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中国不同年龄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1 03:41

  本文关键词:中国不同年龄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正视人群 中央6mm 年龄 角膜厚度 角膜上皮厚度 角膜最薄点位置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我国不同年龄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特征,探讨其规律及临床意义。 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171例(共305只眼)志愿者于山东省眼科医院行眼科检查,结果需符合屈光状态为正视眼,将符合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年龄组,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采用RTVue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角膜上皮厚度测量法(pachymetry),对3个年龄组的受检者分别行RTVue OCT检查,扫描出各组人群的角膜中央6mm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图,同时RTVue OCT可将角膜中央6mm分为中央2mm、2-5mm、及5-6mm3个不同环形区域,由此分别对3个区域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及每个位点的厚度分别做对比和分析,以期观察各年龄段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并分析其在各象限的分布特征。 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研究对象的性别、眼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年龄组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角膜最薄点的位置、环形及放射形区域位点厚度;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比较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图中上方(S)、下方(I)、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图标准差(Std-Dev)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Max-Min)等各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比较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收集171例受检者共305只眼的RTVue OCT扫描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受试者按3个年龄组(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分组进行RTVue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FD-OCT)检查。统计结果为: (1)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在性别(男、女)及眼别(右、左)上均无差异; (2)各年龄组角膜厚度比较:0~14岁组较15~64岁,65岁以上两组角膜厚度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各年龄组角膜上皮厚度比较:65岁以上组较0~14岁,15~64岁组角膜上皮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个不同环形区域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比较:各年龄组角膜厚度,由中央2mm、2-5mm到5-6mm逐渐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角膜上皮厚度,由中央2mm、2-5mm到5-6mm在15~64岁组逐渐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4岁组及65岁以上组无统计学差异; (5)17个不同放射形区域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比较: 1)同年龄组各范围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比较:①2-5mm范围角膜厚度:各年龄组鼻上最厚,颞下最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00,0.001);②5-6mm范围角膜厚度:各年龄组鼻上最厚,颞下最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③2-5mm范围角膜上皮厚度:各年龄组鼻下最厚,颞上最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1,0.000);④5-6mm范围角膜上皮厚度:各年龄组鼻下最厚,颞上最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5)。 2)各范围不同年龄组角膜总体及角膜上皮厚度比较:①中央2mm范围角膜厚度:65岁以上组较前两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7);②2-5mm范围角膜厚度比较:鼻侧、颞侧、鼻下、颞下及下方5个区域角膜厚度在不同年龄组,65岁以上组较前两组在上述5个区域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6mm范围角膜厚度比较:在鼻侧、颞侧、颞下、下方、鼻下方5个区域,65岁以上组较0~14岁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央2mm范围角膜上皮厚度比较:65岁以上组角膜上皮厚度较15~64岁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⑤2-5mm范围角膜上皮厚度比较:在鼻下、鼻侧、鼻上、上方、颞上、颞侧6个区域65岁以上组角膜上皮厚度较前两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5-6mm范围角膜上皮厚度比较:在鼻下、鼻侧、鼻上、上方、颞上、颞侧、下方65岁以上组角膜上皮厚度较前两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中央6mm角膜最薄点位置:由RTVue OCT可观察到中央6mm角膜最薄点位置,用“Location Y”来表示角膜最薄点在垂直线上的坐标位置,其范围为(—3.00,+3.00),分组统计3个年龄组角膜最薄点的横坐标(X)及LocationY为:0~14岁组:(—0.201±0.696,—0.293±0.481),15~64岁组:(—0.218±0.637,—0.350±0.555),65岁以上组:(0.357±0.799,—0.322±0.443),3组坐标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角膜中央2-5mm环形范围鼻上方(SN)与颞下方(IT)的差值(SN-IT)及2-5mm环形范围上方(S)与下方(I)的差值(S-I)随年龄的变化 1)角膜中央2-5mm范围鼻上方与颞下方差值随年龄的变化:在65岁以上组较0~14岁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角膜中央2-5mm范围上方与下方的差值(S-I)随年龄的变化:0~14岁组较后两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32,0.030); (8)中央6mm范围内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的关系:根据各年龄组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分别对各年龄组角膜厚度与角膜上皮厚度做对比,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各年龄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06,0.084,0.094,概率分别为0.488,0.218,0.614,得出各组角膜厚度与角膜上皮厚度无相关性。 (9)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图中上方(S)、下方(I)、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图标准差(Std-Dev)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Max-Min)的比较:对角膜中央6mm范围角膜上皮的上述指标进行观察及统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为S、Min的Mean Rank值随年龄逐渐减小,Std-dev、Max-Min的Mean Rank值随年龄逐渐增大。 结论:本研究分析得出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在0~14岁组较厚,而角膜上皮厚度在65岁以上组较薄,年龄越大,角膜上皮在各区域的分布越不均匀。这些参数可能为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或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正视人群 中央6mm 年龄 角膜厚度 角膜上皮厚度 角膜最薄点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0.4
【目录】:
  • 研究生导师及课题小组成员简介5-6
  • 目录6-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主要缩略词表13-14
  • 前言14-16
  • 临床资料与方法16-21
  • 结果21-29
  • 一.受检人群特点21
  • 二.各范围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的比较21-26
  • 三.讨论26-29
  • 结论29-30
  • 圆锥角膜与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厚度特征分析的初期临床报告30-33
  • 参考文献33-36
  • 综述36-42
  • 参考文献40-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乔丽萍;孙慧敏;赵少贞;袁佳琴;;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近视眼中央角膜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1期

2 徐朝晖;张丽;;A超角膜测厚与OrbscanⅡ测量角膜厚度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5期



本文编号:1010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010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