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兔小梁切除术后抗增殖作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房水中的释放时间,观察其在房水中的缓释作用。②将健康成年家兔48只构建青光眼滤过手术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实验Ⅰ组及实验Ⅱ组,均行右眼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前对实验Ⅱ组行F-ERG检查眼底情况,并对各组的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眼底、眼压等进行检查以排除眼部疾患。术中在手术部位的巩膜瓣下各组对应不用药、用0.3mg/ml丝裂霉素C(MMC)及0.3mg/ml紫杉醇5min,及在实验Ⅱ组的结膜与巩膜之间放置2.5mg紫杉醇聚乳酸微球。③滤过泡按Kronfeld标准分型[1]。比较术后第7、21、35、49天各组功能型滤过泡的数量。④测量术前及术后第7、21、35、49天各组眼压并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在各时间点的眼压有无差异。⑤组织病理学:术后第21、35、49天各组均随机取四只兔子,摘除已做手术眼球,取滤过泡及其周围角巩膜组织,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滤过道开放情况及炎性细胞数量;做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做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滤过道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情况。⑥术后用裂隙灯检查各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膜伤口漏、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浅前房、前房炎症反应、晶体混浊、薄壁滤过泡等;用间接眼底镜观察有无眼底损害。⑦紫杉醇聚乳酸微球的安全性评价:将12只兔子于术后第7、21、35、49天均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有无结膜伤口漏、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浅前房、前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用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情况,观察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对眼内组织的安全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21、35、49天行角膜内皮镜检查及F-ERG检查,分别观察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对角膜内皮细胞、视网膜的毒副作用;并于术后第49天将兔子处死,取手术部位对应的角膜、房角、晶体前囊膜组织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对角膜内皮细胞、房角小梁网内皮细胞及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结果:①房水中药物含量测定表明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内药物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②术后第7天各组功能型滤过泡的数量基本相同;术后第21、35、49天空白对照组功能型滤过泡的数量均是四组中最低的,标准对照组与实验Ⅰ组功能型滤过泡的数量无显著差别;实验Ⅱ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功能型滤过泡数量明显多于其他三组;③术后第7天四组眼压基本相同(P0.05);实验Ⅱ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Ⅰ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基本相同(P0.05),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1、35、49天空白对照组眼压均较其他三组高(P0.05),有显著差异;④术后第7天四组组织病理学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1、35、49天实验Ⅱ组HE染色显示大部分滤过道开放情况良好,炎性细胞数量较少,PCNA染色显示成纤维细胞增殖数量及Masson三色染色显示新生胶原纤维增殖数量均较其他三组少;而从术后各时间点HE染色、PCNA免疫组化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来看,标准对照组与实验Ⅰ组的抗增殖效果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发展,滤过道中增殖的细胞与纤维逐渐增多;术后第21天空白对照组滤过道的增殖情况较其他三组出现差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别越来越明显,滤过道在术后第49天已被完全堵塞。⑤术后并发症:标准对照组有兔眼出现结膜伤口漏和浅前房的现象;标准对照组与实验Ⅰ组分别有兔眼出现角膜上皮点状脱落及薄壁滤过泡现象,这些并发症经过几天后均愈合,并未发现异常。而术后标准对照组有兔眼出现晶体轻微混浊现象。术后空白对照组的前房炎症反应较重,易出现浅前房;而实验Ⅱ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前房炎症反应均较其他三组轻。⑥紫杉醇聚乳酸微球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裂隙灯检查: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对眼内组织未产生明显的并发症;眼底检查也未发现异常;术后F-ERG检查显示视网膜电流图潜时及波幅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角膜内皮细胞镜检查显示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未使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的指标发生明显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眼相比,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对角膜内皮细胞、房角小梁网内皮细胞、晶体上皮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而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应用于手术之前经过60Co辐射灭菌,达到了无菌手术的要求,可应用于手术中。 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房水中的药物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术中在手术部位结膜和巩膜之间植入可有效抑制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有助于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保持滤过道的通畅,有效地降低眼压;同时,其应用于眼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对眼内组织产生危害。因此,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有望成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抗增殖的一种新的辅助药物。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1163.436紫杉醇标准曲线图y = 3.3647x - 4.3147R2= 0.9998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 10 20 30 40 50 60浓度C(μg/ml)面积(×峰0)1图 1 紫杉醇标准曲线图2.3 色谱行为紫杉醇对照品溶液,空白房水,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房水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紫杉醇原料药的保留时间为 15.98h (如图 2),紫杉醇聚乳酸微球在房水中的保留时间为 15.92h (如图 3),而空白房水中在 15.90h 左右没有峰 (如图 4)。因此,,可知房水中的内源性杂质、其它代谢物或杂质等,对紫杉醇的测定没有干扰。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样品房水中HPLC图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剑毅,李世荣,纪淑兴,胡晓红,覃霞;三七总甙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7期
2 于丹;崔浩;李静秋;吴宜艳;朴天华;李笑华;扬兰;;中药高三尖杉脂碱在青光眼滤过术中临床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1期
3 周小平;何湘珍;肖启国;费志刚;夏世刚;;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6期
4 崔红星,张倩;聚乳酸类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04年04期
5 刘芳,贾德民;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3期
6 周萍;章岳山;;紫杉醇单药治疗乳腺癌肺转移16例疗效观察[J];肿瘤学杂志;2006年02期
7 柯治生;蔡小军;邓小艳;;术中应用紫杉醇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J];眼视光学杂志;2006年02期
8 崔彦;毕宏生;王兴荣;张建华;解孝锋;;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2期
9 王英;徐韶琳;;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12期
10 李斌,曾水清,吴颖楠,卓仁禧;可降解聚合微球持续释放5-氟脲嘧啶作为滤过手术的辅助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辰允;刘燕;梅兴国;;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的体内外评价[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
2514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1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