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浓度去整合素Echistatin对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去整合素 后发性白内障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 糖尿病兔
【摘要】:背景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广泛开展,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opacification PCO)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据报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其PCO的发生率更加明显。前期研究证实,去整合素Echistatin(Ecs)能抑制体外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增殖,从而抑制达到PCO的形成,但是是否能抑制糖尿病兔PCO的形成,国内外鲜见报道。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整合素Ecs在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早期及高峰期,对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糖尿病兔后囊膜上LECs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来反映LECs在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时的增殖情况,从而找出对糖尿病兔PCO形成的有效浓度,,并用相应的方法检测其安全性。 方法①建立糖尿病兔模型,随机分组:对照组:A组(术毕前房注入蒸馏水0.2mL);实验组:B、C、D、E组(术毕前房分别注入浓度为5μg/mL、7.5μg/mL、10μg/mL、15μg/mL Ecs0.2mL)。术后1天、3天、7天、10天、2周、4周、6周在裂隙灯下观察手术眼角膜、前房及后囊膜混浊情况。在糖尿病兔PCO形成的早期于术后10天取材,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并使用TUNEL法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选择出对眼内组织无明显毒害作用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O发生过程中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根据术后10天的结果,排除对眼内有毒害作用的浓度之后,进一步观察余浓度在术后6周的情况。术后6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O发生过程中后囊膜上LECs中PCNA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TUNEL法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0天、6周从形态学上观察,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排列整齐、未见水肿,视网膜内界膜与各层组织结构完整,均未见药物引起组织明显的损伤反应。(2)术后10天结果显示:TUNEL法检测A、B、C、D、E组各组中角膜内皮细胞及视网膜内核层细胞的凋亡,可见E组较其它四组可引起更明显的角膜内皮细胞及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凋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四组间细胞凋亡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选择对眼内无毒性作用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C、D四个浓度组对后囊膜上LECs的PCNA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D组PC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但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A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3)术后6w结果显示:在术后10天的基础上,选择对眼内无毒性作用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C、D组后囊膜上LECs的PCNA表达,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D组PC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且C组与D组间比较可见明显的差异(P0.05),D组对后囊膜上LECs的抑制作用较C组强,而B、A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7.5μg/mL与10μg/mL去整合素Ecs对糖尿病兔早期PCO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眼内无明显毒性,但是10μg/mL去整合素Ecs对糖尿病兔PCO形成的远期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对眼内无明显毒性作用,因此10μg/mL可作为进一步研究Ecs对糖尿病性后发性白内障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去整合素 后发性白内障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 糖尿病兔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87.2;R776.1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材料及方法11-19
- 结果19-23
- 讨论23-30
- 结论30-31
- 附图31-34
- 参考文献34-37
- 综述37-47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鸿侃;谭少健;;整合素及去整合素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齐元麟,张明芳,林建银;蛇毒去整合素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4年02期
3 何花,张虹,罗爱珍;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特性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3年05期
4 姬翔;梁皓;李霞;陈金卯;黄敏丽;何剑峰;谭少健;;去整合素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0年04期
5 丁文君;韦琦;梁皓;陈金卯;李霞;谭少健;;糖尿病兔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2年01期
6 徐国兴;王婷婷;;糖性白内障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7期
7 翁景宁,张惠蓉;bcl-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眼科杂志;2001年03期
8 宋楠萌;桑建利;徐恒;;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10期
9 罗莉霞,刘奕志,柳夏林,刘玉华,张新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后房水蛋白浓度变化的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启雷;兔后囊膜混浊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9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089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