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年人咽部吞咽功能客观参数的测量
本文关键词:健康成年人咽部吞咽功能客观参数的测量
【摘要】:研究背景 吞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理反射过程,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细微的功能紊乱均可导致吞咽功能紊乱或障碍。其中口腔期是将食团转送至咽部的过程,为吞咽运动的第一期,舌的运动在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咽期是非随意的一系列反射性生理活动,包括:软腭关闭,防止鼻咽返流;声门关闭防止食物误咽入气道;咽峡关闭,防止食团反流到口内,咽壁的收缩蠕动,清除食团;喉体向前上方移动,使其位于舌根下,然后环咽肌和食管上括约肌开放。食管期主要为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的过程。其中咽是呼吸空气与吞咽食物的共同通道,呼吸与吞咽食物动作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吞咽的过程中必须精密协调好咽部气道的完全关闭,才能确保食物不误入气道,由此可见咽期在吞咽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对吞咽障碍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人群发病率颇高,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一份关于老年人的调查就发现,有87%接受调查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障碍,其中68%的人表现有明确的吞咽障碍,46%的人经口摄食困难,35%的人进食姿势不良。吞咽障碍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经过多年的发展,吞咽障碍已成为医学界高度重视的课题和可能取得成就的领域之一,但国内目前对吞咽这一人类复杂而必须的行为的基础研究较少,现临床上评估吞咽功能及诊断吞咽障碍的方法如洼田饮水试验及反复唾液吞咽试验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主观感受来对患者吞咽功能作出评估,以此来诊断吞咽障碍,其敏感生和特异性根据各家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内镜录像吞咽检查法是用纤维喉镜等检查咽喉的解剖结构及唾液的潴留情况,然后通过吞咽带有美兰等染料的不同性状的食团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还可通过内镜活检孔,喷射不同压强的脉冲气流来评估咽喉的感觉功能,其操作方法简便灵活,不同程度的患者都可接受此检查,能在床边、甚至在ICU中进行,此检查还能发现喉部黏膜水肿情况、有无肉芽、溃疡和声带麻痹、喉气管狭窄等异常变化,但是其缺点是,着重于局部的观察,对吞咽的全过程、解剖结构与食团的关系以及环咽肌和食管的功能方面得到的信息不多。由于吞咽时内镜的视野消失,仅可在吞咽前后进行观测,不能观测食团在吞咽时的基本运动情况,同时对咽期的检测仍不够全面,不能评测口腔期和食管期的变化以及舌和喉之间的运动协调性。而吞咽动态造影录像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吞咽障碍病人的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因其可观察到吞咽的全过程,对发现吞咽运动的细微异常改变较敏感,能区分造成吞咽障碍的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吞咽动力学研究克服了它的一些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处理图像软件的进一步应用,国外学者们将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测量软件应用到吞咽过程的研究中,对吞咽录像进行动态慢放分析,并筛选出与吞咽相关的一些客观参数,用图像分析软件及测时慢放软件分析测量在吞咽过程中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咽腔的缩窄率、食团通过咽部的时间、误吸程度、食管上括约肌的开放程度等一系列客观的数据,客观量化的对吞咽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并通过统计正常人的吞咽数据来分析总结吞咽障碍患者的异常之处。现国外的学者通过吞咽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已建立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评估系统,对吞咽障碍的诊治有了更精确的判断,并可根据评估结果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反馈治疗,但目前国内尚无此类研究的报道,本实验通过吞咽动力学研究,采集健康成人志愿者在吞咽过程的一系列客观数据,初步建立成年国人咽部吞咽功能的客观数值,为更进一步的咽部吞咽障碍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目的 通过吞咽动力学研究初步建立成年国人咽部吞咽功能相关参数的客观数值。 方法 选取8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通过社会招募,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海军总医院放射科进行吞咽动力学研究,该研究经过海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女各40例;年龄20-60岁。所选志愿者均无吞咽障碍病史及影响吞咽功能的相关病史。将男女志愿者分别按年龄分为两组:男1组年龄均40岁共19例,男2组年龄≥40岁共21例;女1组年龄40岁共16例,女2组年龄≥40共24例。 采用岛津公司数字胃肠机、HORITA时间录制器及数字化的视频存储器。采集志愿者侧位的吞咽过程,每次采集前受试者口含60%硫酸钡混悬液20ml,嘱受试者一次全部咽下。对钡剂从口腔至完全进入食管且舌骨回到初始位置这一动态吞咽过程进行录像,然后通过Avidemux2.5计时软件及Image J图像测量软件对所采集的吞咽造影录像进行逐帧慢放分析,分别测量每例受试者在吞咽过程中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钡剂通过咽部的时间、咽腔的收缩率以及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程度。 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hyoid bone, HmaxD):从舌骨开始运动到舌骨回到原位这一吞咽过程中,舌骨的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的距离。通过Avidemux2.5软件将动态的吞咽造影录像慢放后,选取舌骨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的静态图像,并储存备用。用Image J图像软件对储存的图像上的舌骨前端进行标记,然后在两张图上以颈椎的前方及第6颈椎下方做90。角,在舌骨最低位置图像上截取的含有90。角及舌骨前端的部分图像重叠于舌骨最高位置的图像上,以事先放置于受试者颏下的1角硬币(2010年)的直径(1.9cm,以下同)为参照长度,测量图像上两个舌骨前端之间的连线距离即为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 钡剂通过咽腔的时间(pharyngeal transit time, PTT):录像过程中应用的HORITA时间录制器可使动态吞咽造影精确到0.01s。用Avidemux2.5图像慢放软件分别定位并储存钡剂进入咽腔的一瞬间,即显影的钡剂进入含气咽腔的一瞬间,到钡剂完全进入食管(第6颈椎对应的食管最窄部位为食管入口部位)的一瞬间的两张图像,两张图像上的时间差即为钡剂通过咽腔的时间。 咽腔的收缩率(pharyngeal constriction ratio, PCR):在受试者口含20ml的钡剂而未进行吞咽动作时为咽腔收缩前的最大面积,在吞咽完成后残留在咽腔的钡剂即为咽腔的最小面积。咽腔面积的测量方法是在储存的图像上标记出咽腔面积,以事先放置于受试者颏下的1角硬币为参照长度,自动计算相应的面积。 咽腔的收缩率: 吞咽过程中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的程度(maximum opening of the esophageal entrance, EEmax):第6颈椎对应的食管最窄部位是食管入口部位,也就是食管上括约肌的部位,通过逐帧回放选取吞咽过程中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程度图像进行测量。 统计学方法:将所测量各项参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0例成人志愿者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为(1.91±0.48)cm,钡剂通过咽腔的时间为(0.82±0.15)s,咽腔的收缩率为94.9%±3.41%,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程度为(0.91±0.05)cm。男性的舌骨最大移动距离、钡剂通过咽腔的时间、咽腔的收缩率、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程度95%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4~2.94cm,0.50~1.12s,86.9%~100.0%,0.82~1.02cm,女性的分别为0.88-2.68cm,0.70~0.96s,89.5%~100.0%,0.81~1.01cm。进一步分析发现吞咽过程中男性舌骨的最大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女性,男性为(2.04±0.46)cm,女性为(1.78±0.47)cm,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男女之间及男女不同年龄组之间钡剂通过咽部的时间、咽腔收缩率及食管入口的最大开放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成年国人咽部吞咽功能的相关参数的客观数值,作为正常值,为更进一步的客观评估咽部吞咽障碍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吞咽功能 评估 咽部 正常成人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6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前言15-28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28-32
