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变应性鼻炎中Clara细胞10-KDa蛋白对TH17细胞反应的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4 06:29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在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地区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我国亦是变应性鼻炎高发地区,人群患病率约10%。临床上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手段。变应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在外界环境的诱导下导致的以鼻黏膜局部以TH2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在其病理过程中有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细胞的参与。基因芯片结果显示Clara细胞10KDa蛋白(CC10蛋白)为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下调最明显的蛋白。CC10蛋白为新近认识的子宫珠蛋白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它主要表达于与外界相通的上皮,包括支气管上皮和鼻粘膜上皮等。CCl0蛋白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既往研究显示它可以拮抗分泌性磷脂酸A2的活性,降低炎性细胞趋化,下调TH2细胞的分化,并且可以阻断前列腺素D2受体介导的NF-κB活性。我们以前的研究显示CC10基因敲除小鼠在抗原刺激下,也是产生过度的以TH2细胞反应为主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并且CC10蛋白可以直接抑制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的发现源于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以及对胶诱导的关节炎(CIA)的研究。传统上认为,上述两种自身免疫病是由TH1细胞介导的。然而研究发现:清除或中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或IL-12的功能,并不能预防或减轻疾病的进程。而清除IL-23的功能则延缓了疾病的进程。进一步发现,缺失IL-17+T细胞可以使EA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受到抑制,认识到是IL-17+T细胞而不是经典的TH1细胞在此环境中诱导自身免疫病。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除了IL-17(IL-17A)外,还包括IL-17F,以及IL-21、IL-22、IL-6、TNF-α等细胞因子。不同的T细胞亚群也有相对特异性的标记物,主要是它们的转录调控因子的不同。如TH1细胞为T-bet, TH2细胞为GATA-3,Tregs为FoxP3,目前证实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调控因子为ROR-γt。TH17细胞在发现早期就已被证实与自身免疫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各种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肿瘤中都证实TH17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发现哮喘患者以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含量是增高的,并且证实了在哮喘小鼠模型中TH17细胞是促进TH2细胞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鉴于CC10蛋白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TH17细胞在变应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我们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探讨变应性鼻炎模型中CC10蛋白对TH17细胞的作用,为变应性疾病治疗开发CC10蛋白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建立变应性性鼻炎模型 ①在疾病进程中动态观察鼻黏膜局部CC10蛋白与TH17细胞反应的关系。 ②研究CC1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鼻黏膜局部TH17细胞反应的情况。 ③研究体内给予CC10蛋白对TH17细胞反应的影响。 ④研究CC10蛋白对TH17细胞反应的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 1.采用卵清白蛋白皮下注射致敏并通过鼻腔进行激发建立野生型和CC1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在疾病进程中对小鼠鼻黏膜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黏膜局部CC10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TH1,TH2以及TH17细胞反应的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鼻黏膜局部TH17和TH2细胞反应情况。 2.在CC1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致敏阶段腹腔给予CC10蛋白,小鼠鼻黏膜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TH1,TH2以及TH17细胞反应的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腹部沟淋巴结以及鼻黏膜局部TH17和TH2细胞反应情况。 3.在野生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激发阶段鼻腔给予CC10蛋白,小鼠鼻黏膜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TH1,TH2以及TH17细胞反应的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鼻黏膜局部TH17和TH2细胞反应情况。 4.分离野生型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体外给予CC10蛋白和卵清白蛋白进行刺激,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上清中IL-6, TGF-β以及IL-23的量。 5.体外给予CC10蛋白作用后的树突状细胞和卵清白蛋白体内致敏后的T细胞进行作用,胞内因子染色检测TH17细胞的情况。 6荧光双染检测CC10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脾脏中树突状细胞分泌IL-6, TGF-β以及IL-23的情况。 7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10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中鼻黏膜局部上皮表达CCL20情况。体外培养BEAS-2B细胞,给予TH1,TH2,TH17细胞因子以及前炎细胞因子进行刺激,然后给予CC10蛋白进行处理,检测CC10蛋白对细胞因子引起的上皮细胞表达CCL20的作用。 [实验结果] 1.在野生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鼻粘膜上皮中CC10阳性细胞数目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激发前,鼻粘膜上皮中的CC10阳性细胞数目为100±2个/mm,在激发1天后,鼻粘膜上皮中的CC10阳性细胞数目为90±3个/mm,而在激发第3天和第5天以后,鼻粘膜上皮中的CC10阳性细胞数目分别为80±6个/mm和50±4个/mm,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 2.在野生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鼻粘膜局部TH17细胞相关分子如RORγt,IL-17A,IL-17F和IL-22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了3倍(p0.05),4倍(p0.01),5倍(p0.05)和7倍(p0.05)。而小鼠鼻腔灌洗液中的IL-17A的蛋白水平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在第14天为200±2pg/ml和第15天为200±10pg/ml,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而在第17天为400±7pg/ml,第19天为1600±11pg/m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分别为p0.05和p0.01。而在鼻腔灌洗液中,分泌IL-17的细胞主要为TH17细胞(CD4+IL-17+),所占比例为11.1%,与生理盐水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 3.在CC1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鼻腔灌洗液中的细胞计数显示lml灌洗液中其总炎性细胞个数为1.75×106个,嗜酸性粒细胞数(0.9×106个/ml)和淋巴细胞计数(0.7×106个/ml),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鼻粘膜局部IL-4,IL-5,IL-13的mRNA水平相对于野生型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而IFN-Y的mRNA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别。而在鼻腔灌洗液中,TH17细胞(CD4+IL-17+),所占比例为27.2%,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 4.CCl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分别在第0天和第7天致敏小鼠,于第14天处死小鼠,分离腹股沟淋巴结并分离其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显示TH2细胞比例为20.3%,TH17细胞比例为17.9%,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而TH1细胞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别。 5.在致敏阶段给予CC10基因敲除小鼠CC10蛋白,抗原激发后鼻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数目,鼻腔灌洗液中的总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鼻粘膜局部IL-4,IL-5,IL-13的mRNA水平相对于野生型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而IFN-γ的mRNA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别。在鼻腔灌洗液中,TH17细胞(CD4+IL-17+)所占比例为20.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5.3%)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 6.磁珠分选野生型未致敏小鼠脾脏中的T淋巴细胞,体外给予IL-4的中和抗体,IFN-Y的中和抗体,TGF-β,IL-6,IL-23细胞因子以及抗CD3单克隆抗体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使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然后加入CC10蛋白,结果显示IL-4中和抗体,IFN-γ的中和抗体,TGF-β,IL-6和IL-23以及抗CD3单克隆抗体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明显使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但是CC10蛋白不能抑制此作用。 7.分别在第0天和第7天致敏小鼠,于第14天处死小鼠,分离小鼠脾脏组织,其组织切片行免疫双染显示在CC10基因敲除小鼠中树突状细胞分泌的TGF-β, IL-6和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 8.磁珠分选野生型致敏小鼠的脾脏中的CD11C+树突状细胞,体外给予CC10蛋白和卵清白蛋白进行刺激,24小时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的TGF-β和IL-6的水平,与为给予CC10蛋白相比,加入CC10蛋白后,TGF-β和IL-6的水平是显著降低的,并且树突状细胞中的IL-23p19的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 9.卵清白蛋白致敏后的野生型小鼠中,将体外脾脏分离的树突状细胞用CC10蛋白处理后与卵清白蛋白致敏后的野生型小鼠脾脏分离T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培养48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技术胞内细胞因子方法检测TH17细胞的比例,发现CC10蛋白处理后其比例为7.6%,而不予处理时为20.1%。 10.在激发阶段给予野生型小鼠CC10蛋白,抗原激发后鼻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数目,鼻腔灌洗液中的总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鼻粘膜局部IL-4,IL-5,IL-13的mRNA水平相对于野生型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而IFN-γ的mRNA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别。在鼻腔灌洗液中,TH17细胞(CD4+IL-17+)所占比例为1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5.3%)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别。 11.鼻腔灌洗液的细胞滴片中,免疫荧光双染显示CC10基因敲除小鼠中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23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组,并且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鼻粘膜局部IL-23p19和IL-23P40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组。 12.CC10基因敲除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免疫组化显示鼻粘膜局部CCL20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体外CC10蛋白显著下调BEAS-2B细胞中由于各种细胞因子导致的CCL20的分泌。 [结论] 1.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鼻粘膜局部TH17细胞的数量增多以及其功能增强。 2.CC10蛋白通过作用于树突状细胞,调节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来抑制致敏阶段TH17细胞的分化。 3.CC10蛋白通过作用于树突状细胞调节其IL-23的分泌来抑制激发阶段TH17细胞的扩增。 4.CC10蛋白是通过上皮细胞来调节TH17细胞的局部趋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6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维珍;张美兰;贾根梅;;曲安奈德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58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9期

