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光动力疗法和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4 11:09
【摘要】: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 CEC)是发生于黄斑部孤立的渗出病灶,病灶处会反复出血、渗出及水肿,.最终形成机化纤维瘢痕,造成黄斑部视网膜组织不可逆损伤,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在临床治疗中是一大难题,一直受到眼科界的关注。既往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手术摘除CNV膜及黄斑转位手术、放射治疗、激光光凝等方法,但均未取得满意临床效果。近年来,应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CEC,临床证明可有效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方法是静脉注射与CNV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光敏剂——维速达尔(Visudyne),其具有高选择性,与新生血管结合,通过689或690nnm波长激光照射激活光敏剂,发生光氧化反应,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形成栓塞,从而封闭CNV,减轻病变部位视网膜的出血、渗出和水肿,几乎不损伤周围正常视网膜,可显著降低中心视力丧失的发生率。但其缺点是容易复发,反复PDT治疗会增加PDT治疗所带来的风险,而且光动力疗法价格昂贵,因此临床急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弥补PDT治疗的缺点。Bevacizumab是一种新近研发的重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单克隆抗体,它能竞争性结合VEGF,从而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血管通透性,促进CNV渗出水肿的吸收。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PDT封闭病灶处CNV后,再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PDT治疗次数和相关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帮助恢复视网膜的形态,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稳定和提高患者的视力,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本课题通过光动力疗法和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寻求最佳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案。 目的 比较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和PDT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46例46眼确诊为CEC患者,共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2眼,联合组24例24眼,对照组给予单纯PDT治疗,联合组先行PDT治疗一周后行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1.5 mg(0.06ml),术后1、3、12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时若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部分闭合或仍有渗漏,对照组给予重复PDT治疗,最短间隔3月;联合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最短间隔1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改变、FFA、ICGA、OCT等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1、视力变化 1月后对照组12(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13(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3月后对照组8(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19(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月后对照组16(72.7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20(83.3%)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联合组视力提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2、眼底检查、FFA/ICGA检查 对照组治疗后1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区出血大部分吸收,水肿、渗出减轻。FFA/ICGA检查显示7(31.82%)眼CNV荧光素部分渗漏。治疗后3月眼底检查显示8(36.36%)眼出现新的出血、水肿及渗出,FFA/ICGA检查显示4(18.18%)眼CNV荧光素持续渗漏,13(59.09%)眼出现CNV荧光素再次渗漏,17(77.28%)眼行再次PDT治疗。治疗后12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出血完全或大部分吸收,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FFA/ICGA显示15(68.2%)眼CNV完全闭合,无荧光素渗漏,7(31.8%)眼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 联合组治疗后1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区出血大部分吸收,水肿、渗出减轻;5(20.83%)眼FFA/ICGA检查显示CNV荧光素部分渗漏,行再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3月眼底检查显示7(29.17%)出现新的出血、水肿及渗出,FFA/ICGA检查显示2(8.33%)眼CNV荧光素持续渗漏,11(45.83%)眼出现CNV荧光素再次渗漏,13(54.17%)眼行再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后12月眼底检查显示病灶萎缩,出血及水肿完全吸收。19(79.17%)眼CNV完全闭合,无荧光素渗漏,5(20.83%)眼CNV大部分闭合,轻微荧光素渗漏。 3、OCT检查 对照组治疗后1月OCT检查显示19(86.36%)眼视网膜水肿减轻和消退,5(22.73%)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5(68.18%)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范围缩小。治疗后3月OCT检查显示12(54.55%)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较1月时有所扩大,视网膜水肿增厚。治疗后12月所有治疗眼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CNV高反射团明显缩小。 联合组治疗后1月OCT检查显示21(87.50%)眼视网膜水肿减轻和吸收,7(29.17%)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8(75.00%)眼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光团缩小。治疗后3月OCT检查显示9(37.50%)眼发现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反射团范围较1月时有所扩大,视网膜水肿增厚。治疗后12月所有治疗眼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CNV高反射团明显缩小,联合组病灶区视网膜厚度下降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户0.05)。 4、治疗次数 对照组PDT平均治疗次数为1.86次,联合组所有治疗眼均接受1次PDT治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平均治疗次数1.75次。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CEC均是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组更有效封闭CNV,促进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减少PDT重复治疗次数,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风险。
【图文】:

