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1年与2年的临床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01 02:36

  本文选题:变应性鼻炎 切入点:疫苗 出处:《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目的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e therapy,SIT)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疗程一般在2年以上,但患者依从性差,影响疗效。文中通过比较标准化屋尘螨疫苗SIT AR 1年与2年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AR SIT适宜的维持治疗时间。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98例接受SIT的AR患者,分为2组:SIT 1年组(46例)、SIT 2年组(52例),随访记录2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及药物用量评分情况,采用国际常用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估2组患者2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第1年SIT 1年组和SIT 2年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情况(7.00±1.08 vs 6.63±0.79)及药物用量评分(1.50±0.51 vs0.41±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QLQ量表评分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00±31.89 vs 344.42±32.26)(P0.05)。第2年SIT 1年组和SIT 2年组患者鼻部症状评分(6.20±0.78 vs 4.29±0.64)及药物用量评分(0.53±0.43 vs0.2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 2年组RQLQ量表评分(223.08±30.39)显著低于SIT 1年组(319.13±3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 SIT适宜的维持治疗时间以2年为好。
[Abstract]:Objective the course of specific immune 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 ARs was generally more than 2 years, but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was poor, which affected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1 year and 2 years of standardized house dust mite vaccine SIT AR was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maintenance time of AR SIT.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AR received SIT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1 in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Two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year group (46 cases) and one year group (52 cases). The nasal symptom score and drug dosag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The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esia RQLQQ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2-year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asal symptom scores of the first year SIT 1 group and the SIT 2 year group were 7.00 卤1.08 vs 6.63 卤0.79).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bstance dosage score (1. 50 卤0. 51 vs0.41 卤0. 42) and the scores of P0. 05 and RQLQ were all decrea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asal symptom score (6.20 卤0.78 vs 4.29 卤0.64) and drug dosage score (0.53 卤0.43 vs0.21 卤0.34) between the 2 year SIT group and the SIT 2 year group (P 0.05 卤31.89 vs 344.42 卤32.26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IT 1 year group (223.08 卤30.39) and the SIT 1 year group (319.13 卤36.38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卤31.89 vs 344.42 卤32.26 P 0.0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IT 1 year group (319.13 卤36.38g) and the drug dosage score (0.53 卤0.43 vs0.21 卤0.34). Conclusion the optimal maintenance time for AR SIT is 2 year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分类号】:R76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鑫;何薇;何莉;;屋尘螨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特异性IgG_4抗体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1期

2 程静;桂晓钟;;粉尘螨滴剂对3~14岁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8期

3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王向东;赵岩;周兵;刘健慧;;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一年的疗效和安全性研[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1期

4 温志红;黄小芳;杜华;胡琼燕;黄秀丽;;南宁地区哮喘儿童215例变应原检测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6期

5 韩虹;陈少华;邱前辉;;安脱达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广东医学;2007年06期

6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周兵;赵岩;王向东;;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7 郝敏麒,徐军,钟南山;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8 庞新举;王秋萍;程友;张勇;王志颐;谢燕清;钟南山;;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9 易华容;刘远华;叶菁;;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早期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1期

10 开月梅;;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品,崔玉宝,杨庆贵;螨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刘晓红;;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陈宗鑫;何薇;何莉;;屋尘螨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特异性IgG_4抗体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1期

4 黄学勤;程学仕;王俊芳;杨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安徽医药;2010年06期

5 王瑾;吴昊;;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62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年08期

6 马京琪;刘承耀;张罗;赵岩;;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诊断[J];北京医学;2010年08期

7 舒艳;姚红兵;王冰;徐洁;;重庆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8 邹红云;周郁;王瑞;仇东辉;余伍忠;;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变应性鼻炎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9 罗松;毛国艳;安业霞;朱海燕;王巧平;;淮阴地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60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12期

