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康Ⅱ号口服液对冠心病心肌耗氧量、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1 17:18
本文关键词:脑心康Ⅱ号口服液对冠心病心肌耗氧量、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冠心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脂质沉积血管壁,血管阻塞,心肌供氧和需氧量失衡,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使心肌所需血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障碍而堆积,导致各类冠心病的发生。尤其会引起心功能不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高血黏度是冠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基础病因、且严重影响心肌的血流灌注,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代谢失调;而心肌缺氧的程度及患病症状的轻重主要由心肌耗氧量的多少决定,目前临床西医传统治疗主要有减少心肌耗氧量(代表药物:β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改善冠脉血流量(代表药物:硝酸脂类药如单硝酸异山梨酯),抑制血小板聚集(代表药物:肠溶阿司匹林),调整血脂稳定斑块(代表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他汀类药),及现代医学溶栓术,冠脉支架安置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但这些治疗或者有禁忌症,或者有明显副作用副反应,有些根本就是急救方法,而且以上方法对高黏血的改善作用不大,所以对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有明显不足和限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为更好预防治疗冠心病,并找到一种能较好的改善心功能及高黏血的方法,努力研究冠心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导师董宇翔教授以祖国医学阴阳五行六经辩证理论为基础,从冠心病的病机血瘀、痰浊、气虚等入手,同时利用很多中药的调血黏,改善血氧代谢的特点,选用祛瘀化痰,行气补气等相关药物配伍成脑心康Ⅱ号口服液,本方应可以有效延缓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高黏血状态,并对心肌舒缩功能的改善起到较好作用。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脑心康Ⅱ号口服液的临床实验性应用,通过观察心肌耗氧的临床指标心率、收缩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脑钠肽变化,探讨通过脑心康Ⅱ号口服液对于心肌耗氧、心肌舒缩功能、血黏度等的影响,来减少心梗和心衰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临床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本实验将冠心病患者分为5组,每组30人,分别为对照1组(倍他乐克),对照2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第3组(肠溶阿司匹林),和NXKKFYⅡ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每组患者口服用药15天,对照1组、对照2组、NXKKFYⅡ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治疗前要检测心率、收缩压、脑钠肽、肝功、肾功,用药期间第1天(治疗前)、3、7、11、16天测患者晨起前心率、收缩压,并绘心率×收缩压的值变化曲线图,对照3组(肠溶阿司匹林),和NXKKFYⅡ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肾功,同时追踪药物副作用副反应,冠心病症状、伴随症状及并发症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脑心康Ⅱ号两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耗氧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3组与脑心康Ⅱ号常规剂量组血液流变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脑心康Ⅱ号小剂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心康Ⅱ号两组与对照1组、2组脑钠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脑心康Ⅱ号对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增加心肌血液灌注及供氧,减少各类并发症和心梗的发生有很好疗效,且以常规剂量组更加明显,且都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如头痛、胃肠反应,肝功肾功异常),对患者其他伴随症状(如肢体寒凉,乏力,头痛头晕等)也有改善作用。 冠心病在中医称为胸痹,,古代中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阳微阴弦”概括了胸痹心痛本虚标实的特点,中医认为本虚致君火相火不足,肝木之气升降异常是冠心病主要原因,由此产生寒凝、气滞、痰浊、血瘀四大病理基础。治疗上应标本兼治,温补君火为治本,同时散寒、行气、涤痰、化瘀治标。脑心康Ⅱ号口服液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理论选取多种祛寒痰瘀滞,升阳降浊,活血化瘀,能调整君相火的药物配伍而成,经研究本方有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黏度、心功能,缓解冠心病症状,减少并发症和心梗的发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脑心康Ⅱ号口服液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及引发冠心病的病因心肌耗氧量,血黏度都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并通过影响心肌重构改良心功能,保护心肌,减少心律失常、严重心衰、心肌梗塞的发生。临床上应用对冠心病患者康复帮助较大。
【关键词】:脑心康Ⅱ号口服液 心肌耗氧量 血流变 脑钠肽 血黏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4
- 2.1 病因病机16-18
- 2.1.1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17
- 2.1.2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17-18
- 2.2 辨证分型18-19
- 2.3 中医证型的相关现代研究19
- 2.4 治疗19-22
- 2.4.1 辨证论治19-20
- 2.4.2 经典方20
- 2.4.3 经验方20-21
- 2.4.4 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21-22
- 2.5 体外给药22-23
- 2.6 述评与展望23-24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4-28
- 3.1 选用患者24
- 3.2 药物24
- 3.3 分组24-25
- 3.4 对照药物的选择25-26
- 3.5 用药方法26
- 3.6 标本采集26-27
- 3.7 标本测试27
- 3.8 数据处理27-28
- 第4章 实验结果28-32
- 4.1 患者一般情况28
- 4.2 NXKKFYⅡ、对照 1 组、对照 2 组耗氧量比较28-29
- 4.3 对血流变影响29
- 4.4 NXKKFYⅡ对心功能的影响29-31
- 4.5 各组对症状、伴随症状的影响31-32
- 第5章 讨论32-38
- 5.1 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作为对照药物的原理32-33
- 5.2 用倍他乐克作为对照药物的原理33
- 5.3 选用肠溶阿司匹林作为对照药物的原理33
- 5.4 对心肌重构及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33-34
- 5.5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机理及 NXKKFY 的组方思想34-38
- 5.5.1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机理34-35
- 5.5.2 NXKKFYⅡ的药物特性和作用35-36
- 5.5.3 NXKKFYⅡ的现代药理学分析36-37
- 5.5.4 本实验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7-38
- 第6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5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黎平;张建华;余安胜;;丹参涂膜剂对肥厚性瘢痕裸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因子TGF-β1、bFG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2 刘家磊,刘远见,侯宪臣,郭新,刘宝义;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218例[J];甘肃中医;1995年03期
3 李红,郑思榕;试论中医肾虚与冠心病关系[J];广西中医药;2002年05期
4 董立丽;;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10年02期
5 李小伟,史晓彬;新订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02期
6 韩运才;中医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预防及治疗[J];内江科技;2005年02期
7 张志忠;涤痰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12期
8 刘婷;;葛根的药理及中医临床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1期
9 周亚夫,倪正,郭鸿顺,冯景珍;脉络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及机制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张勇;唐海沁;李瑾;;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脑心康Ⅱ号口服液对冠心病心肌耗氧量、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694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