2 王敏;张慧琴;赵金艳;;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3 孙东峗;;中药斑蝥粉穴位贴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4 徐艳;;补肾温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7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4期

5 陈静;;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年36期

6 尹根蒂;杨钦泰;黄雪琨;陈玉莲;张革化;;变应性鼻炎患者健康教育必要性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8期

7 陈伊宁;黄光武;农辉图;余奇松;覃惠清;小杉忠诚;;大佛水与变应性鼻炎病人血小板聚集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1995年04期

8 何晓峥;吴树浓;卢坚;高鸿明;欧华雄;黄纪逸;邹建华;何婷婷;;江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4期

9 刘民生;李雪珍;;温补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10 刘杰;余景桂;宋培铎;曲辉;腾以亮;于斌;;功能性DNR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思;;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晓阳;连增林;李颖;;从风论治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与临床依据[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向建文;;张介宾“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读《中医各家学说》有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郏雪峰;;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林志斌;陈冬;李添应;徐睿;;免疫捕获法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祝君红;;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祁方;;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郑军;朱学伟;;吉林省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宇;;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刘素文;;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3 谢欣;变应性鼻炎:一年四季打喷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按揉法治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许晓华;治过敏至少要坚持两年[N];健康时报;2008年

7 一文;急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之区别[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佳[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闫志安;二黄方防治多发性硬化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阳;变应性鼻炎中Clara细胞10-KDa蛋白对TH17细胞反应的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邓可斌;鼻鼽合剂治疗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黄桂锋;培土生金法治疗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赵文明;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6 李家乐;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孟粹达;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8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谢燕清;鼻炎的炎症特征及其与下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10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小会;银川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2 沙骥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分析及相关问题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3 滑[,

本文编号:2476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476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