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多种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科室患者178例。所有患者在我院放射科,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测定并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其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于0分患者即非冠脉钙化组88例,男41例,女47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大于0分患者90例,男44例,女46例,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分成低钙化组(0-10)12例、中钙化组(11-400)60例、高度钙化组(400以上)18例。纳入实验对象的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行抽血检查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抽血检查结果记录数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血钙(CA)。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冠脉钙化积分与年龄、血糖、血钙、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冠脉钙化组与非冠脉钙化组之间,年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之间高密度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胆固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而血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钙化无关。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词9-10
- 第1章 前言10-12
- 第2章 实验材料12-13
- 2.1 主要仪器12
- 2.2 主要试剂12-13
- 第3章 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13-15
- 3.1 实验研究对象13
- 3.2 实验方法13-15
- 第4章 实验结果15-19
- 4.1 冠脉钙化组与非冠脉钙化组之间危险因素的比较15
- 4.2 冠脉钙化组中冠脉钙化积分与各项危险因素之间的比较15-19
- 第5章 讨论19-22
- 第6章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26-30
- 参考文献28-30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30-31
- 致谢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益刚;王宁夫;;冠状动脉钙化及其循证研究进展[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年04期
2 乔慧瑛;吴勇波;曾和松;;冠状动脉钙化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5期
3 焦昌安;张煜;邱朝晖;石文蕾;郭新贵;;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5期
4 孙奥松;孙钢;;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8期
5 张代富;冠状动脉钙化的诊断及预后意义——800例报告[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1年05期
6 任德印 ,连世海 ,武乐斌 ,崔允峰;冠状动脉钙化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附230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9年02期
7 李家忠,孟繁禄;冠状动脉钙化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1993年03期
8 江时森,柯天秀;中国人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初步报告[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年02期
9 江时森,柯天秀,张启高,陈锐华,徐军,王立军;中国人不同性别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的比较[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3期
10 江时森,柯天秀;冠状动脉钙化的定量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微循环;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东煌;余惠珍;林帆;朱鹏立;;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因素及检出意义[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卫东;廉秀花;高梅;崔连群;;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低压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3 王新江;蔡祖龙;杨立;赵锡海;李颖;赵林芬;刘新;;重建层厚对64层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张剑;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王耿;刘海伟;王斌;徐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袁伟杰;郭云珊;梅小斌;于青;刘智辉;付鹏;孙莉静;崔若兰;;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引起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6 陈伏庆;冯越;吴良浩;;冠状动脉钙化的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陈雯;郭进;郭文东;王风;林英忠;;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俞高龙;;CT对冠状动脉钙化的评价[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俞哲锋;谢文卿;张敏鸣;张萍;肖圣祥;;多层螺旋CT测量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叶红华;;心脏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和进展[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冠状动脉钙化与冠心病[N];保健时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祥 群新 记者 段涵敏;金刚石巧磨“瓷器”[N];湖南日报;2009年
3 张中桥;电子束CT检测可早期预测冠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黄灿 编译;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冠状动脉钙化优于C反应蛋白[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张中桥;电子束CT检测可早期预测冠心病[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裘炯华;阻击过度心脏支架[N];医药经济报;2014年
7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 韩小红邋张守义;CT筛查要把握适应证[N];健康报;2008年
8 记者 高原;美国 研究者认为控制胆固醇水平宜趁早[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慧丽;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杜捷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可卡因应用致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智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分析及硫代硫酸钠的干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小瑞;同型半胱氨酸、碱性磷酸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陶俊利;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二者联合一站式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李小雷;冠状动脉钙化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曾庆娜;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标志物与钙化积分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6 赵琳茹;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钙化病变特点[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唐晔;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8 郑懿;冠状动脉钙化患者血浆miRNA-32表达变化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9 陈雄彪;北京社区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的多排螺旋CT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郭伟民;十六层螺旋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其重建冠状动脉最佳时相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3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0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