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免疫蛋白PLUNC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鼻息肉临床特征的关联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LUNC) in nasal polyp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UNC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nasal polyp size (nasal endoscopic score) and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LUNC and mRNA in nasal polyps (28 cases of nasal polyps, 13 cases of recurrent nasal polyps) and control group (16 cases of uncinate mucosal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fference of PLUNC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nasal polyps, an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UNC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polyp size, nasal congestion and runny symptom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PLUNC in nasal polyps was mainly located in mucosal epithelium and glands, and the staining intensi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0.01)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LUNC mRNA in the control (P0.01)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0.01). The OD values of PLUNC protein in primary and recurrent nasal polyps were 0.33 卤0.11 and 0.15 卤0.05, respectively (P0.01). The OD values of PLUNC protein in small and large nasal polyps were 0.32 卤0.14 and 0.19 卤0.07, respectively (P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PLUNC protein in nasal polyp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asal congestion and runny score (r-0.51 and r-0.57, P0.01).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the expression of fraction PLUNC suggest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nasal polyp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erefore,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nnate immune molecules such as PLUNC may be a new strategy to interfere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s.
【作者单位】: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71054)
【分类号】:R765.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芳芳;牛永芝;王彦君;;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与细菌生物膜[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20期
2 陈奕辉;;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23期
3 高诚凯;张丹梅;;PLUNC家族蛋白在鼻部抗炎症及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亚新,史剑波,陈文文;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和变异与鼻息肉关联的CT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年02期
2 周林,刘柱,田玉玲,张洪社;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32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罗!100730,韩德民!100730,张勇,周兵!100730;喷鼻激素布地奈德对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年02期
4 赵质彬,沈宝茗;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J];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年04期
5 林尚泽;鼻息肉(NP)组织内的自由基(FR)损害[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6 杨继红,黄加云,谢丽薇,黄赛瑜;鼻息肉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7期
7 李卫东;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33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吕晓飞,周兵,韩德民;多种生长因子及白介素类等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4期
9 唐隽,李源;红霉素干预对离体人鼻息肉嗜酸粒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6期
10 周文茹 ,张家雄 ,魏明 ,朱玉芳 ,祁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4例[J];江苏中医药;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燕;李桂芳;杨彦忠;;鼻息肉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及ADA、SOD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2 王艳丽;张旭鹤;孔红;;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金辉;陶泽璋;孔勇刚;肖伯奎;;全身应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NF-κBp65、IκBα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添应;翟申红;陈彦球;陈靖;陈明远;;鼻内激素治疗鼻息肉后ICAM-1及sICAM-1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幼珍;赵侃;;鼻息肉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并存病例临床分析[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志标;;CD44s和EGF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唐林卡;吴数良;毛勇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附56例报告)[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仇荣星;朱丽丽;;激光治疗鼻息肉的临床体会[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学勤;程学仕;王俊芳;杨洋;崔会新;;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8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10 姜鸿彦;许庚;文卫平;史建波;李健;郑静;;Akt/AP1信号途径调节鼻息肉IL10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 主任医师 赵胜堂;如何根除鼻息肉[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兰文;治疗鼻息肉单方[N];民族医药报;2001年
3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 蒋子栋;鼻息肉 别听之任之[N];健康报;2009年
4 康大夫;鼻息肉怎样才能治好[N];河南科技报;2000年
5 赵胜堂;鼻息肉的形成与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蒲昭和;鼻息肉易致持续性鼻塞[N];保健时报;2004年
7 崔玉艳;术后不复查,鼻息肉易癌变[N];健康时报;2007年
8 崔玉艳;切除鼻息肉后要重视复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9 ;鼻息肉与肿瘤易混淆[N];保健时报;2004年
10 刘江峰;防鼻息肉复发 术后换药是关键[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俐;过敏与非过敏性鼻息肉T细胞亚型的差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夏忠芳;天然免疫系统中Toll-like-receptor家族内TLR-9分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明明;金葡菌超抗原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发生、发展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鑫;鼻息肉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D];吉林大学;2005年
5 晋秀明;Toll样受体信号对角膜天然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于睿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促炎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杨琳红;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玉;炎性细胞因子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9 程万民;鼻息肉组织Th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心浩;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中miRNAs的差异性表达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家强;鼻息肉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其意义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2 吴敏曼;鼻息肉中IgE及IL-5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3 吕海丽;MUC5AC在人类鼻息肉及下鼻甲粘膜上皮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惠芹;鼻息肉病因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康厚墉;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和毒性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高潮兵;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活化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7 洪娟;Eotaxin-1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8 闫志毓;CD137、白介素-5、纤维连接蛋白在鼻息肉生长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9 王家顺;真菌感染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10 刘文龙;鼻息肉组织Th细胞分化诱导因子IL-12和IL-4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2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0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