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08 05:07
本文选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 脉络膜新生血管 ; 参考:《复旦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摘要】:CNV是许多常见眼病后期的共同病理改变,好发于黄斑区域,最常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可导致严重的、永久的、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CNV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早先采用的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单纯激光光凝,由于不可避免地同时损伤CNV表层的正常视网膜组织,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手术切除CNV难以恢复视力,安全性也遭质疑。放射治疗仍有待探索。近年来先后出现的TTT和PDT仅能在短期内控制疾病的发展,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损伤黄斑区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可能,而且病因未消除,总体疗效有限。目前以VEGF分子为靶向的治疗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抑制CNV,某种程度上控制病情,乃至提高视力,但是不能消除病因,需要长期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尚存诸多隐患。 本研究以SDF-1/CXCR4分子轴为主线,从另一角度探讨CNV的发病机制,寻找其规律和特点,可望为深入研究CNV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Viridis二极管泵浦激光(532 nm)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及其自然病程研究 目的:探讨532nm二极管泵浦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模型的自然病程,研究实验性CNV的FFA、ICGA、OCT和组织病理学特点。 方法:雄性BN大鼠25只,随机取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为空白对照眼。实验眼采用532 nm二极管泵浦激光围绕视乳头每只眼光凝5-8点,激光参数:功率350 mW、光斑直径75μm,曝光时间0.10s,于光凝后0d、7d、14d、21d、28d和35d对CNV发生发展情况评价通过眼底检查和照相、FFA、ICGA、OCT和光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对FFA显示的CNV渗漏荧光强度分级和光镜下测量的CNV最大中央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ICGA显示光凝当日可以清楚地观察到Bruch膜穿透处的高荧光;CNV于光凝后14d发育完全。FFA显示CNV呈圆盘状高荧光,渗漏强度于14至28d保持稳定(P0.05)。OCT影像显示光凝后1d,RPE层、Bruch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高反射破裂;光凝后14d,光凝斑处视网膜下腔可见CNV的高反射区,且OCT影像与组织病理学表现非常吻合。光镜下可见CNV于光凝后14d形成,其中央厚度14d至35d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532 nm二极管泵浦激光可以成功诱导BN大鼠CNV模型,眼底观察和照相、FFA、ICGA、OCT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评价CNV的发生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 SDF-1及其受体CXCR4与相关分子在激光诱导BN大鼠CNV中的表达 目的:采用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从SDF-1/CXCR4轴在CNV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与VEGF-A、CXCR7和HIF-1α表达的分子机制这一角度进行探索,为寻找更有效的非局部侵入性治疗的途径积累资料。 方法:建立BN大鼠激光诱导CNV模型,分别的不同时间点采集标本分别做免疫组化和并采用real-time PCR定量分析CNV内SDF-1、CXCR4、CXCR7、VEGF和HIF-1α的mRNA表达。 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光凝后21d,SDF-1和VEGF在RPE层和CNV病灶内大量表达。光凝后7d、14d、21d、28d和35d每个时间点CNV标本内SDF-1、CXCR4、CXCR7、VEGF和HIF mRNA表达,各实验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时间段均有(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间比较:7d与其它各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4d组与21d、28d和35d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模型中,CNV的形成可能需要SDF-1、CXCR4、CXCR7、VEGF和HIF等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形成CNV的“X因子”,可能不止一个,主要有VEGF和SDF-1等;CNV发生机制可能同时存在SDF-1/CXCR4轴和SDF-1/CXCR7轴,两者可以合并称之为SDF-1/CXCR系统(SDF-1/CXCR System),其中SDF-1/CXCR7轴的生物学作用目前尚不明确。 第三部分 Bevacizumab和外源性SDF-1对BN大鼠CNV形成的干预作用 目的:利用BN大鼠制成激光诱导的CNV模型,采用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抑制CNV的形成,1周后再玻璃体腔注射SDF-1,了解在阻断VEGF通路的情况下,通过外源性SDF-1对于CNV的作用,探索SDF-1/CXCR4轴在CNV形成中的作用以及VEGF(?)SDF1是否共同完成CNV。 方法:健康雄性BN大鼠随机分成五组:第一组为单纯注射Bevacizumab组,第二组为注射Bevacizumab和SDF-1组,第三组为单纯注射BSS的对照组,第四组单纯光凝光对照组,第五组为正常对照。每只大鼠随机取一只眼为实验眼。第一组、第二组动物光凝后立即行光凝眼的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 2μ1/眼,第三组光凝后立即注入BSS 2μ1/眼。第二组光凝后7d,玻璃体腔再注射SDF-1 1μ1/眼。分别于光凝后7d、14d、21d、28d和35d对四组BN大鼠行眼底观察和眼底照相,同时行FFA和ICGA。分别在光凝后14d和28d随机取大鼠行光学显微镜检查和采用RT-PCR检测mRNA含量。 结果:单纯注射Bevacizumab组显示CNV发育减缓,注射Bevacizumab和SDF-1组显示不仅CNV发育延缓,而且有早期纤维化倾向。 结论:Bevacizumab对于BN大鼠激光诱导的CN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DF-1是与VEGF共同完成CNV的形成;在Bevacizumab抑制BN大鼠激光诱导的CNV时,外源性SDF-1可以加速CNV纤维化。
[Abstract]:CNV is a common pathological change in the late stage of the common eye disease , which is most common in the macular region and is most common in age -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myopia , leading to severe , permanent and irreversible loss of vision .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CNV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 There are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earlier treatment methods : laser photocoagulation , the inevitable simultaneous injury to the normal retina tissues of the CNV surface layer , the 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
In this study , SDF - 1 / CXCR4 molecular axis was used as the main line , the pathogenesis of CNV was explored from the other angle , and its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part Viridis diode pumped laser ( 532 nm ) to induce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BN rats and its natural course study
鐩殑锛氭帰璁,
本文编号:1994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994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