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科医生如何面对耳鸣的挑战
本文关键词:耳科医生如何面对耳鸣的挑战
【摘要】:正耳鸣是耳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时对声音的主观感知。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耳鸣的人群发病率在美国高达25.3%〔1〕,而在整个欧洲〔2〕、亚洲〔3-4〕及非洲〔5-6〕也具有同样高的流行率,因此,耳鸣已经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耳鸣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但至今仍无以理论依据为基础的理想治疗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耳鸣在定位、声音特征、持续时间、潜在原因、自身疾病状态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形式的耳鸣很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对于不同治疗方案反应各异。目前
【作者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学院;
【分类号】:R764.45
【正文快照】: 1北京积水潭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北京,100096)专家简介:彭本刚,北京积水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北大医学部副教授、北大医学部硕士生导师。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娅琴;高明华;李朝军;李忠万;邝邵景;邹帆;;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J];重庆医学;2014年33期
2 梁亚楠;张祖旺;陈鸿雁;;梅尼埃病患者自我缓解症状方式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年07期
3 ZHANG Chao;WANG Qiuju;SUN Wei;;ANIMAL BEHAVIORAL MODELS OF TINNITUS[J];Journal of Otology;2014年02期
4 石勇兵;;小剂量安定类药物治疗慢性耳鸣的安全性[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年06期
5 许飞龙;郑芸;丁伶萍;孟照莉;;耳鸣康复咨询的短期临床效果初探[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年06期
6 Augustine C.Lee;Donald A.Godfrey;;Current view of neurotransmitter changes underlying tinnitu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5年03期
7 韩丽丽;刘存志;石广霞;;耳鸣的发生机制与动物模型评价方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年04期
8 刁明芳;孙建军;;耳鸣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年03期
9 高国强;何剑;;接纳与承诺疗法及耳鸣再训练疗法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茶连;血瘀耳窍型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与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齐思涵;影响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3 郭平;鼓室成形术后患者耳鸣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第二届认知行为治疗大会征文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11期
2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2年10期
3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2年12期
4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3年02期
5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3年03期
6 许悦;吴琼;;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精彩回顾[J];心理与健康;2013年06期
7 张洪稳,高允东;高通气综合征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4期
8 张斌,荣润国;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9 郭萌;韩海英;李占江;;强迫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成分的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10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萌;李占江;;强迫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罗佳;李占江;韩海英;李平;徐子燕;熊红芳;刘竞;;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障碍患者脑自发活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占江;;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徐文军;梅尚英;何建飞;;一例恐艾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占江;;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祖思;李占江;刘竞;张玲;王刚;马辛;;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抑郁患者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陶加平;李淑珍;;老年中风患者心理障碍特点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沈均;;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惊恐发作探讨[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娜;樊富珉;;正念团体干预改善大学生孤独感的效果与过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魏向东;曹佳丽;;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超;英国戒烟明星未逃肺癌魔掌[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实习生 程凤;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相关分子机理[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孟甲;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执行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李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治疗[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3 林卫;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疗效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池丹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认知特点,及认知行为治疗对其认知、情绪、症状严重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钟慧;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5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23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