- 第三章 结果32-34
- 第四章 讨论34-43
- 第五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9
- 成果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京敏;咽部霉菌感染20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2年03期
2 马燕;郑明秀;;咽部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J];云南医药;2006年06期
3 谢治年,綦利平;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丁国林;;老年病人的吞咽功能[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2年06期
5 李晓华,詹志荣;咽部胸壁复发性巨大神经鞘瘤1例报告[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9年S1期
6 金嘉平,陈颖,林梅绥;婴幼儿咽部尖锐湿疣2例报告[J];上海口腔医学;2001年04期
7 朱利相;喉咽癌切除新建下咽腔吞咽功能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年04期
8 周鸿江,朱莲娜,吴哓宁;急慢性支气管炎咽部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杜威;余培金;;咽部假腺性神经鞘瘤1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年03期
10 吴国凤,黎兆军,黄文明,李顺凡;成人咽部解脲支原体定植与性行为的关系[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李雅瑾;;咽部敏感患者的修复护理技巧[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周维国;;咽部解剖[A];第十九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讲义[C];2011年
3 武海燕;唐英姿;何利丽;;新生儿咽部毛息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兆刚;;关于咽部异常感觉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龚放华;;吞咽功能评定在防止脑卒中患者误吸中的应用价值[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邬吉辉;;中药治疗咽部干燥症[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张欣;张皓;;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特点[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8 郭家亮;;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在鼻部和咽部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青燕;杜芸;兰艳;;后颅窝肿瘤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及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郑洁皎;;脑卒中肢体与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A];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 魏智钧;如何训练中风患者吞咽功能[N];保健时报;2007年
2 何远;要治咽炎 先找病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张庆丰 张欣然;治打鼾 舌头要减肥[N];健康报;2009年
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李秦 吴一福;鼻饲给食注意啥[N];家庭医生报;2010年
5 ;这些药不宜多喝水[N];医药导报;2009年
6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副研究员 罗照春;让中风患者学会进食[N];家庭医生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刁萃;“保卫”睡眠健康医保不能“缺位”[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丹 特约记者 李新萍;从“大刀阔斧”变为“精雕细刻”[N];健康报;2010年
9 崔佳;初春季节警惕慢性咽炎高发[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儿科 刘海燕;睡前还是别喝奶了[N];健康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臻;下颌前徙/后退对头位和咽腔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杨海芳;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兴娟;啄治法治疗儿童鼾眠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于驰;咽腔三维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强;屈曲传感器在喉运动监测中的有效性验证及其在吞咽中与舌压传感器的同步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夏文广;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莹;国人上呼吸道系统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与临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晶;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胡荣;血液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来源及漱口预防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袁海波;肥胖青少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上气道塌陷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健康成年人咽部吞咽功能客观参数的测量[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宏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间隙影响的三维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广涛;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海君;项针、头针、舌针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胡连德;不同饮食方式在减少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切口开裂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李仕妹;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价及其与中医辨证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宋垒垒;在X线下观察吞咽姿势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8 吴大海;L/P比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舌后区阻塞中的预测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颖;Z形腭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袁家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麻醉管理[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8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07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