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3-氨基苯甲酰胺对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05 19:49

  本文选题:聚ADP核糖聚合酶 切入点:3-氨基苯甲酰胺 出处:《泸州医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应用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ene,3-AB)对早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3-AB对早期DM大鼠模型一般情况、晶状体透明性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LECs)中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PARP抑制剂3-AB对早期DM大鼠模型晶状体的保护作用,试图为预防和早期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 D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40只健康成年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晶状体病变。随机抽取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的31只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retozocin, STZ)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N组大鼠一次性给予等体积的柠檬酸三钠-柠檬酸缓冲液(PH=4.5)腹腔注射。72小时后尾静脉测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尿量及饮水量明显增多者视为造模成功并列入实验。剔除死亡及未成模大鼠后,将其中18只用于本实验。按照实验时间点,将27只大鼠进一步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2w组(3只)、4w组(3只)和8w组(3只);糖尿病组(DM组)2w组(3只)、4w组(3只)和DM 8w组(3只);干预组(DM+P组)2w组(3只)、4w组(3只)和8w组(3只)。自建立模型后第三天起,DM+P组每日给予3-AB 30mg/kg灌胃,N组和DM组每天给予等体积0.9%N.S灌胃。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精神状态、毛发、垫料的湿润程度、饮水量等),每周测血糖、体重一次,每周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晶状体变化一次。分别于给药后2w、4w、8w处死各组大鼠:比较各组大鼠血糖、体重、一般情况以及晶状体的变化;每组各取6只眼球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SP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F-κB p65浓度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约87.1%的大鼠对STZ(50mg/kg)腹腔注射起反应(血糖16.7mmol/L)。DM组和DM+P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N组大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与DM+P大鼠体重明显低于N组大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N组大鼠晶状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透明,而DM组和DM+P组大鼠在STZ注射后第3w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均发现有晶状体混浊;(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DM 2w组、4w组及DM 8w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 p65表达较相应时间点的N组高(P0.01,P0.01,P0.05);DM+P2w组、4w组及8w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 p65表达较相应时间点的N组高(P0.05,P0.01,P0.05);DM+P 2w组、4w组及8w组与相应时间点DM组比较,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 p65表达降低(P0.01,P0.01,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DM 2w、4w、8w组大鼠和DM+P 2w、4w、8w组大鼠血清NF-κB浓度较相应时间点N组高(P0.01);DM+P 2w、4w、8w组大鼠血清NF-κB浓度与相应时间点的DM组大鼠比较,明显降低(P0.0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 STZ建立的DM大鼠模型,成活率较高,遵循DC的发生发展规律,可用于早期DC的相关研究。(2)NF-κB可能参与了早期DC的形成,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PARP抑制剂3-AB对早期DM大鼠晶状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延缓DC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减轻晶状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而实现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飞燕;严宏;张曙;郭勇;王永强;;谷胱甘肽乙酯滴眼液防治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6期

2 刘瑜;鲁建华;张文芳;李姗姗;曲来强;;谷氨酰胺体外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HSP70和NF-κB表达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9期

3 王晋瑛;高媛;;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10期

4 Amy G.Huebschmann;罗说明;王安平;;糖尿病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J];糖尿病天地(临床);2008年01期

5 镡鲁滨,韩丽荣;非酶糖化抑制剂对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0年03期

6 何花,张虹,罗爱珍;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特性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3年05期

7 冀立霞;申竹芳;;糖性白内障渗透性膨胀期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4期

8 罗怡;吴继红;张圣海;徐萍;卢奕;;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房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转化生长因子的变化[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年06期

9 李立梅,杨笑天,刘戈飞,杨福辉,张劲松;过氧化氢酶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02期

10 吴凤丽;潘兴瑜;马晓光;;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1571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571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