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醇转移酶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本文选题:硫醇转移酶 + 糖尿病性白内障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硫醇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TTase)对维持晶状体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TTase含量与活性,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硫醇转移酶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中可能的作用。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模型,观察大鼠晶状体的形态和相关生化指标改变与TTase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Tase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和时间高糖处理晶状体上皮细胞,观察细胞TTase表达和活性的变化,研究与细胞生化指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关系,探讨TTase在高糖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1.分别收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108例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08例,分40-55岁,56-65岁,66-80岁三个年龄段,Western blot检测晶状体前囊膜TTase蛋白质的含量,TTase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TTase活性与患者年龄、病程、视力、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SH等资料的相关性;分析50-60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核性、皮质性和混合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的TTase表达和活性[1]。2.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随机选择15只为糖尿病组,按65mg/kg的剂量给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解于0.02 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对照组给予注射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STZ后72小时,血糖浓度达到16.7 mmol/L认为造模成功;定期监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每周用1%浓度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后,在裂隙灯下观察并记录其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变化情况。12周后处死大鼠,取出眼球,分离晶状体,放-80℃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的晶状体中TTase表达,用试剂检测其活性的变化。采用DTNB显色法测量和计算晶状体中GSH及GSSG的含量。SPSS统计软件分析TTase与晶状体混浊程度、GSH、GSSG的关系。3.将晶状体上皮细胞(HLE B3)系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5.5m M、15.5m M,25.5m M和35.5m M葡萄糖和高渗甘露醇对照组)。高糖刺激细胞24小时后搜集细胞,检测TTase表达,建立浓度曲线。根据浓度梯度结果,选择35.5m M葡萄糖为实验浓度处理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在0h,2h,8h,16h,24h时间点搜集细胞,检测TTase表达和活性,建立时间曲线。同时检测0h,2h,8h,16h,24h细胞GSSG和GS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与凋亡相关的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1.TTase活性在40-55岁组糖尿病晶状体前囊膜中(2.36±0.78 m U/mg protein)表达高于同龄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2.64±0.83 m U/mg protein)(P0.05),而在56岁以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Tase蛋白质表达结果与活性相似;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Tase蛋白质表达和活性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R=-0.755)、病程(R=-0.515)、糖化血红蛋白(R=-0.60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R=-0.438)、GSH(R=0.730)和GSSG(R=-0.438)相关,与空腹血糖(R=-0.147)、视力(R=0.199)、白内障类型(R=-0.134)无关;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性(2.24±0.87 m U/mg protein)、核性(2.14±0.61 m U/mg protein)和混合性(2.09±0.76 m U/mg protein)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TTas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1]。2.注射STZ后72小时,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出现多饮、体重下降。散瞳裂隙灯下观察结果显示,STZ注射后第4周,糖尿病大鼠晶状体逐渐开始发生混浊,第8周之前晶状体混浊程度进展比较缓慢,8周以后混浊快速进展。正常组大鼠体重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糖尿病大鼠体重较对照组低(P0.01),4周以后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大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始终保持透明。12周后检测晶状体GSH的含量糖尿病组(28.31±4.76 umol/g protein)较对照组(52.97±6.44 umol/g protein)下降了约50%(P0.05),GSSG含量(6.94±1.40 umol/g protein)则较对照组(2.03±0.45 umol/g protein)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显示,糖尿病组大鼠晶状体TTase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活性(0.81±0.27U/g protein)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26±0.29U/g protein)(P0.05),且与GSH正相关(R=0.593,P0.05),与晶状体混浊程度和GSSG呈负相关(R=-0.541,P0.05)。3.TTase蛋白质表达随葡萄糖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在35.5 m M葡萄糖组中最强,高渗对照组甘露醇组无明显变化。TTase活性在35.5 m M葡萄糖处理后2h开始升高(5.41±0.91m U/mg protein),8h达到高峰(9.47±1.22m U/mg protein)较对照组(4.83±0.62m U/mg protein)显著增高(P0.05),然后逐渐下降。GSH在加入高糖16h后(7.41±0.92 nmol/mg protein)较对照组(10.33±1.56nmol/mg protein)显著下降(P0.05)。而GSSG和GSSG/T-GSH比值随时间逐渐增加,2h后开始升高分别为0.78±0.082 nmol/mg protein和6.38±0.7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h后继续增加(P0.05),到24h时GSSG达到1.23±0.15nmol/mg protein,GSSG/T-GSH为12.1±1.49%(P0.05)。而高糖(35.5 m M)处理晶状体上皮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情况不显著,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随时间表达上调,Pro-Caspase 3表达逐渐下降。结论:1.晶状体前囊膜TTase表达与活性在年轻糖尿病患者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增高;TTase活性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SH和GSS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相关,可能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中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与TTase关系不明显[1]。2.腹腔注射STZ可诱导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晶状体混浊,GSH的含量下降,GSSG增高,同时TTase的表达和活性降低,且与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和GSH、GSSG的变化相关,提示TTase协同参与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形成中氧化损伤的机制。3.