情况


gro即C优山运ed『以牛C。比01梦OUpPOSt一IMPOSt一3MPOS不12轰1图1治疗后 Fig.1Changesofvisualacuityone1月、3月和12月视力变化情况monih,, threemonthsandtwelvemonthsaftertreatment

后视,视力,治疗前后


图4PDT治疗和PDT联合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后视力的变化。联合组治疗前后视力间均有显著差异(尸<0.05),对照组除治疗后1月与治疗后3月之间无显著差异外(P==0.366),其余治疗前后视力间均有显著差异(尸<0.05),术后1、3和最后随访时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治疗后同期相比,PDT联合Bevacizumab射组较单纯PDT组显著提高。*:P<0.05vsPDTFig.4ChangesofBCVAafterPDTassoeiatedwithintravitrealBevacizumabinjeetionandPD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娟;吴星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的并发症[J];眼科研究;2010年06期

2 解明翰,于教国;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致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一例[J];眼科研究;1996年03期

3 李斌,曾水清,吴颖楠,卓仁禧;聚四氢呋喃聚乳酸共聚物C_4在眼内的存留及其物理性质的变化[J];眼视光学杂志;2005年02期

4 郝为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52例黄斑水肿疗效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年02期

5 杨方耀;刘善宝;;眼球穿通伤后晶体与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研究近况[J];国际眼科纵览;1985年05期

6 刘毅,陈少军;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误注玻璃体腔致视网膜毒性反应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08期

7 段笃文,王建霞,相芬芳,翟俊涛;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20期

8 莫宾,刘武;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5年02期

9 黄静育;;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填充术的护理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10 徐勤芝;杜霞;;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护理配合[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媛媛;仇亚婷;张红梅;顾青;吴星伟;孙晓东;;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时效性及机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雪;胡琦;吴琼;康杨;;TGF-2玻璃体腔注射对EAU大鼠IL-2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治疗作用[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占志云;徐国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毕宏生;吴建峰;卢秀珍;解孝锋;王兴荣;宋继科;;汉防己甲素联合5-FU壳聚糖微球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孙晖;刘红霞;;SP600125对高眼压青光眼模型致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奖会议综合摘要[C];2011年

6 罗旭f;吴宁玲;;黄斑水肿证治思考提纲[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庆金;张沧霞;;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余文瀚;马嘉;曹桂群;彭玉豪;陈晓明;陈伟伟;刘旭阳;;C-型利钠肽对灵长类猴眼的降压作用[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云;杨巧娜;蔡素萍;闫乃红;刘旭阳;;外酶C3转移酶对NMDA致视网膜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秦虹;张磊;盛倩;张文奎;;中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游向东;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底病[N];健康报;2005年

2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王志良 副教授;切莫忽视眼前黑影飘动[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3 张中桥;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首选手术+激光[N];健康报;2007年

4 冯瑶 施炜 顾德宁;众多眼科不治之症被征服[N];新华日报;2005年

5 原慧萍邋通讯员 乔蕤琳;哪些因素会引起视网膜脱落[N];家庭医生报;2008年

6 余志平;siRNA治疗研究异彩纷呈(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白轶南;早期症状不重视 待到治疗已无望[N];保健时报;2005年

8 蒋月荣;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眼底[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陶海;眼科A、B超检查可以查什么[N];家庭医生报;2006年

10 张灿灿;张红:拯救眼睛就是拯救生命[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丹;SDF-1α、VEGF和bevacizumab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钟舒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陈方国;节拍性化疗及贝伐单抗治疗肝癌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刘姝;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基因转染抑制巨噬细胞诱发PVR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宫媛媛;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解正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脱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郑炜;靶向HGF RNA干涉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RPE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董枫;多巴胺D_2受体和腺苷A_(2A)受体在豚鼠实验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袁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翼飞;小鼠眼内移植性黑色素瘤及其相关免疫偏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眼底新生血管对黄斑功能的影响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马静;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与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的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许艳;玻璃体腔重复注射bevacizumab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的毒性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黄志坚;光动力疗法和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胡亭;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治疗中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郝艳君;干扰素联合氟尿嘧啶抑制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孟宁;玻璃体腔相关免疫偏离的诱导及其在正常妊娠期间的变化[D];暨南大学;2000年

8 刘文杰;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爱明;兔眼玻璃体腔植入环孢素A释药系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王群;Bevacizumab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6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26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