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

发布时间:2025-02-06 18:16
  目的:应用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为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日一剂血府逐瘀汤分早、晚二次温服;治疗组为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日一剂血府逐瘀汤分11:00、19:00二次温服,三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及临床疗效,对试验的安全性进行判定。并对治疗前后各项结果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常规组,三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三组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变、减少硝酸甘油使用量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三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血府逐瘀汤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血府逐瘀汤能够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减少...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西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机制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目的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2 中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病机
        2.4 辨证分型
        2.5 治疗
    3 子午流注理论学说
        3.1 子午流注的认识
        3.2 子午流注的应用
    4 总结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与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分析
        4.2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情况比较
    5 安全性检测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分析数据结果
        2.1 中医证候分析
        2.2 心绞痛疗效分析
        2.3 硝酸甘油疗效分析
        2.4 心电图疗效分析
        2.5 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分析
    3 中药组方分析及药理意义
        3.1 方药组成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血瘀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5 子午流注理论
    6 安全性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30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030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