10 张罗,周兵,韩德民,顾之燕;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二):药物治疗[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华安;张世中;严道南;;鼻敏温阳方对肾阳虚证变应性鼻炎血清IL-4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宣伟军;陈金洁;黄力毅;陈玉凤;;利鼻Ⅱ号胶囊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学作用与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王巍;魏庆宇;;尘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其防治进展[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杜艳;蒙珊;;培土生金穴位埋线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5 韦升利;;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明;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2 张罗;基于诊疗效率评价体系的医疗过程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朱瑾;重组人CTLA4胞外区蛋白在酵母GS115中的表达、纯化及其体内外生物学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赵}C;黄芪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王树鹏;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刘德才;针刺、中药与穴位埋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谢铮;黄芩汤提取物加减滴鼻液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崔鲁佳;鼻鼽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亮;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吴琪;鼻敏片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秋莉;加味麻黄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叶敏如;中医药联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胡浩;肺气虚弱型及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与血清IL-2、IL-13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朱华兵;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初探[D];中南大学;2011年

7 周海霞;支气管哮喘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ECP的测定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闫小会;银川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9 赵晓峰;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10 宋协一;细胞粘附分子在变应性鼻炎鼻甲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平;王瑾;吴昊;;铜陵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和特异性免疫治疗[J];安徽医学;2009年01期

2 沈爱宗,陈飞虎,陈礼明,屈建,张善堂,刘斌;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 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J];安徽医药;2005年01期

3 程静;桂晓钟;;粉尘螨滴剂对3~14岁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8期

4 吴宁,汤小晖,李雯,陈英;武汉市尘螨致敏的调查[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7期

5 黄赐璇,陈志清,马瑞;空气中致敏花粉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6 韩虹;陈少华;邱前辉;;安脱达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广东医学;2007年06期

7 刘静波,林国经,郑秀英;福州城区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8 胡银亚;鲁杰;;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09期

9 洪苏玲,黄江菊,白燕;重庆地区气传致敏花粉调查[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12期

10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周兵;赵岩;王向东;;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小莉,陈伟民,陈宝顺,史凤琴;微波辐射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谭成勋,张仁贤,朱向阳,刘玉涛,乔仁玲,包明全;射频治疗复发性变应性鼻炎68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6期

3 周斌,吕世静,陈向阳,何德,吕小华;变应性鼻炎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2种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6期

4 李宗仁;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J];甘肃科技;2000年05期

5 覃启书;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6 蓝广萍,郭俊,李亚,王传永;复合抗原滴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王雅纯,王挥戈;常规剂量阿司米唑治疗变应性鼻炎心脏安全性的临床观察与评价[J];华西药学杂志;2000年06期

8 肖少军,曾淑媛;类固醇激素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0年04期

9 兰秀琴,石青彦,宋露萍;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86例[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岳新建,李志伟,吴立连,余英莉,阮桂英;特非拉丁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玲;;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2 方敏;陈隆晖;;系统治疗变应性鼻炎[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新玲;;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方敏;陈隆晖;;系统治疗变应性鼻炎[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徐赤如;;变应性鼻炎的药物疗法[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陶泽璋;许昱;孔勇刚;邓玉琴;;变应性鼻炎治疗失败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古庆家;邹胜琴;李德炳;何刚;;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仁忠;;以和利阳气为主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9 滕磊;忻耀杰;寻满湘;;燥红质与变应性鼻炎的证治关系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毋桂花;李莉;孟动玲;;玉屏止嚏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相鉴别[N];保健时报;2008年

2 康琦;变应性鼻炎 工业化助长发病率治疗费用不断攀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小飞;变应性鼻炎如何防治?[N];健康时报;2008年

4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5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曾文;何为变应性鼻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苏楠 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于峰;变应性鼻炎怎么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余少卿;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谢志海;神经生长因子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郎军添;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张弘;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韩佳利;半乳糖凝集素-9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冯荣昌;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彤;变应性鼻炎家族史及中医体质类型的多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朱秀青;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3 古丽波斯坦·买买提艾力;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改变[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4 吴文璎;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免疫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韩菲;变应性鼻炎对大鼠下呼吸道细胞因子及粘蛋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6 申月玲;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宏丽;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表达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谢伟伟;海口市区气传花粉调查及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谢冰斌;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杨骁;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3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693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