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缝合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本文选题:晶状体半脱位 切入点:人工晶状体 出处:《广东医学》2014年01期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晶状体单襻囊袋内缝合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25例26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术前或术中晶状体脱位范围不大于270°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或小切口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单襻囊袋内缝合固定术即一侧襻植入脱位最严重方位的对侧囊袋内,聚丙烯缝线捆绑另一侧襻的中部后穿过囊膜赤道部固定巩膜壁的方法植入脱位最严重方位的囊袋内。观察术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等指标,处理手术并发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0.8者5眼,0.4~0.6者19眼,0.3者2眼,所有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单襻囊袋内缝合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在不植入囊袋张力环的情况下,它有效避免了人工晶状体的夹持和偏位,降低了手术成本。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of intraocular lens single loop capsular sutu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luxation of lens. Methods Twenty five patients (26 eyes) with subluxation of lens were treat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or small incision lens extraction. Intraocular lens single loop intracapsular suture fixation is a contralateral bag with one loop implanted in the most serious position of dislocation. The polypropylene suture strapped the middl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op through the equatorial part of the capsule to fix the scleral wall and implanted into the capsule bag in the most serious position of dislocation.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The post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was better than 0.8 in 5 eyes (0. 4%), 19 eyes (0. 3 eyes) with 0. 4 or 0. 6 eyes (0. 3 eyes), and all intraocular lenses were in positive position. Conclusion Intraocular lens single loop capsular suture fix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operation of subluxation of lens.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intraocular lens clamping and deviation,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urger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眼科;
【分类号】:R779.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霍永军;姬亚洲;张爱民;李娟;;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2 姜晓丹;童华;刘琳;张凯帆;;拦截劈裂法结合手法挽核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7年03期
3 吕志刚;黄文丽;刘秀伦;;软壳技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6年04期
4 刘玉华,刘奕志,吴明星;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5期
5 刘奕志,刘玉华,吴明星,罗莉霞,张新愉,蔡小于,陈秀琦;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晶状体半脱位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锋;李韵倩;代应辉;方丽;郁佳;王爱莲;;超声乳化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2 温跃春;张士倩;顾永昊;;单纯晶状体摘除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3 尹丽;侯素敏;;健康宣教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J];安徽医学;2012年06期
4 李淑琳;姜春晓;;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9年04期
5 宫屹妹;;综合治疗眼部碱烧伤22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杨冬梅;;视网膜母细胞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一期植入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宫屹妹;李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手术治疗[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黄江;徐国旭;;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2年02期
9 王菊;黄怡青;;中西医结合治疗药源性干眼症[J];兵团医学;2009年02期
10 高婧;黄旭东;姜雅琴;;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相关因素[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俊喜;贾趁霞;王晓丽;;弱视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的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高雁;米英囝;王雅杰;;不同类型眼外伤的相关因素比较分析及防治与护理对策[A];吉林省护理学会五官科第十四次学术会议暨口腔科专科技术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马海琴;邱广武;;注射用吲哚菁绿在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仲臣;;预装型注入式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赵语;聂绩;;白内障围手术期用药分析[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谢立科;朱志容;张明明;;逍遥散联合生脉散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秦小燕;冯春明;黄加兰;;敷眼贴治疗视疲劳、干眼症的临床分析[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周宏健;吴善君;文丰;徐晓萍;;微切口冷超声乳化行先天性白内障吸除及卷折式人工晶体植入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魏爱民;;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内非磁性异物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冯燕敏;;外伤性无虹膜眼的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术[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9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丰;基于个性化眼模型的人工晶体设计及其特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钟舒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徐蔚;基于瞳孔收缩的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华宁;VEGF164和SEMA3A在大鼠氧致视网膜病变模型中表达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颖;老年原发性青光眼中心视功能与HRT-Ⅱ盘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猛;ANXA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D];青岛大学;2012年
7 齐艳秀;丙酮酸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8 彭秀军;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致伤机制及病理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周霞;弱视明口服液治疗弱视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付清;βB2晶体蛋白基因敲除可引起白内障并降低C57BL/C小鼠生殖功能[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涛;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及体位改变对眼内压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沙正印;眼挫伤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梁圆圆;GSH、过氧化氢酶抑制TGF-β_2诱导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间质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马宁;单眼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的观察[D];郑州大学;2010年
