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间传导及与心电图P波的相关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8 02:19

  本文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间传导及与心电图P波的相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文拟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下重建左、右心房的三维解剖模型,根据激动标测了解心房间优势传导通路Bachmann束(Bachmann’s Bundle,BB)的左、右心房插入点,在三维模型下定位其所在位置,并根据激动标测等时图明确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右心房激动时间及整体心房激动时间,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时限(P Wave Duration,PWD)、P-R段时限、V1导联终末电势Ptf V1(P wave terminal force in V1)与左、右心房传导间的关系。方法1、入选患者均符合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同意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CA)治疗,共27例,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4±8岁(46岁~77岁)。2、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有无心房血栓。3、在CARTO3系统下应用导航星导管建立右心房和左心房三维解剖模型,应用环形标测导管(Lasso SAS)、导航星导管或星形磁电双定位标测导管(Pentaray)进行激动标测。放置10级诊断用电生理导管至冠状窦作为时间参考。窦性心律下,以冠状窦电极作为时间参考,行激动标测,激动时间必要时可以手动修改。分别标测出Bachmann束的左心房插入点、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N);起搏左心耳,对右心房进行激动标测,激动最早点为Bachmann束右心房插入点;根据His电位标测出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AVN),并在窦性心律下于上述部位及右心耳(Right Atrial Appendage,RAA)、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取点,以冠状窦为参考点,测量每点的激动时间。4、根据激动标测的等时图,在同一窦性心律下,分别于右心房及左心房的最早、最晚激动点取点,计算得出左右心房激动的传导时间和整个心房激动的传导时间。5、患者于射频消融前,完成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量II导联P波时限、P-R段时限,V1导联终末电势Ptf V1。6、分析体表心电图的上述指标、心房大小与左、右心房传导时间的关系。结果1、Bachmann束在左、右心房的插入点为小片状区域,在心房三维解剖模型上所标测的位置,BB右心房插入点位于右心房顶部偏间隔侧,左心房插入点位于左心房前上壁右上肺静脉附近,与以前解剖下研究所描述的位置一致。2、心房的激动顺序为:窦性激动始于窦房结区域(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区)开始引起右心房激动,随后激动在右心房传导,大约在40~50ms时通过左右心房间的优势传导通道(Bachmann束)激动左心房前壁,激动继续传导引起右心房下部及左心房前下壁激动,右心房在80~100ms左右完成激动,最晚激动部位在冠状窦附近,之后左心房激动完成,最晚激动点在左下肺静脉二尖瓣环峡部附近。3、测量得出右心房激动时间94.00±14.95ms(68.00ms~125.00ms),左心房激动时间为80.81±11.32ms(56ms~103ms),整体心房激动时间116.19±20.63ms(81.00ms~152.00ms)。4、II导联P波平均时限为122.00±16.26ms(85.00ms~160.00ms),P-R段时限为57.85±20.69ms(18ms~101ms),Ptf V1为-0.07±0.02mm·s(-0.11 mm·s~-0.02mm·s)。结论1、可以利用CARTO3三维解剖标测系统,采用激动标测来确定心房间优势传导通道Bachmann束的左、右心房插入点。2、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完成左、右心房三维解剖模型重建,可以在激动等时图中了解整个心房的激动过程。3、在三维标测下,根据激动标测等时图可计算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下左、右心房及整体心房激动的传导时间。4、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时限延长,Ptf V1减小,P-R段缩短,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有一定预测价值。5、左心房激动时间与P波时限呈正相关,与Ptf V1呈负相关,但与P-R段时限、左心房大小无相关性;右心房激动时间与P波时限、Ptf V1、P-R段时限及右心房大小无相关性。
【关键词】:心房颤动 Bachmann束 三维电解剖标测 激动标测 PtfV1 P波时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7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缩略语/符号说明12-13
  • 前言13-21
  • 研究现状、成果13-20
  • 研究目的、方法20-21
  • 一、三维标测系统下建立心房间优势传导通道的位置21-38
  • 1.1 对象和方法21-25
  • 1.1.1 研究对象21
  • 1.1.2 研究方法21-23
  • 1.1.3 标测过程23-25
  • 1.1.4 统计学分析25
  • 1.2 结果25-32
  • 1.2.1 Bachmann束的位置25-27
  • 1.2.2 心房的激动顺序27-32
  • 1.2.3 心房的激动时间32
  • 1.3 讨论32-37
  • 1.3.1 三维标测系统及标测导管32-33
  • 1.3.2 前期研究33-34
  • 1.3.3 心房激动的传导时间34-35
  • 1.3.4 心房间传导35-36
  • 1.3.5 研究的局限性36-37
  • 1.4 结论37-38
  • 二、心房间传导与体表心电图P波的关系38-43
  • 2.1 对象和方法38-40
  • 2.1.1 研究对象38
  • 2.1.2 研究方法38
  • 2.1.3 相关数据测量38-39
  • 2.1.4 统计学分析39-40
  • 2.2 结果40-41
  • 2.2.1 心电图相关指标测量结果40
  • 2.2.2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相关指标与正常值的比较40
  • 2.2.3 心房传导时间与心房大小及心电图P波的相关性分析40-41
  • 2.3 讨论41-42
  • 2.3.1 体表心电图P波、P-R段时限及PtfV1对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41-42
  • 2.3.2 心房传导时间与心电图P波的相关性42
  • 2.3.3 研究的局限性42
  • 2.4 结论42-43
  • 总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1-52
  • 附录52-53
  • 综述 心房颤动与Bachmann束的关系及其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作用53-64
  • 综述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韦开福;覃绍明;林英忠;;阵发性房颤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年08期

2 罗素群;方炳森;;心房复极波增大诱发异位心房激动3例[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年02期

3 牛凡,黄从新,江洪,杨波;犬Bachmann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年01期

4 牛凡,黄从新,江洪,杨波;射频消融Bachmann束对犬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1期

5 杨延宗,黄从新,高连君,刘少稳,杨东辉,林治湖;阵发性心房颤动大静脉电隔离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间传导及与心电图P波的相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92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