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巩膜瓣的透巩膜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发布时间:2018-10-05 08:39
【摘要】: 研究背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已经成为晶状体摘除术后纠正屈光不正的常用方法。在正常情况下,IOL通常被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内,这样既稳定也接近晶状体的生理位置。但是,在异常情况下如晶状体的先天异常造成的半脱位甚至是全脱位、外伤和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都可能导致晶状体囊膜缺损甚至缺失,无法使IOL常规植入眼内。我们回顾并比较了在无晶状体囊膜支撑条件下IOL植入的方法,包括前房型IOL(anterior chamber IOL,ACIOL)植入、经虹膜缝线固定后房型IOL(posterior chamber IOL, PCIOL)和经巩膜缝线固定PCIOL方法。其中经巩膜缝线固定PCIOL植入是经常选择的术式,它使IOL放置接近于原位置,可以使结点及光轴与原晶状体接近。除了可以使像差减少到最小,这样放置还可以使IOL远离角膜内皮从而减少损伤,并避免了小梁网组织损伤。IOL形成的机械屏障可以阻止玻璃体脱出,从而减少了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风险。但对其特有的并发症,即线结侵蚀导致结膜瘘却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医生还是采用经典的三角形巩膜瓣遮盖线结方法预防,但巩膜瓣的制作费时,同时在复杂病例制作困难,且长期效果不理想,我们试图改良这种线结固定技术。 目的:探讨在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条件下,无三角形巩膜瓣制作的透巩膜缝线固定PCIOL技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 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研究2005年4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本科选择的由同一手术医生通过这种无巩膜瓣制作技术对23例(23只眼)患者进行的透巩膜缝线固定PCIOL治疗的连续病例,包括外伤性白内障术后7只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IOL,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后IOL脱位行IOL取出并植入PMMA IOL 5只眼,因钝挫伤、马凡综合征、假性剥脱综合征等导致的晶状体半脱位行一期晶状体摘除并植入PMMA IOL 11只眼。手术适应症:无足够后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晶状体或IOL移位,矫正视力较裸眼视力提高,角膜内皮计数1000个/mm2。手术选用带有一直一弯双针的10-0PMMA缝线,在角膜缘后3mm用直针从12-6点位进针,从主切口植入IOL后,用弯针在12点位出针眼附近2mm做跨度约2mm的巩膜板层缝合,形成长约3-4mm线环,缝线的游离端与线环结扎后,从结扎后的线环中穿过1-2次将线环拉向巩膜表面,再行3个每针跨度约3mm巩膜内“Z”字缝线,然后紧贴巩膜表面剪断缝线,使缝线残端不暴露于巩膜外,6点位直针行相同操作。手术后随访时间3-55个月。 结果:23只眼均成功植入PCIOL,22只眼未见明显IOL偏位。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固定线结侵蚀结膜并发症,患者术后无异物感。15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得到了提高,7只眼术后BCVA不变,1只眼术后BCVA轻度下降1行,术后视力的恢复主要与术前眼球的状况相关,术前角膜白斑、视神经挫伤及黄斑损伤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只单一下襻固定眼术后发现IOL轻度下移,术后短期高眼压2只眼,脉络膜水肿引起低眼压3只眼。此外少量的玻璃体积血、前房出血、黄斑水肿各1只眼。经过观察或药物治疗,上述并发症都得到了纠正。一只眼在术后2个月发生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并眼内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 结论:采用这种无三角形巩膜瓣制作的方法对各种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晶状体或IOL移位眼行经巩膜缝线固定PCIOL是安全有效的,它主要降低了固定线结侵蚀结膜的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79.6
本文编号:2252726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7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新民,史翔宇,林宏宇,曹福顺;经巩膜缝线固定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5年09期
2 高永杰;雷智;王志勇;;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2252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52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