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
本文选题:变应性鼻炎 + 神经营养因子 ; 参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23期
【摘要】: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蛋白-3(NT-3)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基因表达与鼻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对照试验,抽提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总RNA,以正常成人为对照组。使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NGF、BDNF、NT-3mRNA的表达水平,2-ΔΔCt法计算实验组基因表达的变化倍数。结果相较于正常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外周血中NGF、BDNF、NT-3mRNA的2-ΔΔCt值依次为2.4368、4.4588、1.7818;NT-3mRNA表达的2-ΔΔCt值随着鼻炎严重程度加重呈递增趋势。结论相较于正常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NGF、BDNF、NT-3mRNA的表达量上调,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关;NT-3可作为评价变应性鼻炎严重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and neurotrophic protein -3 (NT-3)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 expression and the severity of rhinitis. Methods a group control test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total RNA of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 normal ad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NGF, BDNF, NT-3m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and the express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alculated by 2- Delta Delta C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t value of NGF, BDNF and NT-3mRNA 2- Delta Delta Ct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as in sequence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rhiniti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normal adults, the expression of NGF, BDNF and NT-3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is up regulated,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allergic rhinitis, and NT-3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 biological index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allergic rhinitis.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0B080701053)
【分类号】:R76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明德;;变应性鼻炎的IgE诊断[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2年02期
2 那学武;纪平;;冷冻治疗变应性鼻炎143例疗效观察[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朱惠竹,刘捷,诸小侬,王鸿,,王津津;变应性鼻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03期
4 胡丽娟,梁国欣,陈绍仁,王丽芳,官杰,金四立,孟晓萍;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测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成述昌;王秀媛;王儒九;丰绍祥;;微波热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1996年03期
6 李兵,余和平;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临床观察[J];激光杂志;1997年05期
7 曾钢,黄光武,农辉图,小杉忠诚,余奇松;炎症介质(PAF)致变应性鼻炎血小板聚集的研究[J];广西科学;1998年02期
8 沈小明;;小儿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覃启书;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10 邢志敏,于德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思;;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郏雪峰;;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林志斌;陈冬;李添应;徐睿;;免疫捕获法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郑军;朱学伟;;吉林省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贺桂凤;刘建国;钟清玲;张智霖;王琨;丁小美;周娅菲;;南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添应;陈冬;林志斌;徐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杰;余景桂;;DNR治疗256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探讨[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葛音;;预防变应性鼻炎复发的思考方向[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黄咏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程毅华;;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法探讨[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3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谢欣;变应性鼻炎:一年四季打喷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许晓华;治过敏至少要坚持两年[N];健康时报;2008年
6 文;过敏性鼻炎不可轻视[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卫 华;莫轻视过敏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木子;治中耳炎为何用鼻药?[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李定国;过敏性鼻炎:小毛病 大危害[N];医药经济报;2010年
10 白京丽;鼻病治疗 贵在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孟粹达;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3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谢燕清;鼻炎的炎症特征及其与下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5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怡;主动吸烟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2年
7 刘杰;p38 MAPK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杰;p38MAPK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胡华;P物质小干扰RNA在变应性鼻炎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蔺林;细胞膜钙离子通路Orail的阻滞对实验性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骥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分析及相关问题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神经解剖学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3 沙吾拉西;白细胞介素4及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吉均祥;IL-9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杨继芳;变应性鼻炎中Th17细胞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建辉;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0年
7 黄倩;不同体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宋协一;细胞粘附分子在变应性鼻炎鼻甲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9 史敏;Th17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表达及调控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臧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以及对变应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00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