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鼻内镜术对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临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01:03

  本文关键词:鼻内镜术对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临床效果研究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 鼻内镜 微创


【摘要】: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应用鼻内镜治疗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80例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8,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3.24±0.95)(2.28±0.57)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6.118,P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计分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为(4.02±1.08)(1.49±0.37)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8.697,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应用鼻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好,利于彻底清除病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温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基金】: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基金资助项目(Y20140170)
【分类号】:R765.9
【正文快照】: 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属,是临床常见的特异性鼻窦炎性反应,发病率逐渐升高。非侵袭真菌性鼻窦炎临床主要症状为脓涕、头痛、血丝鼻涕等,多为单侧发病,好发于上颌窦,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临床应用较广泛[1-2]。本观察旨在探讨非侵袭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锋;冯永洪;王新强;陈永恩;黄志荣;邹健;;中西医结合闭式灌洗引流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J];海峡药学;2015年07期

2 邹卉;;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Cox-2及Tiaml表达的关系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5年02期

3 林丽;陆元霄;邵秀霞;;右美托咪定改善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RPP和PRQ初步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年02期

4 周明;祝小娟;田明;;小儿术后镇痛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19期

5 冯庆红;陈继昌;李彩芳;;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21期

6 李敏;;无痛分娩中腰-硬膜联合麻醉应用实效性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21期

7 肖鹏;徐玉祥;贺晓雯;张九芝;范丽;;左卡尼汀及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年20期

8 李春红;车文忠;丁惠娟;;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23期

9 戴碧兰;;双层(三明治法)降温冰毯应用于ICU中枢性高热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33期

10 胡家美;乐敏莉;徐新华;唐尚权;熊国相;;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stner S.;Burnett N.;Rius-Daz F. ;S. Gonz′alez;任建文;;日常家庭刺激物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采用非侵袭性方法评估皮肤对刺激物反应的种族差异性[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2 赵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6期

3 赵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9期

4 贺锋洲;;用超声波对血压进行非侵袭性测量[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8年04期

5 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霉菌病43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8年02期

6 刘军;;鼻腔、鼻窦非侵袭性真菌病73例诊治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7 袁帅;;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12期

8 刘庆安;彭显赫;;小肠非侵袭性纤维瘤1例[J];四川医学;1992年01期

9 ;外科治疗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4期

10 宋琳娜;;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炎17例诊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淑华;周云芳;周莎;;儿童肺炎链球菌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疾病[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2 周学军;苏炳泽;黄继红;王海妹;黄家军;周小柳;;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25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3 谢桂华;王彦君;张松;;综合治疗62例真菌球性鼻-鼻窦炎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4 张小为;朱浩彬;武淑英;高荣莲;张璐芳;韩劲松;郭红燕;王秀云;叶蓉华;赵扬玉;赵文秋;;葡萄胎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艳艳;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远;垂体PRL腺瘤激素水平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31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1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