制备双模态探针,并对探针进行红外,磁性及荧光检测,确保探针合成及双模态性质的保留。然后设计纳米递送系统,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利用动脉粥样硬化处活性氧响应的特点合成过氧化氢敏感的嵌段聚合物PGMA-PEG,然后修饰靶向巨噬细胞抑制游走因子的靶分子ISO-1和...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动脉粥样硬化简介
1.1.1 动脉粥样硬化成因
1.1.2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式
1.1.3 动脉粥样硬化处的靶点
1.2 纳米成像体系
1.2.1 核磁共振成像体系
1.2.2 荧光成像体系
1.2.3 超声成像体系
1.2.4 多模态成像体系
1.3 纳米递送体系
1.3.1 纳米递送体系的种类
1.3.2 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3.2.1 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3.2.2 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4 本文的立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过氧化氢刺激响应的诊疗一体化载药纳米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2.1 双模态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1.1 实验部分
2.1.1.1 实验原料
2.1.1.2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1.2.1 Fe_3O_4@SiO_2-CDs(FC)的合成
2.1.2.2 PGMA-PEG-Sim(PPS)两亲型聚合物的合成
2.1.2.3 PGMA-PEG-ISO-1-Sim(PPIS)的合成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Fe_3O_4@SiO_2-CDs(FC)的红外表征
2.1.3.2 Fe_3O_4@SiO_2-CDs(FC)的荧光表征
2.1.3.3 Fe_3O_4@SiO_2-CDs(FC)的磁性(VSM)表征
2.1.3.4 PPS与 PPIS的合成表征
2.2 基于过氧化氢响应的诊疗一体化双模态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2.2.1 实验部分
2.2.1.1 实验药品
2.2.1.2 测试仪器
2.2.2 实验过程
2.2.2.1 PPS与 PPIS空纳米胶束的制备
2.2.2.2 PPS@FC与 PPIS@FC纳米胶束的制备
2.2.2.3 纳米胶束的尺寸和形貌表征
2.2.2.4 胶束溶液的稳定性
2.2.2.5 荧光测定法评估胶束体外过氧化氢敏感性及荧光检测能力
2.2.2.6 评估胶束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2.2.2.7 溶血实验
2.2.2.8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2.2.2.9 体外细胞成像实验
2.2.2.10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2.2.2.11 体内核磁成像实验
2.2.2.12 体外荧光成像和生物分布
2.2.2.13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2.2.2.14 动脉粥样硬化鼠腹主动脉治疗实验
2.2.2.15 安全性评估
2.2.2.16 数据分析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纳米胶束粒径及其形貌表征
2.2.3.2 纳米胶束稳定性研究
2.2.3.3 双模态纳米探针的荧光分析及体外过氧化氢敏感响应
2.2.3.4 双模态纳米探针的VSM磁学分析
2.2.3.5 载药纳米探针的药物释放研究
2.2.3.6 溶血实验
2.2.3.7 细胞毒性分析
2.2.3.8 体外细胞成像研究
2.2.3.9 体内核磁成像研究
2.2.3.10 体外荧光成像研究
2.2.3.11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2.2.3.12 动脉粥样硬化鼠腹主动脉治疗实验
2.2.3.13 安全性检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诊疗一体化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引言
3.1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3.1.1 实验部分
3.1.1.1 实验原料
3.1.1.2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步骤
3.1.2.1 Fe_3O_4@SiO_2-CDs(FC)的合成
3.1.2.2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理化表征
3.1.3.2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稳定性研究
3.2 诊疗一体化的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3.2.1 实验部分
3.2.1.1 实验药品
3.2.1.2 测试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2.2.1 rHDL@FC与 rsHDL@FC的制备
3.2.2.2 荧光测定法评估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荧光检测能力
3.2.2.3 评估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3.2.2.4 溶血实验
3.2.2.5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3.2.2.6 体外细胞成像实验
3.2.2.7 体内核磁成像实验
3.2.2.8 体外荧光成像和生物分布
3.2.2.9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3.2.2.10 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治疗实验
3.2.2.11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安全性研究
3.2.2.12 数据分析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rHDL@FC与 rsHDL@FC的粒径及其形貌表征
3.2.3.2 探针稳定性研究
3.2.3.3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荧光检测能力
3.2.3.4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3.2.3.5 溶血实验
3.2.3.6 细胞毒性分析
3.2.3.7 体外细胞成像研究
3.2.3.8 体内核磁成像研究
3.2.3.9 体外荧光成像研究
3.2.3.10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3.2.3.11 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治疗实验
3.2.3.12 安全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TESS评分的影响[J]. 梅英丽,徐莹,陈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33)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分析[J]. 袁小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8)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1例[J]. 夏红利,刘国利,吴岸森,赵蓉,李敏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5)
[4]研究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J]. 申剑,常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3)
[5]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王藏慧,王伟,徐学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0)
[6]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 张健美,景永帅,张丹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06)
[7]Tumor Photothermal Therapy Employing Photothermal Inorganic Nanoparticles/Polymers Nanocomposites[J]. Shu-Wei Liu,Lu Wang,Min Lin,Yi Liu,Le-Ning Zhang,Hao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9(02)
[8]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综述[J]. 张昭华,庞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34)
[9]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J]. 王晚千,杨旗,李坤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7)
[10]Temperature and pH Dually-responsive Poly(β-amino ester)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J]. 卢小菊,Xiang-yu Yang,Yuan Meng,Shao-zhen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7(04)