高糖处理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诱发TTase表达快速上调,并呈浓度依赖性,同时伴GSH的含量下降,GSSG增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提示TTase可能参与细胞对高糖刺激的反应,且与高血糖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有关,并可能对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Tase and the changes of TTase in the lens epithelial cells of diabetic rat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TTase activity and the age , course , vision , blood sugar ,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GSH were studied .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Tase in the lens of the two groups . The contents of GSH and Gg wer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DTNB method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Tase and lens opacity , GSH and Gg was analyzed by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 Results : 1.TTase activit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age group ( 2.64 卤 0.83 mU / mg protein ) . Results : 1 . The activity of TTas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age group ( 2.64 卤 0.83 mU / mg protein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Tase activity in the anterior capsule of diabetic rat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1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ens TTase in diabetic ra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TTa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P < 0.05 ) , and the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the related protein Ba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6.1;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丽,吴荣瀚,李含玉,曾令柏,牟奇芸;年龄和离体翻译后修饰对兔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娘活性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5期
2 柳夏林,郭莉,黄强,吴明星,吴开力;二维电泳联合质谱技术鉴定水溶性晶状体蛋白[J];眼科研究;2003年02期
3 严宏,惠延年,李明勇,张延凤,张晓楠,武丽华;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娘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8期
4 严宏,俞兰,范建国;糖基化对牛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娘功能的作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9期
5 严宏;惠延年;王建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α-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J];眼科学报;2005年04期
6 刘康,王一;α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5年02期
7 竺向佳;卢奕;;晶状体老化过程中的损伤和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纵览;2007年06期
8 申济奎;吕殿元;;紫外线B辐射晶状体颜色变化[J];眼科新进展;1988年02期
9 ;晶状体与玻璃状体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7期
10 姚瑶;徐国兴;;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屠形超;;晶状体疾病诊治新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2 卢海旭;高岚;;两栖类晶状体再生的组织形态发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申屠形超;姚克;;突变型晶状体基因蛋白模型的计算机构建和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文军;唐罗生;;不同生长期晶状体蛋白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申屠形超;姚克;;突变型γD-晶状体基因蛋白模型的计算机构建和分析[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凯军;姚克;;不同强度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蛋白成分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郑永红;于水;彭秀军;徐绍娟;;海水环境对晶状体的微量元素影响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王沙;席艺博;闫永彬;;pA3/1-晶状体蛋白的蛋白酶活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强;宋贵波;杨娜;刘媛媛;郑芳;;αB-晶体蛋白R11H突变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慕明燕;李晓林;尹少甫;;牛磺酸抑制过氧化氢诱发猪晶状体白内障形成中谷胱苷肽含量的变化[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永平邋郑义;我国白内障发病机理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李定国 孙可;远离“黑”视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可可;α晶状体蛋白外消旋化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杨烨;硫醇转移酶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中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3 应希;α晶状体蛋白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张新彦;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磷酸化位点鉴定[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文军;不同生长期晶状体蛋白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促进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姬芳玲;人眼γD晶状体蛋白致病突变体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季樱红;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崔蓓;TPCK对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龙潭;高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晶状体发育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10 陈强;一个遗传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怡;二肽基肽酶Ⅱ在人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冬梅;大鼠甲醇中毒后视网膜电图反应及αB晶状体蛋白、ALDH2和ATP5A1的变化及相关性[D];苏州大学;2015年
3 刘志涛;αB-晶状体蛋白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2年
4 占志云;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水通道蛋白0、1的表达及其超微结构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5 唐德荣;αB晶状体蛋白促进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邱斌;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对实验性白内障作用及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红霞;白内障晶状体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赵海生;药物对晶状体钠泵影响的实验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9 康刚劲;雌激素对晶状体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邓亚玲;小窝蛋白-1mRNA在紫外线诱导的白内障的晶状体中的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8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