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6:00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初步确定吉林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率,调查高危人群的行为危险因素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了解心血管病高危类型检出情况及高危类型的聚集情况,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根据高危人群的风险类型给出合适的干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心血管病的高危率,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方法:本次调查于2014年9月-2015年3月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延吉市、通化县5个地区,以社区或村为单位开展筛查,初筛共调查100,775人。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采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研发的电子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登记表、初筛调查表和高危调查表,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心血管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体格测量数据(血压、身高和体重)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血糖、血脂),将调查对象信息上传至国家中心数据平台。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的健康指标及一般资料(如年龄、身高、体重、BMI值、每天吸烟量、血压值、心率及血脂各指标)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人口学特征、行为危险因素、疾病史和治疗史等)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法。结果:(1)本次调查最终得到有效初筛调查表100,734份,男性43,063例,占42.7%,女性57,671例,占57.3%。年龄最小4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6.6±9.058)岁。(2)20,025例高危对象完成了高危调查表,高危人群中吸烟者比例较高(21.5%),开始吸烟年龄整体偏小(40.4%的高危人群从20岁就开始吸烟),将烟深吸到肺部者最多(63.9%);危险饮酒或酒精依赖者占10.2%;高危人群中最主要的健康问题是疼痛/不适(31.3%),其次是焦虑/抑郁(18.8%),健康状况平均自评分为(70±15)分,整体的生命质量方面仅处于一般中等水平。(3)2014年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率为23.0%,表现为男性、年龄较大者、高体重者、其他民族、非农业户口、丧偶和未婚者、文化程度较高者、退休及行政人员、家庭年收入在50,000以上者高危率较高。(4)血压高型、心血管病史型、WHO评估的患病风险≥20%型和血脂异常型的高危检出率分别为15.0%(15069例)、7.8%(7860例)、5.1%(5169例)和4.8%(4873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危类型聚集情况为0,1,2,≥3的构成依次为:77.0%(77551例),15.1%(15230例),6.2%(6248例),1.7%(1705例)。不同特征人群各种高危类型检出率和四种高危类型聚集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二分类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年龄、BMI值、饮酒频率、TC、LDL和TG值的增加,成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性越大;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未婚、文化程度较高以及从事行政职业均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女性和HDL值升高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保护因素。结论:(1)2014年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率为23.0%,与全国基线水平相近。(2)高危人群吸烟及饮酒现状不容乐观,整体的生命质量方面仅处于一般中等水平。(3)血压高型、心血管病史型、患病风险≥20%型和血脂异常型的高危检出率分别为15.0%、7.8%、5.1%和4.8%。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危类型聚集情况为0,1,2,≥3的构成依次为:77.0%,15.1%,6.2%和1.7%。(4)高龄、高BMI值、饮酒频率高、TC、LDL和TG值的增加、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未婚、文化程度较高以及从事行政职业均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女性和HDL值升高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前言13-22
  • 1.1 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13-15
  • 1.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类型及聚集情况15-16
  • 1.3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16-21
  • 1.3.1 高血压16-17
  • 1.3.2 糖尿病17
  • 1.3.3 血脂异常17-18
  • 1.3.4 超重或肥胖18
  • 1.3.5 吸烟18-19
  • 1.3.6 饮酒—AUDIT量表19
  • 1.3.7 饮食结构19-20
  • 1.3.8 体力活动20-21
  • 1.4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21-22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22-28
  • 2.1 研究对象22-23
  • 2.1.1 样本来源22
  • 2.1.2 初筛纳入标准(同时满足)22
  • 2.1.3 高危判定标准22-23
  • 2.2 研究方法和步骤23-26
  • 2.2.1 初筛调查24
  • 2.2.2 高危调查24-25
  • 2.2.3 高危对象干预25-26
  • 2.3 技术路线26
  •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26-27
  • 2.5 质量控制27-28
  • 第3章 结果28-54
  • 3.1 全部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8-32
  • 3.1.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28-30
  • 3.1.2 调查对象的健康指标及一般资料30
  • 3.1.3 调查对象的行为危险因素30-31
  • 3.1.4 调查对象的疾病史和治疗史情况31-32
  • 3.2 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基本情况分析32-36
  • 3.2.1 高危人群的健康指标和一般资料32-33
  • 3.2.2 高危人群吸烟状况33-34
  • 3.2.3 高危人群饮酒状况——AUDIT量表34-36
  • 3.3 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EQ-5D量表36-38
  • 3.3.1 EQ-5D量表五维度三水平健康问题36-37
  • 3.3.2 健康状况自评分情况—EQ-VAS评分37-38
  • 3.4 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率38-40
  • 3.5 不同特征人群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0-45
  • 3.5.1 不同性别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0
  • 3.5.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0-41
  • 3.5.3 不同BMI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1
  • 3.5.4 不同民族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1-42
  • 3.5.5 不同户口类型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2
  • 3.5.6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2-43
  • 3.5.7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3
  • 3.5.8 不同职业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3-44
  • 3.5.9 不同家庭年收入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44-45
  • 3.6 不同特征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四种高危类型聚集情况45-46
  • 3.7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6-51
  • 3.7.1 人口学因素47-49
  • 3.7.2 健康指标49-50
  • 3.7.3 行为危险因素50
  • 3.7.4 疾病史50-51
  • 3.8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1-54
  • 第4章 讨论54-69
  • 4.1 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率及其现状分析54-56
  • 4.1.1 不同性别、年龄段高危率现状54-55
  • 4.1.2 不同BMI高危率现状55
  • 4.1.3 不同民族、户籍类型高危率现状55
  • 4.1.4 不同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职业高危率现状55-56
  • 4.2 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类型情况及高危类型的聚集情况56-59
  • 4.2.1 不同性别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6
  • 4.2.2 不同年龄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6-57
  • 4.2.3 不同BMI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7
  • 4.2.4 不同民族、户籍状态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7-58
  • 4.2.5 不同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8
  • 4.2.6 不同职业、家庭收入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58
  • 4.2.7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危类型聚集情况58-59
  • 4.3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相关影响因素59-65
  • 4.3.1 人口学因素60-61
  • 4.3.2 健康指标61
  • 4.3.3 吸烟61-62
  • 4.3.4 饮酒62-64
  • 4.3.5 高血压史64
  • 4.3.6 糖尿病史64-65
  • 4.4 高危人群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EQ-5D量表65-66
  • 4.4.1 EQ-5D量表五维度三水平健康问题65-66
  • 4.4.2 EQ-VAS评分情况66
  • 4.5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干预66-69
  • 4.5.1 一级预防66-67
  • 4.5.2 二级预防67-69
  • 第5章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87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87-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奕,欧阳武华;老年人心血管病药物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年03期

