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金葡菌肠毒素B在鼻息肉发病中对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5-12 04:10

  本文选题:鼻息肉 + 调节性T细胞 ; 参考:《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 1,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B, SEB)在鼻息肉的发生,形成中的作用。 2,探讨SEB对鼻息肉的发生和形成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方法: 选择患有鼻息肉组病人30例和对照组(肥厚性鼻炎及其他)病人25例,且在入院前明确无抗生素使用史取上述每一位患者后鼻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集各患者血清进行血清ELISA法测定其SEB抗体值;最后在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取上述各患者病变组织及鼻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进行染色检测Foxp3的表达水平;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鼻息肉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鼻息肉组和对照组所测SEB抗体平均值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鼻息肉组和对照组Foxp3阳性细胞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金葡菌肠毒素B在鼻息肉的形成中可能起作用。 2,鼻息肉患者较对照组的Foxp3细胞数目少,可能与SEB的下调作用有关。 3,鼻息肉的发病,可能与金葡菌感染后产生的SEB对调节性T细胞(Foxp3为其标志性细胞)的下调或抑制有关。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鼻息肉的发病提供一条新思路。
[Abstract]:Objective: 1.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B, SEB) in the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2.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B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nasal polyps.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nasal polyps and 25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rhinitis and others were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 each patient's serum was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SEB antibody value by serum ELISA method. Finally, the pathological tissues and nasal mucosa of the patients were obtained by strict aseptic operation dur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Foxp3. Results: 1.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nasal poly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 the average value of SEB antibody in nasal poly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3, the average level of Foxp3 positive cells in nasal poly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1.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B may play a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2. The number of Foxp3 cells in nasal polyp patients was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SEB. 3.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r inhibition of SEB produc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on regulatory T cells (Foxp3).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asal polyps.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俭,梁龙君,印红霞,李泽卿,王秋萍;鼻息肉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2年02期

2 张立中;;变态反应与鼻息肉[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9年02期

3 李石伟,张志奇;鼻息肉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初探[J];吉林医学;1994年04期

4 廖建春;;鼻变态反应与鼻息肉的粘膜IgE抗体[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5 林海;李湘平;梁勇;宋江顺;何海棠;张明霞;;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徐春英;郑明秀;吴平;;VEGF及其受体在不同类型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中的表达(摘要)[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侯铁宁;;鼻息肉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比较[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0年02期

8 于睿莉;董震;;超抗原与鼻息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23期

9 田从哲;高永平;杜锦朵;檀艳丽;;鼻息肉病及鼻息肉组织中IL-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8年33期

10 王轶鹏,董震;鼻息肉病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蓉;陈瑾;王红蕾;王君;李丽娟;刘惠;王一浩;任悦;邵宗鸿;;骨髓Coombs实验(+)血细胞减少患者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许利军;吴南屏;陈亮;范薇薇;;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CD38的表达在HIV感染者中的关系[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爱军;冀学斌;王琳;张晓琳;彭军;侯明;;靛玉红对小鼠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4 申洁;刘健航;费烨;陈洪;陈向东;;PV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毕美;周瑾;李玉姝;单忠艳;滕卫平;;Graves病小鼠模型发病中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周家国;刘玉洁;汤勇波;庞瑞萍;丘钦英;关永源;;Simvastatin抑制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关系[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袁向亮;陈磊;李美星;董平;张通通;薛剑;沈立松;;胃癌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通过COX2-PGE2途径发挥免疫抑制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沈立松;;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9 韩岩梅;郭秋莉;张明刚;曹雪涛;;CD4~+CD69~+CD25~-新型调节性T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闫晓波;冯银玲;凌云阳;王丽华;;雌二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邬沧萍;人口老龄化能调节性别比吗[N];中国老年报;2001年

2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黄显斌;肝癌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胡德荣 黄欢;调节性T细胞有望阻断脂肪肝恶化进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黄显斌;我国肝癌发病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黄显斌;肝癌发病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N];健康报;2007年

6 黄显斌;我国肝癌发病机制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施嘉奇邋通讯员 黄欢;调节性T细胞有望阻止脂肪肝恶化[N];文汇报;2007年

8 黄显斌邋唐明山;我科学家在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N];光明日报;2007年

9 记者 唐先武邋通讯员 黄显斌;我科学家在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中获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江卉、实习生 吴星、通讯员 朱思标;8万课改生参加武汉“新中考”[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杰;调节性T细胞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臻;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赵小峰;人类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诱导CD4+CD25-CD45RA+初始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转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小燕;人类调节性γδT细胞的体外诱导、表型鉴定、免疫调节活性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林星光;调节性T细胞在母胎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及对H-Y皮肤移植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邱甬鄞;调节性B细胞与肾移植免疫状态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王军;调节性细胞容积减小的离子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唐春莲;调节性T细胞对日本血吸虫GST疫苗保护性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海令;鼻息肉中LIVIN,SMAC及MCM3的表达及与其临床分型分期和复发率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曾波;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星;金葡菌肠毒素B在鼻息肉发病中对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蒙菁菁;香烟暴露大鼠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IL-17+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云龙;卡介苗/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对儿童哮喘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陈玉梅;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治疗食物过敏小鼠及对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童琳琳;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姜山;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7 林琳;手术切除对胰腺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宋红利;不同强度运动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杨轶;食管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龙瑶;IL-1对Treg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7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77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