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Tanaproget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LCK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7-06-17 01:08

  本文关键词:Tanaproget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LCK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百年来,心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首位死因,使世界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AS属于失去弹性、动脉壁增厚的动脉硬化范畴,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其经历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纤维化和粥样斑块形成等过程,造成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会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发生中断而引起缺血、纤维化或坏死,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AS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经过百余年的研究曾提出脂质浸润、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学说。但近来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也是AS发生的重要机制,有研究称,血管内皮损伤是AS形成的始动环节。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介导的MLC磷酸化在内皮通透性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第18位丝氨酸和第19位苏氨酸被磷酸化的MLC可激活肌球蛋白重链头部ATP酶产生能量,进而使内皮细胞肌球蛋白II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收缩使细胞间隙增大,内皮通透性增加。增大的血管内皮通透性便于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渗透至内皮下,加速AS的形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许多信号传递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间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是MAPK家族中(包括JNK,ERK和p38)主要的成员之一。有研究称,ERK能够提高内皮细胞MLCK活性和MLC磷酸化水平,造成细胞间连接破坏和间隙形成。又有研究称,MAPK的作用可被孕酮抑制。Tanaproget(TNPR)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孕酮受体激动剂,可与多种生物体的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紧密结合。近年来性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作为一种新型药物,TNPR对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AS的影响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拟在建立AS兔模型的基础上,探讨TNPR是否能够通过MAPK途径影响MLCK表达及内皮通透性,发挥抗AS的作用。目的应用高胆固醇饮食加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兔AS模型;探讨TNPR在AS模型兔中对MLCK表达及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NPR对AS模型兔动脉内皮细胞MLCK表达的影响是否通过MAPK通路,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建立AS模型兔:将24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S模型组、TNPR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AS模型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加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TNPR组在高胆固醇饮食加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基础上,每日在饮食中加喂TNPR(10 mg/kg/day),喂养12周后解剖取材;2主动脉大体标本的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3主动脉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大分子染料渗透法)分析动脉内膜通透性;4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MLCK蛋白水平;q RT-PCR检测MLCK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NK、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喂养12周后新西兰兔AS模型成功建立:主动脉大体标本的油红O染色示:正常组主动脉未见明显斑块,AS模型组主动脉见内膜显著增厚,且有明显的大而突起的斑块形成,而TNPR组虽可见斑块,但与AS模型组相比斑块明显减小,内膜也变得较平坦;2主动脉内膜通透性分析:正常组主动脉内膜中无荧光染料渗透,在AS模型组主动脉内膜中荧光染料渗透程度明显增加,而与AS模型组相比,TNPR组荧光染料的渗透程度有所下降,且荧光染料的厚度也有所降低;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均表明:与正常组相比,AS模型组MLCK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模型组相比,TNPR组MLCK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RT-PCR显示,与正常组相比,AS模型组MLCK m 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模型组相比,TNPR组MLCK m RNA的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相比,AS模型组p ERK,p JNK和pp38的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AS模型组相比,TNPR组p ERK,p JNK和pp38的表达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PR通过抑制MAPK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调AS模型兔动脉MLCK表达,改善动脉内膜通透性,从而阻止AS的发生。
【关键词】:Tanaproget 动脉粥样硬化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5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2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12-13
  • 前言13-16
  • 材料与方法16-28
  • 结果28-32
  • 讨论32-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40-53
  • 参考文献50-53
  • 个人简历及所发表论文情况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王宏伟;潘军;邹典定;肖玉;徐少勇;;维生素A对胎兔动脉导管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2 汤乃梅,杨亚东,陈伯荣,柯碧波,周爱儒,唐朝枢,汤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3 陈兆荣;吴葆杰;;低效价肝素对兔动脉细胞的影响[J];医药工业;1986年08期

4 周玲生;张海燕;周路坦;;丹参延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形态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7期

5 唐朝枢,樊贵,张灵芝,艾南南,苏静怡,汤健,沈金焕,杜雨苍;肽6A对家兔动脉的血管再通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2期

6 万新红;郭洪波;罗玉梅;陈朝霞;韩云;;参七黄稳斑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8期

7 王京,史荫绵,李惜惜,柳兆荣,丁光宏;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1996年02期

8 王京,史荫绵,,李惜惜,柳兆荣,丁光宏;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9 王京,史荫绵,李惜惜,柳兆荣,丁光宏;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10 陶波,李晓宁,周扬,毕克滨;双荷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兔动脉壁NO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代娟;张永学;兰晓莉;张国鹏;张斌青;常伟;;~(99m)Tc-HYNIC-Annexin V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凋亡显像的实验研究(摘要)[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文健;傅晓东;费震宇;陈伟华;应健;;补肾对去势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胡敏;熊小明;吴晋湘;陈双秀;刘立英;;敌百虫致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学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四种药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华庆;褪黑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皮细胞MLCK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鲁艳娇;Tanaproget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LCK表达的影响及机制[D];郑州大学;2016年

2 江志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壁、肝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和活性变化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3 程筱雯;褪黑素通过ERK/MAPK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皮细胞MLCK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雷;MR导向冷冻兔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像及病理学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9年

5 朱华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膜通透性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6 肖林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皮细胞p38磷酸化与MLCK的表达相关性及其褪黑素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7 曾淑惠;活络效灵丹对高脂饮食致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周秀金;四环素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5年

9 管高峰;丹红注射液抗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Tanaproget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LCK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56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