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横沥镇葡萄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本文选题:葡萄膜炎 + 流行病学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评估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人口葡萄膜炎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应用人口基础横断面普查的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人口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及综合眼科检查。每位参与者均由专门培训的眼科医生详细问诊和综合眼科检查并详细记录,葡萄膜炎由2名葡萄膜炎专科医生和1名眼底病专科医生讨论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确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实际患病率与人口标准化患病率。分析葡萄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致盲危险因素。结果:东莞市横沥镇13个社区或村40岁及以上人口共11181人,实际参加调查8952人(男3594人,40.1%女5358人,59.9%)接受综合眼科检查。最终确诊81例葡萄膜炎(男44人,54.3%,女37人,45.7%)平均年龄为55.3±11.4岁。葡萄膜炎初始患病率和人口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905/100000人,882/100000人。在该年龄层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44.7%的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其中26.3%达到法定盲。其中内源性葡萄膜炎66人(81.5%),初始患病率和人口标准化患病率分别737/100000人和715/100000人。外伤性葡萄膜炎10人(12.3%),人口患病率为112/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12/100000人。手术相关性葡萄膜炎5人(6.2%),人口患病率为56/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56/100000人。其中37.1%的内源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90.0%的外伤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85.7%的手术相关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感染性葡萄膜炎15人(18.5%),人口患病率为168/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68/100000人,其中外伤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占到感染性病因的60%;非感染性葡萄膜炎66人(81.5%),人口患病率为737/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715/100000人。其中70.6%的感染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40.2%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特发性葡萄膜炎49人(60.5%),人口患病率为547/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525/100000人。非特发性葡萄膜炎32人(39.5%),人口患病率为357/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357/100000人。其中36.2%的特发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57.8%的非特发性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前葡萄膜炎39人(48.2%),人口患病率为436/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424/100000人。后葡萄膜炎23人(28.4%),人口患病率为257/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57/100000人。全葡萄膜炎19人(23.5%),人口患病率212/100000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201/100000人。进一步病因分类,特发性虹膜睫状体炎(25,30.9%)为前葡萄膜炎7种病因类型中的主要类型;特发性后葡萄膜炎(21,25.9%)为后葡萄膜炎3种类型中的主要类型;而外伤性全葡萄膜炎(8,9.9%)和VKH综合征(4,4.9%)为6种全葡萄膜炎类型中的主要类型。本次调查未发现中间葡萄膜炎。其中25.9%的前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55.9%的后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69.2%的全葡萄膜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低视力与盲。结论:估计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葡萄膜炎初始患病率和全国人口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905/100000人,882/100000人。估计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每111人中有1人患葡萄膜炎,全国约113人有1人患葡萄膜炎,其中包括485人中一人的手术相关葡萄膜炎或外伤性葡萄膜炎。外伤性葡萄膜炎和感染性眼内炎是引起严重视力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the population in Hengli Town , Dongguan , Guangdong Province , from July 2011 to December 2011 .
90 . 0 %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uveal tract had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blindness ;
85 . 7 % of the patients had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with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There were 15 ( 18.5 % ) case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 168 / 100000 in the population , 168 / 100000 in 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age , and 60 %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trauma .
Sixty - six ( 81.5 % ) patients with non - infective endocarditis ( 81.5 % ) had a population prevalence of 737 / 100000 , and the prevalence of age standardization was 715 / 100000 . Among them , 70.6 % of them had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ith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
40 . 2 % of patients with non - infective endocarditis had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blindness .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55.2 % ,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357 / 100000 .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357 / 100000 . Among them , 36 . 2 %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veitis had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blindness .
The age -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 was estimated to be 257.2 % .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436 / 100000 . The prevalence of age standardization was 424 / 100000 . The prevalence of age was 257 / 100000 .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212 / 100000 . The age -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 was 201 / 100000 . Further , the 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ies , idiopathic iridotis ( 25 , 30.9 % ) were the main types of the seven types of etiologies of the former .
The main types of posterior diveitis ( 21 , 25 . 9 % ) were the main types of posterior diveitis .
In this study ,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found to reach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
In 55.9 % of the patients ,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the eye reached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
Conclusion :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initial prevalence rate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of popul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Hengli Town of Dongguan City are 905 / 100000 and 882 / 100000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培增;我国葡萄膜炎的诊治水平亟待提高[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4期
2 杨培增;葡萄膜炎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2期
3 李晓阳,史会敏;葡萄膜炎75例临床治疗体会[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2期
4 杨培增,张震,王红,周红颜,黄祥坤,李兵;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及病因探讨[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年04期
5 胡毅倩,华飞;葡萄膜炎治疗后并发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09期
6 杨培增,邢琳;我国近五年葡萄膜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08期
7 杨培增;葡萄膜炎研究若干进展及其评价[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6期
8 杨培增;以辨证的观点认识和治疗葡萄膜炎[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6期
9 杨培增;;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12期
10 沈降,孙慧敏,田恩江;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葡萄膜炎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克奋;;葡萄膜炎中西医治疗再探讨——复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2 华峰;;葡萄膜炎患者血糖测定及意义[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侯习武;魏丽萍;王宇冉;刘向前;孙利娜;;葡萄膜炎治疗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钟良玉;卢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5 刘静霞;;葡萄膜炎的中西医防治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钟新娜;曹岐新;吴元奇;;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柳燕;郝小波;孔秀莲;张亚飞;龚辉珍;;药物导入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史晋霞;李茹;贾园;栗占国;;原发性免疫性葡萄膜炎五例临床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培增;;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的基本原则[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杨培增;;葡萄膜炎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概要[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仲省;专家提醒:激素治疗葡萄膜炎不能过量[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一科教授 侯习武 整理 时仲省;治葡萄膜炎激素别超量[N];健康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魏鑫;别怕 激素葡萄膜炎能治愈[N];保健时报;2005年
4 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陈景荣 ;葡萄膜炎,,莫等闲视之[N];广州日报;2005年
5 方彤;全程观察治疗葡萄膜炎[N];健康报;2005年
6 陈刚 侯习武 时仲省 冯光耀;悄悄致盲的葡萄膜炎[N];健康报;2005年
7 印高乐;眼葡萄膜炎治疗有新法[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张荔子;揭秘葡萄膜炎[N];健康报;2006年
9 张鸿茜;悄悄致盲的葡萄膜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教授 杨培增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葡萄膜炎:诊断细化流程 治疗激素当先[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波;梅毒葡萄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华;TNFSF15、PTPN2和CD122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遗传易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郑洋;广东省横沥镇葡萄膜炎流行病学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颜廷芹;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中医葡萄膜炎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毛羽;结核性后葡萄膜炎临床特征及诊断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
6 李光达;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方静;Toll样受体基因与葡萄膜炎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吴文婷;IL-17RC低甲基化影响葡萄膜炎的机制研究及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王昕;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Behcet病相关葡萄膜炎诊断模型并筛选血清学标记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黄春健;Granzyme B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及perforin/granzyme B通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致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葡萄膜炎的临床和血清免疫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2 卓楠;葡萄膜炎动物模型的改进方法[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寇博煦;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葡萄膜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严伟明;分子氢对内毒素诱导性大鼠葡萄膜炎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陈琳;TLR7激动剂CL097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Th17细胞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白琳;白塞病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与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析;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葡萄膜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郑昌伟;三氮脒滴眼液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曾静;祛风活血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血清TNF-α、IL-6、IL-10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周昱;复方目炎宁对复发性葡萄膜炎患者急性时相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87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98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