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姜黄素眼用脂质体的制备及晶状体抗氧化作用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05 00:24

  本文选题:姜黄素 + N-三甲基壳聚糖 ; 参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制备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覆姜黄素眼用脂质体并考察其抑制大鼠硒性白内障晶状体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Cur-TCL),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脂质体处方工艺;采用过膜法、透射电镜、粒径电位测定仪测定Cur-TCL的理化性质;建立大鼠硒性白内障模型,考察Cur-TCL对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处方为姜黄素1.41 mg,磷脂质量分数4%,胆固醇-磷脂(1∶5.44)。经0.5%TMC溶液包覆后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增大,电位显著提高,药物包封率基本不变。与未包覆脂质体相比,Cur-TCL组大鼠晶状体中SOD活力提高30.3%,MDA摩尔浓度减少52.4%,GSH含量增加1.29倍。结论:Cur-TCL可显著抑制硒性白内障导致的晶状体氧化过程,为该制剂治疗白内障提供参考。
[Abstract]:Aim: to prepare N-trimethyl chitosan (TMC) coated curcumin liposome and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inhibiting the oxidation of rat selenium-induced cataract lens. Methods: curcumin liposome Cur-TCLL was prepared by ethanol injection. The prescription of curcumin liposome was optimized by star design-effect surface method,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ur-TCL were determined by overmembrane metho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particle size potentiometer.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ur-TCL on lens oxidation during cataract formation in rats. Results: the best prescription was curcumin 1.41 mg, mass fraction of phospholipid 4 and cholesterol-phospholipid 1: 5.44%. After coated with 0.5%TMC solution, the liposome was spherical, the particle size was increased, the potentia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rug was almost unchanged. Compared with uncoated liposome, the activity of SOD in the lens of rats in Cur-TCL group was increased by 30.3%. The content of SOD in rat lens was decreased by 52.4 times than that in uncoated liposome group, and the content of SOD was increased by 1.29 times. Conclusion 1: Cur-TCL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rocess of lens oxidation induced by selenium catarac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taract.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927)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项目(YC2012-S106)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GJJ12535,GJJ12536)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普通)课题(2012A160,2012A157)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32BAB215022)
【分类号】:R7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瑾;方正杰;印晓星;汤道权;;槲皮素前体脂质体的质量考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峻颖,黄罗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04年02期

2 陈勇;周洪琪;;壳聚糖对异育银鲫生长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欧晟;张阳德;;复方一枝蒿-壳聚糖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4 Ranjith K.Krishnankutty;Aju Mathew;Saikiran K.Sedimbi;Shrikumar Suryanarayan;Carani B.Sanjeevi;;Alternative routes of insulin delivery[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0期

5 常江,盛京,常津,原续波;聚乳酸微球表面的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4年01期

6 王绪敏,刘万顺,贺君,陈西广,刘成圣,刘心同;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00年05期

7 李建波;王玮;凌春生;景恒翠;靳蓉;;壳聚糖在胰岛素口服给药中的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8 张光宇;晏语;倪进;王晓青;杨程;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的考察[J];抗感染药学;2012年02期

9 仇立干;王茂元;;壳聚糖及其改性衍生物对锆(Ⅳ)离子的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年06期