本文编号:3718130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动脉粥样硬化简介
1.1.1 动脉粥样硬化成因
1.1.2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式
1.1.3 动脉粥样硬化处的靶点
1.2 纳米成像体系
1.2.1 核磁共振成像体系
1.2.2 荧光成像体系
1.2.3 超声成像体系
1.2.4 多模态成像体系
1.3 纳米递送体系
1.3.1 纳米递送体系的种类
1.3.2 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3.2.1 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3.2.2 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纳米递送体系
1.4 本文的立题思想及主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过氧化氢刺激响应的诊疗一体化载药纳米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2.1 双模态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1.1 实验部分
2.1.1.1 实验原料
2.1.1.2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1.2.1 Fe_3O_4@SiO_2-CDs(FC)的合成
2.1.2.2 PGMA-PEG-Sim(PPS)两亲型聚合物的合成
2.1.2.3 PGMA-PEG-ISO-1-Sim(PPIS)的合成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Fe_3O_4@SiO_2-CDs(FC)的红外表征
2.1.3.2 Fe_3O_4@SiO_2-CDs(FC)的荧光表征
2.1.3.3 Fe_3O_4@SiO_2-CDs(FC)的磁性(VSM)表征
2.1.3.4 PPS与 PPIS的合成表征
2.2 基于过氧化氢响应的诊疗一体化双模态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2.2.1 实验部分
2.2.1.1 实验药品
2.2.1.2 测试仪器
2.2.2 实验过程
2.2.2.1 PPS与 PPIS空纳米胶束的制备
2.2.2.2 PPS@FC与 PPIS@FC纳米胶束的制备
2.2.2.3 纳米胶束的尺寸和形貌表征
2.2.2.4 胶束溶液的稳定性
2.2.2.5 荧光测定法评估胶束体外过氧化氢敏感性及荧光检测能力
2.2.2.6 评估胶束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2.2.2.7 溶血实验
2.2.2.8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2.2.2.9 体外细胞成像实验
2.2.2.10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2.2.2.11 体内核磁成像实验
2.2.2.12 体外荧光成像和生物分布
2.2.2.13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2.2.2.14 动脉粥样硬化鼠腹主动脉治疗实验
2.2.2.15 安全性评估
2.2.2.16 数据分析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纳米胶束粒径及其形貌表征
2.2.3.2 纳米胶束稳定性研究
2.2.3.3 双模态纳米探针的荧光分析及体外过氧化氢敏感响应
2.2.3.4 双模态纳米探针的VSM磁学分析
2.2.3.5 载药纳米探针的药物释放研究
2.2.3.6 溶血实验
2.2.3.7 细胞毒性分析
2.2.3.8 体外细胞成像研究
2.2.3.9 体内核磁成像研究
2.2.3.10 体外荧光成像研究
2.2.3.11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2.2.3.12 动脉粥样硬化鼠腹主动脉治疗实验
2.2.3.13 安全性检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诊疗一体化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引言
3.1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3.1.1 实验部分
3.1.1.1 实验原料
3.1.1.2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步骤
3.1.2.1 Fe_3O_4@SiO_2-CDs(FC)的合成
3.1.2.2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理化表征
3.1.3.2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稳定性研究
3.2 诊疗一体化的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与表征
3.2.1 实验部分
3.2.1.1 实验药品
3.2.1.2 测试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2.2.1 rHDL@FC与 rsHDL@FC的制备
3.2.2.2 荧光测定法评估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荧光检测能力
3.2.2.3 评估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3.2.2.4 溶血实验
3.2.2.5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3.2.2.6 体外细胞成像实验
3.2.2.7 体内核磁成像实验
3.2.2.8 体外荧光成像和生物分布
3.2.2.9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3.2.2.10 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治疗实验
3.2.2.11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安全性研究
3.2.2.12 数据分析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rHDL@FC与 rsHDL@FC的粒径及其形貌表征
3.2.3.2 探针稳定性研究
3.2.3.3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荧光检测能力
3.2.3.4 诊疗一体化探针的体外核磁检测能力
3.2.3.5 溶血实验
3.2.3.6 细胞毒性分析
3.2.3.7 体外细胞成像研究
3.2.3.8 体内核磁成像研究
3.2.3.9 体外荧光成像研究
3.2.3.10 兔颈动脉预防型治疗实验
3.2.3.11 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治疗实验
3.2.3.12 安全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TESS评分的影响[J]. 梅英丽,徐莹,陈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33)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分析[J]. 袁小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8)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1例[J]. 夏红利,刘国利,吴岸森,赵蓉,李敏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05)
[4]研究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J]. 申剑,常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3)
[5]经皮腔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王藏慧,王伟,徐学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0)
[6]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 张健美,景永帅,张丹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06)
[7]Tumor Photothermal Therapy Employing Photothermal Inorganic Nanoparticles/Polymers Nanocomposites[J]. Shu-Wei Liu,Lu Wang,Min Lin,Yi Liu,Le-Ning Zhang,Hao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9(02)
[8]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综述[J]. 张昭华,庞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34)
[9]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J]. 王晚千,杨旗,李坤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7)
[10]Temperature and pH Dually-responsive Poly(β-amino ester)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J]. 卢小菊,Xiang-yu Yang,Yuan Meng,Shao-zhen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7(04)
本文编号:3718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181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