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近视 + 流行病学 ; 参考:《眼科新进展》2015年09期
【摘要】:近视是发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之一。高度近视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白内障和青光眼等。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对近视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分布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调查,这些研究中大多数为横断面研究,纵向队列研究相对缺乏。近半个世纪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不同种族和地区的患病率各不相同,其中经济水平较发达、工业化速度较快的东亚地区人们近视患病率增长最快。近视的发生与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对近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以下结论,即近视的发生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暴露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近视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Abstract]:Myop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ye diseases. High myopia can cause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retinal detachment, sub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cataract and glaucoma. 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yopia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carried out a scientific, meticulous investigation, most of these studies are cross-sectional studies, longitudinal cohort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acking. Th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myopia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myopia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regions, in which the economic level was more developed,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myopia was the fastest in East Asia, where industrialization was faster. Myop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festyle changes. Many scholars have also conducted in-depth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myopia. These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myopia occurs as a result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isk factors and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 of myopia.
【作者单位】: 西安医学院眼视光教研室;
【分类号】:R77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华;刘红梅;赵奎卿;;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391例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凡;徐燕;叶剑;;重庆市城区1880名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2 杨先;赵桂秋;管洪在;孟岩;宁美真;孔庆兰;;FGF10基因rs399501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相关性[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Samaneh Delshad;Jane Mei Chun;;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and morphology in low and moderate myopic Chinese ey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3年04期
4 Xuan Liao;Xu-Bo Yang;Meng Liao;Chang-Jun Lan;Long-Qian Liu;;Association between lumican gene-1554 T/C polymorphism and high myopia in Asian population: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2013年05期
5 文雯;宾仲春;邓莉;;长沙市天心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视力与近视情况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2期
6 郭慧;文鸿雁;;高度轴性近视与白内障亚型和密度的相关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1期
7 周丽仙;汪洁;;昆明市某社区1366例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03期
8 韩霞;苗海玲;黄丹;;青海省高海拔藏族地区初中生近视率的调查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5期
9 叶卫兵;朱厚伟;陈嵘;;浙江省中小学学生视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8期
10 王耿;谭丽;黄育强;林世斌;陈彬;张铭志;;汕头地区中学生近视的横断面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志;周边近视性离焦对儿童和小鸡光学离焦性近视模型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2 宋爱萍;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陈威;眼部信号检测分析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楠;2004-2009年大连市小学生肺活量、视力状况的追踪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赵晨炜;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对豚鼠眼球早期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3 高凡;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谭华霞;Pfu高保真酶结合双硫代修饰引物检测高度近视患者ZNF644基因突变[D];南华大学;2013年
5 欧玉仑;郴州市城区青少年视力状况调查及分析[D];南华大学;2013年
6 王晋峰;太原市2490名中学生对比敏感度视力现况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刘金婵;合肥某高校低年级女大学生视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高国朋;《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裴晨璐;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近视筛查方法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0 张健;基于时间权衡法和标准博弈法的近视眼患者效用值测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涛,李力,高如尧,卢佩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1年01期
2 雷鸣,谢伯林,曾原,汪萍,邹红;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远期疗效[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4年11期
3 齐虹,陈跃国,夏英杰,朱秀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1期
4 陈家祺,王铮,杨斌,李绍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J];中华眼科杂志;1998年02期
5 生晖,刘美光,王传富,马玉娜,李晓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并发症[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昌;;近视能复健吗?[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6年06期
2 谢芳;陈跃国;;近视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7年06期
3 冯晓;;儿童近视程度与眼内压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03期
4 丛龙海;;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近视发生机制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年14期
5 ;一种视力恢复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1年02期
6 覃江圆;王超英;;光照与近视的关系[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07期
7 庞琳;;探秘近视[J];生命世界;2013年03期
8 陈晓军;;某市医院门诊近视儿童现阶段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5期
9 辛海洋;;2040例近视患者近视产生因素探讨[J];铁道医学;1993年03期
10 周艺;武钢中小学1982~1990年近视动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康(宀隽);俞阿勇;余野;王勤美;杨新军;;近视患者LASIK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2 邹进;郑静;向金梅;张旭颖;;眼压与眼轴长度和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徐峰;;贺氏眼药水治疗近视疗效分析[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4 田歌;郝小波;;“治未病”理论在青少年近视预防上的意义[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赵爱红;;影响近视患者屈光度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付玉香;徐建平;;高中毕业生近视眼调查[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婕 吴君;近视治疗雾里看花[N];江苏科技报;2000年
2 ;遗传是孩子近视的重要影响因素[N];民族医药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邓晓洪;防近视 小学低年级很关键[N];成都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萍芬;近视人群低龄化令人忧[N];宜春日报;2008年
5 广西南宁 李艳鸣;成年人的近视为何会加深?[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6 刘卫宏 唐时奎;遗传是近视的重要影响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实习生 高茜茜;中医能有效治疗近视吗?[N];科技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江周 苏云丽 夏冰冰;一样的近视 不一样的结果[N];医药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乔文心;理疗机构抢眼,能否“根治近视”?[N];青岛日报;2010年
10 副主任医师 蒲昭和;孩子近视是遗传的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枫;多巴胺D_2受体和腺苷A_(2A)受体在豚鼠实验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肖瑛;近视家族胎儿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青;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实验性近视后巩膜重塑中的作用以及高度近视相关临床治疗观察[D];青岛大学;2011年
4 艾立坤;家族性近视的像差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建莲;济南市历下区中小学生屈光不正调查及近视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孙路平;河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疑似近视状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3 孙夷;徐汇区小学和初中生近视眼患病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泽宇;乒乓球练习对改善近视儿童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侯力华;近视LASIK术后调节与集合功能变化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6 庄康;不同波长的闪烁光诱导豚鼠形成近视与乙酰胆碱M1受体在眼内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5年
7 史彩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与儿童近视眼的关系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杜芬;模压法和离心浇铸法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比较[D];中南大学;2012年
9 熊毅;宝山区小学和初中生近视眼患病现况及用眼习惯调查[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2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6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