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电转化技术在新生小鼠视网膜中的应用
[Abstract]:In vivo electroporation is a method to transfer foreign genes into cells by transient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cell membrane under the action of high voltage pulse.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such as viral vectors, in vivo electropor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efficiency, rapidity, st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tissues and organ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in the field of ophthalm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in vivo electr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retina of newborn mice was introduced. High concentrat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expression plasmi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retinal cells of newborn mice. Th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n the retina was observed by freezing s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outer nuclear layer of the retina, which confirmed that in vivo electroporation technology could transfer foreign genes into the retina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thus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retin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眼科学研究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71024)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4SZ0030)资助
【分类号】:R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小英;杨慈清;王聪睿;付苏雷;李晗;林俊堂;;鸡胚发育早期Sonic Hedgehog在脊髓中的异位表达对形态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震;RNAi介导CatSper2沉默调控雄性大鼠受精能力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巨兴达;肌球蛋白10调控大脑皮层神经元辐射迁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芳芳;单链抗体融合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的抑制作用[D];延边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付苏雷;利用小鼠活体子宫内电转基因技术研究N-Cadherin对大脑皮层神经元迁移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4年
2 李萌;小鼠脊髓中经典钙黏蛋白和原钙黏蛋白的表达模式比较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4年
3 杜蕊;鸡胚视顶盖早期产生的神经元迁移规律和层定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禹海,叶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视神经和视网膜[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2 董白霞,高福禄,张爱子,庞晓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表达[J];解剖学杂志;2001年05期
3 孙晓东,张皙,俞彰,杨桦,黄璐璐;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观察[J];眼科研究;2001年04期
4 刘燕强;赵强;伍昭龙;季青;;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5 牛希娴;童善保;朱贻盛;邱意弘;;视网膜建模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4期
6 ;美用皮肤干细胞培育出视网膜细胞[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7 张然;李平华;;一氧化氮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J];眼科研究;2009年10期
8 ;863计划“活体人眼视网膜细胞自适应光学成像仪研制及临床应用”课题已通过验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9 巢阳,王正国,惠延年,杨志焕,徐辉,江诗安,梁平;中度视网膜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障改变兔模型的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10 周历,张康兰,方以群,陈晓阳,滕燕生;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条件下鼠视网膜细胞膜功能的影响(论著)[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娟;;经瞳孔热疗后兔眼视网膜细胞凋亡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涛;张虹;李贵刚;胡维琨;;地塞米松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丽琼;滕岩;崔浩;李明生;栾丽娟;刘学琴;;丹参对兔视网膜光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霞;彭清华;张波涛;叶群如;江运长;;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激光损伤兔视网膜后视网膜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卢艳;;增龄大鼠视网膜老化过程中各层细胞数目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颖;胡运韬;马汀;张陶然;马志中;;视网膜石蜡切片Rhodopsin和CRALBP不同抗原修复方法的比较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田田;朱小华;;玻璃体积血对兔视网膜的影响及维生素E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陈少强;陈瑞华;黄焱;张更;;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醛糖还原酶与视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相关性及氨基胍的保护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9 钟良玉;卢辉;徐俊丽;张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评价的优势研究[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10 刘学政;萧鸿;;凋亡相关基因Bc12、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婵;移植流产儿视网膜引发伦理争议[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实习生 贾海;细胞可重造受损视网膜[N];科技日报;2007年
3 阴慧娟;仿生猫眼:失明者的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钱铮;人胚胎干细胞可高效培养视网膜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8年
5 记者 毛磊;美发明仿生视网膜[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文欣;仿生视网膜:让盲者看到光明[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移植流产胎儿视网膜细胞手术引发争议[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记者 何屹;视网膜细胞移植有望使盲人重见天日[N];科技日报;2006年
9 陈丹;眼睛“干细胞”被成功唤醒[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石明山邋记者 张兆军;视网膜细胞可清晰显现[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虎;花背蟾蜍视网膜形态发育及视网膜生理活动对角膜诱导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郭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初步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邵玉红;低水平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视网膜、视神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4 曾洁萍;灯盏细辛提取物对高压状态下视网膜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田春雨;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Müller细胞逆分化为视网膜前体细胞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王慧;proBDNF生物学作用的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艳;哇巴因致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变性与再生及明胶酶的调控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8 曹利群;CD81在正常、脱离及再复位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9 马晓华;雌激素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康;RCS大鼠视网膜重构中谷氨酸变化对神经节细胞的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妮;散结明目片对兔视网膜保护及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芳;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3 万刚辉;轴突导向因子-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0年
4 曾凤;小檗胺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5 牛希娴;基于时空滤波器的视网膜编码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徐海艳;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晓云;益视片对视网膜光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王茜;地塞米松对视网膜光损伤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9 易果果;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谢莉莎;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应激反应对大鼠视网膜细胞的影响及感觉神经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78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17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