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布地奈德对大鼠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炎症反应模型鼻粘膜IL-12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0-14 21:53
【摘要】:背景和目的 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性炎症反应(minimal persistent inflammation, MPI)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认识,是指致敏个体持续接触阈值下剂量变应原时,即使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其鼻黏膜也可检测到变应性炎症反应的存在。MPI的存在提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要有新概念,即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但药物性预防的研究并不多。IL-12在各个环节对变应性鼻炎发病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炎症反应大鼠模型鼻粘膜抑制性细胞因子IL-12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布地奈德局部预防性应用对最轻持续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优化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治疗策略提供动物实验和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D共4组,每组20只。A组为阳性对照组即变应性鼻炎组,B组为实验组即MPI给药组,C组为阴性对照组即MPI不给药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A、B和C组大鼠于第1天分别以含OVA 10 mg、氢氧化铝凝胶0.5 ml和PBS液0.5 ml的致敏液Ⅰ多点(腹腔、脚掌、四肢内侧肌内)注射,行基础致敏;第8天以含OVA 1mg、氢氧化铝凝胶0.5 ml和生理盐水0.5 ml的致敏液Ⅱ多点注射,行强化致敏;D组大鼠第1天和第8天分别以生理盐水1 ml多点注射。第22天起,A、B和C组大鼠分别给予1%OVA鼻腔激发,每次50μl每侧鼻孔25μl,每日1次,共1周;之后改为每周3次,继续激发1周;从第36天起,A组仍以1%OVA滴鼻,B和C组以0.01%OVA滴鼻,共持续5周,D组大鼠始终以生理盐水滴鼻。第8周激发完成后24h,每组处死半数大鼠,观察鼻粘膜EOS浸润、ICAM-、IL-12的表达情况。第57天开始对B组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滴鼻治疗,每次激发前30 min给药,剂量为64μg,每日一次,每次每侧鼻孔一喷,双侧滴鼻,每周连续给药5d后停止给药2天,共2周。其余三组均于激发前半小时以生理盐水代替。第71天起,ABC三组大鼠均予1%OVA鼻腔激发,每次50μl每侧鼻孔25μl,每日1次,共1周,D组大鼠予生理盐水代替OVA滴鼻。激发完成后24h,处死剩余全部大鼠,观察鼻粘膜EOS浸润、ICAM-、IL-12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继以最小显著差(LSD-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1大鼠喷嚏计数 第5周,A、B、C三组间喷嚏症状无明显差异,第6-8周,当OVA浓度从1%降低到0.01%时,B组、C组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1周,B组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8周:A组大鼠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多于其它三组,B、C组有少量浸润,A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B组、C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D组与B、C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第11周:B组少量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ICAM-1的表达 ICAM-1在鼻粘膜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胞浆内,呈棕褐色。 第8周:A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存在,B组和C组阳性细胞轻微表达,D组无表达。A组与B组、C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D组与B、C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第11周:A组和C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存在,B组和D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 IL-12的表达 IL-12为胞浆着色,鼻黏膜中IL-1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上皮细胞,呈棕黄色。 第8周:A组零星表达阳性细胞,B组和C组可见少量阳性表达,D组阳性表达明显。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11周:A组和C组零星表达阳性细胞,B组和D组阳性表达明显。D组、B组分别与A组、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MPI期应用低剂量布地奈德可显著减轻AR大鼠模型症状再发,起到预防作用。 2、MPI期应用低剂量布地奈德可显著抑制大鼠模型鼻粘膜ICAM-1的表达及EOS浸润。 3、MPI期应用低剂量布地奈德可有效促进大鼠模型鼻粘膜IL-12的表达。
【图文】:

喷嚏,平均数,大鼠,不同时期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大鼠变应性鼻炎Ml〕1模型建立成功。第11周,B组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住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图3.4.1(*代表 P<0.05)戴霸督齐瞥口A组.B组口C组口D组W7周数WllOOWOnW尸卜口W图3.4.1各组大鼠不同时期喷嚏平均数

不同时期,大鼠,嗜酸性粒细胞


结果3.4.2各组大鼠不同时期鼻粘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析见表格三,图3.42表格三各组大鼠不同时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x士S组别嗜酸性粒细胞WWSSWWllllA组42.35士3.23.46.62士2.56B组5.28士1.453.23士1.06C组5.3一士1.7240.09士3.89▲D组2.46士1.242.18士1.05.A组与B、C、D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C、D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B组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6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锦华,王向东,刘仲燕,范尔钟,许世发;Th2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在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年01期

2 王彤;韩德民;周兵;王向东;王鸿;范尔钟;;EBV/lipoplex介导IL-12基因在体外及小鼠鼻黏膜内的表达[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11期

3 邓秋;周芸;杨军;范尔钟;;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白细胞介素12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年02期

4 吴健;BCG与变应性哮喘T_(H1)/T_(H2)平衡[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年03期

5 ;细胞粘附分子和变应性鼻炎[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年02期

6 蔡怡华;郑捷;;Toll样受体与Th1和Th2型免疫应答[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5期

7 滕丽新;黏附分子与肾间质纤维化[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2年02期

8 宋协一,萧璧君;变应性鼻炎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5期

9 吕梅,董震,杨占泉;白细胞介素-12在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8期

10 甄宏韬;白细胞介素-12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549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49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