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近视筛查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19:08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近视筛查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情况及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分析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率之间的关联性及民族之间的差异分析,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12个省43771名在校中小学生,问卷调查近视的患病情况,并使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年级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和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评分,以及不同年级组近视与非近视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 结果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标化患病率民族之间不同,汉族为33.5%,维吾尔族20.6%,回族25.9%,其他民族20.1%,各民族不同年级组学生的近视患病率7~9年级组最高,4~6年级组次之,1~3年级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民族各年级组(1~3年级,4~6年级,7~9年级)间中小学生持续用眼行为、饮食习惯及户外活动情况等视力保健行为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级组间视力保健行为在不同民族学生中的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或P<0.05),不同年级组近视与非近视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同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和视力保健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情况存在生态学一致性,应加强学生对近视的认识,规范对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 目的制定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筛查方法,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沈阳市苏家屯区18所城市及农村在校中小学生为目标人群,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整群选取1620名自愿参加检查的1~3年级,4~5年级和7~8年级学生。将每个年级段的学生分为3组,分别参加三种近视筛查。近视的筛查方法有:串镜法、雾视法、电脑验光法,分别为:裸眼远视力+插片法,裸眼远视力+电脑验光+插片法,裸眼远视力+雾视法+插片法。以扩瞳验光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视力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等。结果串镜法,雾视法,电脑验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1.9%,84.4%,83.6%;特异度为83.6%,99.0%,98.2%;阳性预测值为82.6%,98.7%,97.5%;约登指数为0.76,0.83,,0.82。其中1~3年级组串镜法、雾视法及电脑验光法的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83.0%,64.3%,60.6%;特异度为86.7%,100.0%,98.8%;阳性预测值为58.1%,100.0%,92.3%;Youden指数为0.70,0.64,0.59。4~5年级组各筛查试验的灵敏度为90.8%,81.3%,86.1%;特异度为78.1%,96.3%,96.8%;阳性预测值为81.8%,96.3%,96.6%;Youden指数为0.69,0.78,0.83。7~8年级组各筛查试验的灵敏度为95.0%,89.2%,90.2%;特异度为81.1%,100.0%,97.7%;阳性预测值为92.5%,100.0%,99.2%;Youden指数为0.76,0.89,0.88。 结论串镜法、电脑验光法、雾视法筛查试验用于学生视力筛查都是安全可靠的,串镜法经济、便捷,适合一般学校及儿童卫生保健部门对学生进行近视筛查,电脑验光及雾视法更为准确,适合有条件的学校卫生机构。
【关键词】:近视 民族 中小学生 近视 筛查 中小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8.11
【目录】:
- 英文缩略语5-6
- 研究一 中国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近视患病的关联研究6-23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1
- 2 对象和方法11-13
- 3 结果13-18
- 4 讨论18-20
- 5 结论20
- 6 参考文献20-23
- 研究二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筛查方法研究23-47
- 摘要23-25
- Abstract25-27
- 1 前言27-28
- 2 对象和方法28-34
- 3 结果34-43
- 4 讨论43-44
- 5 结论44
- 6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9
- 致谢49-50
- 综述50-59
- 6 参考文献55-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亓德云;范宏恩;蒋骅;司梅;张桂莲;陶岚;黄慧理;;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的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2 谭晖;余惠琴;汪玲;钱序;陆瑛;刘峰;;儿童视力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3 刘灯;谭晖;王克利;汪玲;朱剑峰;;上海虹口区小学生屈光不正不同标准筛查结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6期
4 张让,闫岭,彭宝珠,黎宏斌;我国九个民族近视状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眼科杂志;1992年04期
5 刘菊;赵堪兴;郑曰忠;江洋琳;;手持自动验光仪筛查儿童屈光不正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3期
6 施家琦,刘双珍,王成业,谭星平,李凤云,黄佩刚;雾视法和托吡卡胺散瞳法对假性近视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年01期
7 高国朋;谭晖;张秀军;伍晓艳;赵玉秋;华文娟;金菊香;裴晨璐;郝加虎;汪玲;陶芳标;;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及近视筛查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6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