5 郭立涛;不同切口矫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前角膜散光的疗效评价[D];承德医学院;2010年
6 左振刚;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方案的规范化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路斌;综合疗法治疗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毕宏生;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对屈光系统波前像差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闫亚红;白内障MSICS+IOL术的角膜地形图研究及中医证型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芳;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水肿程度的FFA分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路,余涵,李新慧;超声乳化蚀刻翘起翻转法和拦截劈裂法的对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1年03期
2 刘志刚;核心捣核技术在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3年01期
3 刘亚东,张黎;两种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眼科新进展;2005年01期
4 余洪华;陆晓和;陈育红;;小切口同轴双侧劈核法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5年06期
5 刘玉华,刘奕志,吴明星;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5期
6 姬亚洲,宋新华,牛俊波,毋艳君,韩宝军,裴森,霍永军,谢晓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瞳孔成形术[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1期
7 郭向明,,陈又昭,曾凌华;前部玻璃体及晶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晶体脱位[J];中华眼科杂志;1994年04期
8 林振德,吴河坪;14例晶体脱位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囊袋张力环在半脱位晶状体的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1期
2 宋念东;宋旭东;;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治疗中重度晶状体半脱位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0年09期
3 桂馥;刘菲;;囊袋张力环在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吴强,陈国辉,陆斌,马晓昀;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唐孟林,余钦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后脱位的临床分析[J];眼科;2003年02期
6 王峰,苏颖,刘平,王继群,山艳春,徐锦堂,陈剑;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观察[J];眼科研究;2004年05期
7 徐建江,钱江;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的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眼科研究;1999年01期
8 霍永军;姬亚洲;张爱民;李娟;;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9 张远平;查旭;赵学英;李静华;;预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过熟期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张海军!450000,常惠;晶状体半脱位的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河南宇宙人工晶状体研制有限公司公司简介[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2 田芳;李筱荣;范小娥;;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表面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实验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河南宇宙人工晶状体研制有限公司[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周宏;吴善君;姚红艳;文丰;;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临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孙传宾;滕文琪;姚克;;表面层层自组装TGF-beta2抗体多层膜新型人工晶状体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辉军;林咸平;崔刚锋;李高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蔡剑秋;张加裕;张叔铭;;无病史法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袁建树;马蓉;王育文;;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唐旭园;李毓敏;;渐进衍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瑶;姚克;徐志康;;人工晶状体的表面工程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型人工晶状体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新萍;人工晶状体也分软硬[N];健康时报;2010年
3 余志平;矫正老视眼有了新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李新萍;白内障预防要注意生活细节[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董芸邋杨光 通讯员 刘永平 岳丽颖;国际眼科白内障研究大会在西安举行[N];陕西日报;2008年
6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主任医师 陈茂盛;白内障术后不用戴花镜[N];健康报;2009年
7 ;人体移植器官的刑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4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实习生 余婷;他们临终还惦记着病人[N];南方日报;2011年
9 本刊记者 曹金宇;京东再起新亮点[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10 徐道;眼科医械开发生机勃勃[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芳;国产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君;外伤性虹膜缺如眼植入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的远期随访及植入技术改进[D];青岛大学;2013年
3 林琳;疏水性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大气压下辉光放电表面改性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斌;复曲面人工晶状体成像质量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曲超;人工晶状体表面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孙传宾;表面自组装TGF-β_2抗体多层膜的新型人工晶状体研制及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生晖;视网膜色素上皮蓝光损伤及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保护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于华军;近视眼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中应用矫正角膜曲率的效能检验[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璐;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波前像差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瑶;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宝利;疏水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的常温加工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双叶;不同设计方式的人工晶状体边缘散射光的对比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刘勃实;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和屈光状态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徐玲;UVCY型人工晶状体和UV型人工晶状体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5 郭红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1年
6 赵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野改变[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范小娥;国产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兔眼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曹吉;MPC-MAA共聚物接枝改性丙烯酸酯系人工晶状体及其生物相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唐东永;Bigbag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眼的临床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夏园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3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66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