2 胡大一;新世纪心血管病医学的展望[J];中国医药导刊;2001年01期

3 王文,刘力生;心血管病领域循证医学的发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4 华康;城市人应警惕心血管病[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年05期

5 凌玮;石伟利;;心血管病急症就诊时间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6 高旭滨;;六种可以防心血管病的食品[J];家庭护士;2006年03期

7 ;他汀做为一期预防心血管病有价值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4期

8 余国膺;;心血管病管理需用资料:事件、处理和预后监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年02期

9 ;专家呼吁重视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上海医药;2008年11期

10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征稿启事[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流波;;心血管病健康管理[A];贵州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惠汝太;;基因多态与心血管病的研究前景[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3 牛绍莉;赵冬;;心血管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编写说明[A];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C];2011年

5 ;第五部分 心血管病医疗费用[A];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C];2011年

6 慈书平;郭霞;尹志强;张希龙;王敏产;倪竞全;尤江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关系20年随访研究[A];2011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概要[A];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C];2011年

8 ;第一部分 心血管病[A];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C];2011年

9 武阳丰;周北凡;;二十年磨一剑——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评估工具开发研究的相关证据[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朱霞;;心理与心血管病[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颖;心血管病成为威胁居民健康重大疾病[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杜巍巍;国内首次大规模心血管病调查启动[N];湖北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木元;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李学梅;心血管病成为城乡居民第一死因[N];北京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平;心血管病防为先[N];健康报;2001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韩林涛;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16倍[N];健康时报;2005年

7 王雪飞 万雷;我国首部心血管病权威报告出炉[N];健康报;2006年

8 记者 白剑峰;心血管病一年“吃掉”1300亿元[N];人民日报;2006年

9 徐亚静;我国心血管病潜在人群数量巨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魏开敏;心血管病预防应始于儿童期[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小琴;模型导向的缺血性心血管病预防策略[D];郑州大学;2016年

2 茅群霞;心率及社会经济地位与我国成年人心血管病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雨天;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晓宏;沈阳市中老年干部人群心血管病的队列观察[D];吉林大学;2014年

3 卡丽比努尔·雅克甫;新疆和田墨玉县及皮山县住院病人心血管病病种十年演变回顾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田雨;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马里兰;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人群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6 刘婷婷;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心血管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8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68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