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14 12:58

  本文选题:脉络膜新生血管 切入点:Notch信号通路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 新生血管生成是眼内新生血管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等眼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和重要临床表现,其相伴随的渗出、出血和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在其发生机制中,多种诱发因素参与对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破坏,组织发生过多的反应性修复,在组织学中呈现视网膜前、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的病理改变。 在多种类型的眼内新生血管中,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网血管内皮细胞,通过Bruch膜的裂口迁移和增生,生长于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RPE)之间、或神经视网膜与RPE之间、或位于RPE与脉络膜之间的新生血管丛。包括变性、遗传、炎症、肿瘤和外伤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损害,因而常伴发有CNV的生成。其中,继发于AMD的CNV较多见于黄斑部,严重地损害中心视力,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CNV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众多研究已证实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共同构成CNV局部的微环境,并通过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NV的生成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而,深入的机制研究为CNV的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方向。目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制剂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而临床研究发现其治疗可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且有利于改善视力。然而,VEGF同时具有维持血管正常通透和机能及神经保护的功能,长期反复使用抗VEGF药物,其安全性和疗效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更重要的是,在CNV的微环境中并不仅仅只有VEGF参与CNV的生成,单一抗VEGF治疗可能并不足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因而,深入研究CNV微环境中的其他重要因子,并探讨其治疗潜能,可为靶向治疗CNV提供新的突破口。 Notch信号通路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而广泛存在于各组织。最近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中多种配体和受体在血管系统中表达,对胚胎及成年个体的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新生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胚胎期因基因单倍剂量缺失造成血管异构而最终致死的研究中,目前发现并报道的只有两个基因,即Notch信号通路中的配体分子Delta like 4 (Dll4)和VEGF,这提示Notch信号在对血管的调控中可能和VEGF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不同于VEGF对血管生长进行的远位调节,目前多认为Notch信号通过膜配体和膜受体的接触发生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从而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其他相关细胞的活化和功能。最近两年来,Notch信号在眼底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某些眼内新生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被发现并重视,但Notc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CNV的生成,且其是否具有治疗CNV的潜能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 【目的】 观察Notch信号通路对眼部及全身血管稳态的维持作用,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CNV生长及相关重要细胞的调控作用,从新的角度探讨Notch信号通路通过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C)参与CNV生长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寻Notch信号通路对CNV的潜在治疗可能,为CNV治疗策略的拓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1、建立诱导性基因敲除小鼠。交配繁育RBP-Jflox/WT、Mx-Cre和ROSA小鼠,得到Mx-Cre-RBP-Jflox/WT小鼠、Mx-Cre-RBP-Jflox/flox小鼠和Mx-Cre-RBP-Jflox-ROSA小鼠,小鼠于出生后4周开始以500μg总剂量的poly:I-C诱导(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5次间隔进行); 2、采用组织病理学等技术,观察RBP-J/Notch信号敲除后,小鼠眼部及全身其他脏器的血管变化以及皮下接种Matrigel胶内的血管生长情况; 3、利用532nm激光建立小鼠CNV模型,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组织病理学技术,观察RBP-J/Notch信号敲除小鼠上CNV及接受RBP-J/Notch信号敲除小鼠骨髓移植的嵌合体小鼠上CNV的严重程度; 4、利用体外原代培养RBP-J/Notch信号敲除小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和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研究Notch信号缺失对相关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5、分别利用?-secretase抑制剂GSI体外阻断和外源性给予Dll1融合蛋白体外激活培养人RPE细胞和胚胎来源弥猴视网膜/脉络膜内皮细胞系RF/6A中的Notch信号通路,观察Notch信号对CNV中重要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调控。 