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他汀类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LCO1B1 不良反应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 应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与安全性方面相关问题,具体包括:1.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疗效;2.SLCO1B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完成两部分系统评价主要经过以下步骤: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确定检索数据库并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解释。其中定量分析应用Revman 5.3或Stata 12.0软件。结果1.他汀类药物对COPD并发PH的疗效:共纳入28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1个为高质量研究,其余均为低质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药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MD=50.00,95%CI:34.17,65.83)、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SMD=0.82,95%CI:0.56,1.08),降低Borg呼吸困难评分(MD=-3.37,95%CI:-4.61,-2.14)、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sPAP)(MD=-5.01,95%CI:-7.63,-2.39)、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MD=-3.92,95%CI:-4.64,-3.20)、内皮素-1(endothelin-1,ET-1)(SMD=-0.65,95%CI:-0.87,-0.43)、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SMD=-0.92,95%CI:-1.25,-0.60)、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MD=-1.09,95%CI:-1.54,-0.64)的效果更明显,但对呼吸困难改善有效率(OR=1.95,95%CI:0.98,3.87)、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MD=2.92,95%CI:-2.83,8.68)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百分比(FEV1/FVC)(MD=0.15,95%CI:-5.13,5.43)的影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4.76,95%CI:1.01,22.48);按药物种类、剂量和治疗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后,6MWD、sPAP、mPAP及ET-1结果与原Meta分析结果一致。2.SLCO1B1521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共纳入12项研究,其中病例对照研究4项,队列研究8项,包括9532名研究对象,其中2176名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仅1项研究为中等质量,其余均为高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四种基因模型下该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相关:纯合子模型(CC vs. TT:OR= 5.56,95%CI:3.15,9.80; HR=1.43,95%CI:1.02,2.02)、显性模型(TC+CC vs. TT:OR=2.52,95%CI:1.33,4.81)、隐性模型(CC vs. TT+TC:OR=3.10,95%CI:1.87,5.11)、相加模型(Addtive:OR=2.29,95%CI:1.51,3.4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这一关联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辛伐他汀组仍然存在,在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提高COPD并发PH患者运动耐力,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增加循环血液中NO、降低ET-1及炎性因子IL-6、hs-CRP水平有关,但对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肺功能及其安全性问题,以及不同药物种类、剂量和治疗时间的他汀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所得结果不稳定,仍需开展大样本严格设计与规范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明确;2.SLCOIBI 521C能显著增加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当前研究尚不足以证明其能增加其他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由于涉及其他他汀类药物的原始研究数量较少,结果的可靠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开展更多大样本多种族人群、设计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对SLCOIBI基因与不同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以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作用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LCO1B1 不良反应 系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63.9;R544.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6-8
- 中文摘要8-11
- 英文摘要11-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17-43
- 1 材料与方法17-21
- 2 结果21-38
- 3 讨论38-43
- 第二部分 SLCO1B1 521T>C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43-62
- 1 材料与方法43-45
- 2 结果45-58
- 3 讨论58-62
- 全文总结62-64
- 1 结论62
- 2 建议62-64
- 参考文献64-78
- 文献综述78-95
- 参考文献88-95
- 致谢95-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宪可,杜冠华;他汀类药物促骨形成作用[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6期
2 曾宪可,杜冠华;他汀类药物促骨形成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4期
3 李宏建;他汀类药物简介[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建忠,吴素芳,丛亚丽;他汀类药物的新用途[J];中国医刊;2002年08期
5 赵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11期
6 Saab F.A. ,Eagle K. A. ,Kline-Rogers E. ,郝广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病24 h内与24 h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的比较[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7 Rajabally Y.A.,Varakantam V. ,Abbott R.J. ,袁海峰;他汀类药物治疗引发类格林-巴利综合征[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8 ;他汀类药物的详细疗效[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9 史旭波;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多向性效应[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09期
10 关爱阁;翟所迪;刘芳;;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_(10)联合应用的机制分析[J];中国药房;2006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吉匡;;他汀类药物循证证据回顾[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朱中玉;孙斌;刘煜昊;张优;高传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夏城东;殷惠军;陈可冀;;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功能的多效应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汪敏;双东思;郭卉;;合理选择他汀类药物[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晓光;方向;吴范宏;;他汀类药物的含氟结构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袁胜山;张骏;余昌胤;;他汀类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徐凯;韩雅玲;王祖禄;佟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他汀类药物减少支架再狭窄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8 蔡慎;郑英丽;方丽;;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穆军;张锡钢;;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郜建新;;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风湿病中的应用[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详解他汀类药物[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2 李东宝 华琦;他汀类药物利弊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温明;克服他汀类药物使用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董欢霁;他汀类药物的“另类”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艾宏彦;他汀类药物的优劣评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葛秋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长期预防心脏病[N];人民日报;2007年
7 张伦;他汀类药物市场持续畅销[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安全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铮;关注他汀类药物整体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编译 皙子;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患血栓的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震洪;他汀类药物对尿蛋白、肾脏事件、非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佳;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冬雪;血浆HDL中蛋白质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应用他汀类药后的变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孙晓靖;他汀类药物对异丙肾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丽敏;阿伐他汀单用及与辅酶Q10联用对急性脑卒中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王连霞;61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晓鑫;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的Meta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曲崎;他汀类药物在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佳;辛伐他汀对雄性大鼠类固醇激素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陈乐闻;高胆固醇血症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戴一;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不同用药模式下的抗炎效果[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冯婧;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陈巧云;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再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冉东川;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6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7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