10 ;A Novel Chitosan CpG Nanoparticle Regulates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of Mice[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思玲;凌沛学;;透明质酸磷脂复合物的应用[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思玲;凌沛学;;透明质酸磷脂复合物的应用[A];中国药学会全国骨科药物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霏;高永良;;口腔黏膜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4 林晓;;用凝胶色谱—柱后水解后荧光衍生法研究麦冬多糖药代动力学[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玲;三七总皂苷口服肠溶制剂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文喜;脂质体表面的高聚物修饰与细胞转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袖洞;膜乳化内部凝胶化过程及海藻酸钙凝胶珠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4 王健;氨基化明胶的性能及在鼻粘膜给药的应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5 赵武奇;红景天苷缓释微囊技术及其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西京;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内外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钟海军;灯盏花素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8 张立强;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9 蒋秋燕;透明质酸口服吸收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郑永丽;壳聚糖基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药物负载性能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彩福;黄葵黄酮类成分的吸收与代谢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吕望;聚丙烯酸酯脂质体复合微粒作为生物技术药物载体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欣颖;去甲斑蝥素固脂分散体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的制备与药效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陈水娟;二甲基-β-环糊精和壳聚糖提高难溶性药物BMCP25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正荣;纳米粒—多肽药物转运Caco-2细胞模型的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潘研;口服胰岛素纳米粒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7 许有威;海藻酸微胶囊作为脂溶性药物缓(控)释载体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8 汤朝晖;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9 刘超;酰化壳聚糖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药用泡囊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10 汪敏;自组装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纳米药用泡囊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国;周和政;;脂质体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06年09期

2 王丰,夏欣,胡宏惠,李凌,田毓华,陈霞芳,黄倩;脂质体介导质粒DNA转移至视网膜的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9期

3 刘宏伟,彭淑玲,王香兰,陈长喜;bFGF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对术后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眼科研究;2003年01期

4 吴明星,利华明,李绍珍,潘苏华;柔红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兔房水中柔红霉素及其脂质体浓度的测定[J];眼科学报;1998年04期

5 李新宇;李贵刚;刘磊;栗静;;脂质体对人角膜基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9期

6 邓爱军,姜德咏;HIF-1α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的制备和对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3期

7 戴淑真;曾骏文;;哌仑西平脂质体抑制近视的初步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6年04期

8 陈雯,曾水清,苏德森;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复方脂质体在兔眼玻璃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9年06期

9 孙立群;陈鸥;赵明;韩岚;;姜黄素诱导Hep-2细胞凋亡及其对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年01期

10 姚运红;余健华;熊晖;;姜黄素体内外对鼻咽癌的抗癌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年浪;;年轻者与年老者对毛果芸番碱缩瞳反应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姚运红;余健华;李飞虹;蔡琼珍;;姜黄素在体内外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吴敬波;张振华;;脂质体阿霉素热化疗对鼻咽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荣晓花;凌沛学;张天民;;卵磷脂脂质体滴眼液治疗眼干燥症的研究[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范德生;孙宁;;放射残存细胞CNE-2Z-TR12的生物学特性及姜黄素对其侵袭、转移及凋亡的影响机理[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希瑗;邓鑫;王志刚;;超声微泡增强EGFP质粒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转染效率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燕香;马晓霞;肖琴;张家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鼻毛霉病1例[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马慧香;徐锦堂;;TGF-β1基因修饰后板层人工生物角膜的免疫学研究[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徐婧;邱元正;唐瑶云;肖健云;田勇泉;赵素萍;;VP3基因对鼻咽癌移植瘤抑瘤效应的体内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10 李红;周雪琴;王刘倩;赵力;闫晶晶;杨桦;;叶酸-纳米壳聚糖载体的构建及其载靶向[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余自成;他汀:或可降低白内障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维C可防老年性白内障[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吕乃群;视网膜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颖华;姜黄素和维甲酸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行和重塑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外基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陈陆霞;脉络膜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及姜黄素联合内皮抑素对眼内移植瘤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闫磐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2在形觉剥夺性近视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陆宏;大鼠ECLE术后LECs基因差异表达和Ccnd1-ASON脂质体抑制PCO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高春丽;以纳米给药系统为载体的抗癌药物对喉鳞癌细胞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蕾蕾;视网膜损伤中炎症发生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李兵;bcl-2与c-erbB-2反义寡核苷酸联合转染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邓志宏;NT-3基因转染在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滕博;酶性DNA靶向切割喉癌eIF4E基因促进喉癌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胡t

本文编号:1845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45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