6、对出生后乳鼠于天龄4d(P4)皮下注射血管靶向型Dll1-RGD融合蛋白,并对激光诱导CNV的野生型小鼠于激光诱导后1天行尾静脉注射Dll1-RGD融合蛋白,观察外源性血管靶向增强Notch信号的激活对视网膜血管发育和CNV生长的作用。 【结果】 1、通过繁育RBP-Jflox/WT和Mx-Cre小鼠,获得了Mx-Cre-RBP-Jflox/WT和Mx-Cre-RBP-Jflox/flox小鼠;通过繁育ROSA和Mx-Cre-RBP-Jflox小鼠交配,获得了Mx-Cre-RBP-Jflox-ROSA小鼠。Mx-Cre-RBP-Jflox/WT小鼠、Mx-Cre-RBP-Jflox/flox小鼠和Mx-Cre-RBP-Jflox-ROSA小鼠经poly:I-C诱导后,对Mx-Cre-RBP-Jflox-ROSA小鼠耳部皮肤及视网膜血管行X-gal染色可见明显蓝染,表明小鼠血管开始高效表达Cre重组酶。Cre重组酶表达的同时可通过DNA重组敲除RBP-J/Notch信号,最终得到RBP-J (-/-)小鼠,即基因敲除小鼠(KO)和RBP-J (+/-)小鼠,即为基因部分存在的对照小鼠(CON)。 通过对KO小鼠和CON小鼠眼部及全身血管的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RBP-J/Notch信号缺失时,小鼠眼部(角膜、虹膜和视网膜)及全身其他器官(肝脏和肺脏)的血管稳态的破坏,出现大量自发性新生血管。在小鼠皮下接种Matrigel胶5天后,KO小鼠皮下接种的胶内长入大量新生血管并诱发出血。体外培养的KO小鼠的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增强,体外KO小鼠的肝血窦内皮细胞管腔形成中血管萌枝增多。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KO小鼠内皮细胞上的VEGFR2表达上调,VEGFR1表达下调,且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WAF1/CIP1转录水平表达下调。 2、对RBP-J基因敲除小鼠(KO)及对照小鼠(CON)上建立激光诱导的CNV,结果显示Notch信号缺失时, FFA显示新生血管的渗漏程度加重,且生成率增加,而组织病理学统计CNV厚度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小鼠。在研究Notch信号对于CNV相关细胞的作用中,使用?-secretase抑制剂GSI阻断细胞内的Notch信号,细胞免疫组化和划痕实验中可见到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弱;而RF/6A增殖能力增强,但管腔形成能力减弱。 3、通过骨髓移植成功建立接受KO及CON小鼠骨髓的嵌合体小鼠,并建立激光诱导的CNV,可见到接受KO小鼠骨髓移植的嵌合体小鼠CNV生成加重。KO及CON小鼠骨髓经Dio染色后移植到野生型小鼠体内,对获得的嵌合体小鼠建立的激光诱导CNV,可见CNV区域有绿色荧光细胞的浸润,且细胞上表达基质衍生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接受KO小鼠骨髓移植的小鼠CNV区域的绿色荧光细胞数量减少。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提示外周血EPC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循环血中成熟的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原代培养小鼠的EPC,Transwell小室实验可见KO小鼠的EPC对基质衍生因子(stroma derived factor-1,SDF-1)的趋化能力减弱, EPC上CXCR4的表达下调。 4、P5及P15天新生小鼠的视网膜血管上,Notch信号的激活分别集中在顶端细胞和血管分叉处,而在野生型小鼠的激光诱导CNV区域,可见活化的Notch信号胞内段(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的表达上调。接受Dll1-RGD融合蛋白注射的乳鼠视网膜血管发育明显较对照鼠迟缓,表现为血管分枝减少,血管内顶端细胞数量减少。在接受Dll1-RGD注射的激光诱导CNV小鼠模型中,脉络膜铺片显示其CNV的最大面积明显小于对照鼠。体外实验中,可见到RF/6A侵袭能力减弱,而管腔形成能力增强,而RPE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 【结论】 本研究证实,Notch信号在CNV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Notch信号的缺失可加重CNV的生成,而外源性激活Notch信号对CNV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成年个体中,Notch信号参与全身及眼部血管稳态的维持,信号的缺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加强及顶端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与Notch信号在转录水平调控VEGFR2、VEGFR1以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 WAF1/CIP1有关。 BMC同样参与了CNV的生成,其中EPC被认为可在CNV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KO小鼠外周血循环中的EPC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循环中内皮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Notch信号缺失时,EPC对SDF-1的趋化作用反应性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Notch信号缺失导致EPC上SDF-1受体CXCR4的表达下调。另外,Notch信号同时参与对RPE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可能通过影响RPE的增殖和迁移参与到CNV的消退期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是Notch信号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信号缺失后是否除内皮细胞、BMCs和RPE细胞外其他细胞也因信号缺失参与CNV,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RBP-J/Notch信号的缺失导致CNV的加重,我们利用一种新型的融合蛋白Dll1-RGD以血管靶向性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的Notch信号通路,可见到Dll1-RGD全身性给药抑制小鼠视网膜血管发育及CNV的生成,这提示增强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起到治疗作用,但相关分子机制和长期注射是否具有毒性作用仍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3.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雪婷;血热型银屑病表皮中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1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611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