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治疗急性DVT合并急性肺栓塞效果及对血栓清除情况观察
发布时间:2023-02-25 22:08
目的观察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栓清除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治疗急性DVT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Seldinger技术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S(PS)、蛋白C(PC)、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2组患者血栓清除率、病死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8.400,P=0.004),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紫绀等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t/P=8.874/0.001、10.030/0.001、8.337/0.001);FEV1、PEF、FVC均高于常规组,且血清CRP、IL-10、TNF-α、PS、PC、D-D水平低于常规组(t/P=3.698/0.001、9.109/0.001、3.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选择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1.4.1 治疗效果评价:
1.4.2 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4.3 肺功能指标检测:
1.4.4 CRP、IL-10、TNF-α、蛋白S(PS)、蛋白C(PC)、D-二聚体(D-D)水平检测:
1.4.5 血栓清除率、病死率:
1.4.6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FEV1、PEF、FVC指标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PS、PC、D-D水平比较
2.6 2组血栓清除率、病死率比较
2.7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本文编号:374928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选择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测指标与方法
1.4.1 治疗效果评价:
1.4.2 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4.3 肺功能指标检测:
1.4.4 CRP、IL-10、TNF-α、蛋白S(PS)、蛋白C(PC)、D-二聚体(D-D)水平检测:
1.4.5 血栓清除率、病死率:
1.4.6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FEV1、PEF、FVC指标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PS、PC、D-D水平比较
2.6 2组血栓清除率、病死率比较
2.7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本文编号:3749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492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