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上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7-11-28 18:33

  本文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上的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视网膜前膜 作用机制 视力预后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EpoR)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和非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以及定量分析EpoR的表达水平对PDR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初步探讨EpoR在视网膜前膜中表达在P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在天津市眼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间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 VRS)剥除的视网膜前膜36例,其中研究组PDR患者24例,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患者12例;视网膜前膜剥除后迅速用4%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溶液的标本袋固定并经过浸蜡埋于石蜡中,苏木精-伊红染色(HE),光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两组视网膜前膜形态学和细胞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比观察两组视网膜前膜EpoR阳性染色情况。 2、分析PDR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情况,将PDR患者分为视力提高组和视力不变或下降组;运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处理分析(IPP)软件分析PDR视网膜前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区的平均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 density, IOD),分析EpoR表达的IOD值与PDR术后视力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PDR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组和视力不变或下降组间EpoR染色区的IOD差异。 3、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独立样本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P0.05(双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1、PDR组和RVO组统计结果 共收集视网膜前膜36例,其中PDR组18例24只眼,男6例8只眼,女12例16只眼;RVO组10例12只眼,男4例5只眼,女6例7只眼。PDR组平均年龄55.2±5.1岁,RVO组平均年龄52.7±8.0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 P=0.26)。 PDR组和RVO组手术前后BC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23),两组术后BCVA均优于术前。 2、视网膜前膜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两组间比较 HE染色显示PDR组视网膜前膜由内皮细胞包绕的微血管样组织和散在分布的色素细胞以及基质细胞组成,微血管管腔内可见散在的红细胞结构;RVO组视网膜前膜病理结构组织紊乱,可见色素细胞及基质细胞成分,偶可见内皮细胞包绕的血管管腔结构,胶原为视网膜前膜的主要组成部分。视网膜前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oR阳性染色在PDR组和RVO组均有表达,PDR组所有视网膜前膜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胞膜胞浆的着色,RVO组视网膜前膜细胞着色较紊乱,可见少许内皮细胞着色。对两组间视网膜前膜EpoR阳性表达做IPP软件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7, P=0.006), PDR组EpoR的水平高于RVO组。 3、PDR术后视力预后与EpoR染色的IOD值的关系 PDR术后平均随访10.6个月,16只眼(66.7%)最终BCVA较术前提高,5只眼(20.8%)保持不变,而3只眼(12.5%)最终BCVA下降;最终BCVA≥0.1者13只眼(54.2%),0.02~0.1之间的5只眼(20.8%),≤0.02者6只眼(25.0%), BCVA最高的为0.7。EpoR表达水平与PDR视力预后之间存在正相关(r=0.514,P=0.010);视力提高组与视力不变或下降组EpoR染色的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39),视力不变或下降组EpoR染色的平均IOD值高于视力提高组。 结论 1、EpoR在PDR视网膜前膜中高度表达,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胞膜及胞浆中,Epo-EpoR途径可能在PDR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EpoR在视网膜前膜表达的升高可能影响PDR视力的预后,为今后临床研究PDR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87.2;R77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祥明,张元兴;葡萄糖对重组CHO细胞生长代谢及EPO表达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1234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234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