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及房水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HIF - 1伪 in cornea and aqueous humor after corneal alkali burn in rats . The expression of HIF - 1伪 in cornea and ovary was studied by ELISA . The expression of HIF - 1伪 i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 layer and stromal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 Conclusion HIF - 1伪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corneal injury . The expression of HIF - 1伪 is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分类号】:R77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琦;王建文;崔美芝;周文艳;王珂萌;徐洋涛;罗杰;俞佳伟;;As_2O_3对兔角膜碱烧伤后HIF-1及iNOS表达的影响[J];临床眼科杂志;2012年06期
2 孙广莉;张明昌;程蕾;蒋丽;;粉防己碱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7年02期
3 邓爱军;姜德咏;;缺氧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IF-1 α及其mRNA的表达[J];眼科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燕铌;张明昌;;洛伐他汀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VEGF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7期
2 吴琴琴;陈玉成;姜小飞;曾智;;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AQP1表达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3 张晓梅;王彬杰;王巍;王小丹;付小玻;马洪梅;张楠;;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条件下缺氧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小年;汪昌运;游志鹏;;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9年09期
5 胡钊;李永生;赵诚;;粉防己碱联合阿霉素对人膀胱癌BIU-87/ADM细胞裸鼠移植瘤抑瘤率影响的研究[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3年01期
6 江丹;吴强;宋蓓雯;贾丽丽;杜新华;;缺氧和高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及VEGF、TGF-β1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9年04期
7 陈玉君;陈克正;刘唐威;;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在肺出血新生鼠肺内的表达[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8 胡建章;徐国兴;许建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超微结构研究[J];眼科研究;2007年02期
9 曲虹;厉泉;;高糖和光损伤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IF-1α、Caspase-9表达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1期
10 罗杰;胡琦;史学良;李丹丹;管玉颜;孙晓红;;As_2O_3对兔角膜碱烧伤后IL-1β及VCAM-1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霞;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孙妍;哮喘小鼠肺组织血管生成与FIZZ1,VEGF,HIF-1α表达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锦裕;粉防己碱逆转人膀胱癌耐药株BIU-87/ADM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邢陈;汉防己甲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放射增敏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闫春妮;粉防己碱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振华;雷帕霉素脂质体滴眼液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吴琴琴;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AQP1表达的变化[D];四川大学;2007年
6 孙丽颖;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小鼠视网膜血管发育与新生血管增殖中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黄正;汉防己甲素在兔眼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安燕;粉防已碱在兔眼房水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蒋燕铌;洛伐他汀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小年;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新芳,吕金胜,张乐之,张敏,黄钺华;粉防己碱对炎症白细胞游出及前列腺素与白三烯合成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唐仕波,罗燕;眼底新生血管防治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0年06期
3 滕旭,孙旭光,王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退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2年03期
4 周炼红,邢怡桥,张云成;角膜碱烧伤后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关系[J];眼科新进展;2005年04期
5 孙广莉;张明昌;;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6年04期
6 何华美,李新芳,,张敏;粉防己碱对炎症白细胞磷脂酶A_2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年01期
7 樊利芳,刁路明,陈德基;缺氧诱导因子-1与肿瘤[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涛,王玲;大量维生素C联合自家血治疗角膜碱烧伤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杨为廉;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角膜碱烧伤15例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李纳;抗氧化物质与角膜碱烧伤[J];眼科;2002年04期
4 刘春民,徐锦堂,赵松滨;角膜碱烧伤后机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J];美中国际眼科杂志;2002年04期
5 严军,杨恬,黄文琪,肖桃元,邹卫东,可金星;兔中央角膜碱烧伤后修复的扫描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6 黄伟奇,陈毓东,林翔;角膜碱烧伤房水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3年10期
7 任征,钟良玉;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碱烧伤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年04期
8 郑晓汾;李冰;冯克孝;杨纪忠;葛京京;;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06期
9 郑晓汾;综述;褚仁远;冯克孝;;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4年05期
10 李雪,林雪;眼角膜碱烧伤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娟;吴涵;姚克;Jae Chan Kim;;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参与和促进家兔角膜碱烧伤愈合的机理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严军;杨恬;黄文琪;肖桃元;邹卫东;可金星;;兔中央角膜碱烧伤后修复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叶娟;吴涵;姚克;Jae Chan Kim;;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参与和促进家兔角膜碱烧伤愈合的机理研究[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高识;马庆杰;郝继龙;谷树严;;电离辐射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所致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滨;柏林;马庆杰;;电离辐射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所致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赵伟;蒋爱华;刘祖国;;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对周细胞募集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雷朝霞;;复方丹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联用治疗角膜碱烧伤[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鹏;张翠萍;梁洁;高荣莲;马萍;康宏向;;KGF-2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形态计量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袁进;陈家祺;周世有;王铮;顾建军;邵应峰;黄挺;;IL—1ra基因原位转染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严军;杨恬;杨进;;角膜碱烧伤后修复过程中tPA和PAI-2的作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培瑾;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柯屹峰;多糖水凝胶结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3 周鸿雁;辐射对角膜碱烧伤、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鹏程;SDF-1/CXCR4与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幸正茂;他可莫司滴眼液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林再雄;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3 武英;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对角膜碱烧伤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晓坤;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生成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陈向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谢敏;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视网膜病理改变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7 胡志佳;干扰素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施新秀;贝伐单抗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早期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汪永;新鲜羊膜移植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10 白瑜;医用几丁糖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9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11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