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幽门螺杆菌 2型糖尿病(T2DM)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以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之一,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的相关性,以及评估并发LE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共180例,并对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将T2DM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两组下肢血管病变的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率,同时测定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腰围(WC)及体重指数(BMI)等,并进行比较。对临床因素和生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结果:1.T2DM组与对照组感染率比较T2DM组患者Hp感染率为62.22%(112/18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8.89%(44/90),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2.糖尿病组Hp阳性与阴性组一般临床情况比较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Hp阳性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Hp阴性组(P0.05)。3.糖尿病组Hp阳性与阴性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Hp阳性组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均0.05),Hp阳性组无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低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4.Hp阳性与Hp阴性组生化指标两组WC、BMI、HbA1c、FBG、LDL-C、HDL-C、TC和T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p阳性组Lp-PLA2水平高于Hp阴性组(P0.05)。5.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LEAD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否吸烟、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体重指数、病程、HbAlc、TG、TC、HDL-C、LDL-C、FBG、Lp-PLA2、HpAg共17项指标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表明,除糖尿病病程、吸烟、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以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p感染是其发生LEAD的危险因素之一(P=0.000~0.026)。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升高。2.Hp感染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2型糖尿病(T2DM)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R543.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7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17-19
- (一)资料来源17
- (二)收集的项目与研究方法17-18
- (三)统计学处理18-19
- 第二章 结果19-24
- 第三章 讨论24-29
- 第四章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8
- 综述38-54
- 参考文献45-54
- 致谢54-55
- 发表文章情况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良,陆新良,忻琪君,杜勤,钱可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2 朱永良,陈国弟,钱可大,杜勤,吴勤动,凌世生 ,李葆华,李君,冯燕飞;幽门螺杆菌抗体测定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9期
3 段朝晖,罗晓红,王惠英,刘香梅,江从海,黄松音,何春生,朱振宇;生物芯片在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4 谢丹;任尚申;郭红;牛庆玲;穆莉芳;;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小儿厌食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7年02期
5 陈海潮;单平囡;金月美;徐秀枝;许德顺;;1191名城乡居民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年12期
6 曲林;;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3期
7 刘桂春,孙亚军,云晓蕊,肖国富,张丽娜,杨丽华,田红;62例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年05期
8 吴佩娟,吴勤动,朱永良,唐训球,方平楚,尹秀,王祖武,朱善济,何向蕾;胃幽门螺杆菌抗体定量测定及对比观察[J];天津医药;1995年01期
9 梁韶晖,邢文鸾,泮长旺;1320份人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窦雁宁,王朝晖,杨惠娟;快速金标渗滤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150例报告[J];九江医学;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海潮;单平囡;金月美;徐秀枝;许德顺;;绍兴地区城乡居民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分析[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清平;冯永钦;;996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清平;冯永钦;;996例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4 董欣红;张孝平;高文;成虹;胡伏莲;王蔚虹;;ASSURE_汶幽门螺杆菌抗体快速测定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许慧;桑华;王虹;刘晓玲;范秀芹;;北京地区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郭晓白;;三种临床常用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应用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西中医学院教授 李殊响;幽门螺杆菌不仅害胃还伤身[N];健康报;2001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昭徐;诺贝尔医学奖·幽门螺杆菌·胃病[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王小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信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陶婷婷;别让幽门螺杆菌在儿童身上“有机可乘”[N];上海科技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燃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王竞秋;HLA-Ⅱ基因多态性与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关联研究及Meta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婷婷;幽门螺杆菌致IgA肾病的临床证据[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晓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3 么露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良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5 李晋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的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曹聪;滇黔桂交界地区少数民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韩伟平;幽门螺杆菌抗体鸡蛋制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BALB/C小鼠预防和治疗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迪;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3年
9 胡新兰;HPS测试板检测唾液幽门螺杆菌及其与口腔疾病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窦兰兰;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检测[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1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6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