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手法操作在门诊快速诊疗27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发布时间:2018-11-07 08:59
【摘要】:目的手法操作在门诊快速诊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12.1~2013.07在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278例典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利用手法操作系统诊疗,在门诊治疗后不住院,治疗后1天回访,1次治愈231例,1次治愈率约84%,2-3次复位治愈的47例,占16%,7天回访治愈100%,无一例失访。手法操作治疗效果好。结论手法操作在门诊诊断和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可靠、且简便快速。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anual manipulation in the rapi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278 patients with typic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on January 1, 2012.2013.2013.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anual operating system and were not hospitalized after outpatient treatment. 231 cases were cured once after one day of treatment. The cure rate was about 84% and 2-3 times in 47 cases, accounting for 16 ~ 7 days, 100 cases were cured, none of them lost a visit. Manipulation is effective. Conclusion manipul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作者单位】: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分类号】:R7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2 韩琳;静媛媛;马鑫;余力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自愈性探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继双;路春敏;张淑红;;基层医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38例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张继振;;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临床医学;2011年04期

3 朱常勤;;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220例[J];临床医学;2011年12期

4 王利一;高波;宋海涛;黄魏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温度试验结果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08期

5 刘波;孔维佳;;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08期

6 郭向东;叶放蕾;李莹;张治成;杨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预后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06期

7 马鑫;李蔷;余力生;;病史两问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09期

8 张yN;刘博;左丽静;陈秀伍;赵小燕;段金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2期

9 郑涛;田广永;曹庆硕;于巧莲;梁丽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03期

10 梁芳健;李成;李杰才;;耳石复位技术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向东;叶放蕾;张治成;李莹;杨晓;;23例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朱连雨;潘冬青;何纲;;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丽华;范爱英;唐连敏;王敏英;张建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A];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福建漳州会论文综合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文献分析及临床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田亮;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和预防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健威;基于临床路径的眩晕病分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的近期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商连春;基于临床路径的眩晕病分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林韵琪;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温度试验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沈文翠;640例眩晕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5 户红艳;视频眼震图在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1年

6 周延辉;正常人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动态姿态平衡功能检查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东杰;手法复位治疗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郝大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江礼焰;体位复位结合中药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徐磊;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1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国;冯敏山;魏戌;王尚全;;个体因素对颈椎旋提手法操作影响的在体力学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09期

2 俞剑虹;;针刀手法操作失误病例探讨[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4期

3 代金刚;;家庭推拿——营造温馨气氛[J];家庭中医药;2009年10期

4 袁洪仁;;试论儿科推拿介质的选用原则[J];按摩与导引;1991年05期

5 赵莹;郑翠英;;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办的好[J];中国针灸;1990年0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芝桂;;分经推拿治疗头痛36例[A];中国针灸学会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戌;旋提手法操作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15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315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