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弥散性低剂量532nm激光眼损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9 00:09
【摘要】:目的: 建立有效、可控、简便、重复性好的弥散性低剂量532nm激光眼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致伤生物效应,得出量效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相应激光器和自制装置造模,将实验动物按时间点分为照射后即刻、1d、3d、5d、7d和14d组。用直接眼底镜、彩色眼底照相、FFA观察受照后实验动物的眼底改变,行视网膜电流图检查,HE染色、超微电镜观察组织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常规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观察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变化。 结果: 1、建立了无肉眼可见的损伤的、弥散性532nm激光照射的动物模型。此模型中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均未见异常。 2、视网膜电流图5项检查显示,随照射时间的增加,暗适应视杆细胞反应b波振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暗适应眼的最大混合反应a、b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P0.05);振荡电位无明显变化(P0.05);明适应视锥细胞反应a、b波振幅明显降低(P0.05)。 3、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的各时点之间ONL厚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受照后即刻以外,其余各时点ONL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外节盘膜结构紊乱,出现分解、碎裂及空泡变,内节线粒体肿胀呈球形变。外核层细胞核排列紊乱,核膜皱缩,核染色质固缩凝集、溶解、空泡变,出现凋亡小体。 5、TUNEL染色显示,阳性的细胞几乎都位于外核层。于激光照射第1d外核层开始出现,第3d、5d、7d、14d阳性细胞数量接近,但由于外核层持续变薄,凋亡指数呈上升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亦有差异(P<0.05)。 6、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TrkB、TrkC和P75NTR的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核层,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层均有基础量表达,伤后不同时间点TrkA和TrkB在视网膜各层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TrkC和P75NTR在各层视网膜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在神经节细胞层,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内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表达增加尤为明显。受照后3d,5d表达量持续增高,各时间点P75NTR在视网膜内节的表达与外节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在受照后14d组,这种分界尤为明显。 7、常规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均显示:视网膜P75NTR表达明显增加,在激光损伤后24小时开始表达,3天表达明显升高,并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在7天、14天有更高的表达;TrkA、TrkB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而可以与NT-3、NT-4/5结合的TrkC的表达量随照射时间延长持续升高。 结论: 1、本研究建立了有效的、可控制的、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的低剂量激光重复辐照致眼损伤的动物模型。 2、在低功率和低能量密度的弥散性532nm激光作用下,以每日照射2次,每次连续照射1小时的频率,连续照射2周,并未对大鼠的视网膜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 3、造模组视网膜电生理活动减弱,且减弱程度与照射时间的延长密切相关。提示在低剂量激光重复照射致眼损伤的临床诊断及对预后的评估中,眼电生理检查应被列为重要的一项辅助检查。受照7d至14d为激光眩目眼损伤致伤效应的平台期。 4、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变薄进行性加重,而非坏死性的细胞凋亡是这种视网膜激光损伤模型感光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并以视网膜的外核层细胞凋亡为主。 5、P75NTR在低剂量弥散性532nm激光所导致的光感受器的凋亡过程中,起着促进感光细胞损伤的作用。而TrkC作为拮抗P75NTR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激光辐照视网膜导致损伤的过程中则发挥了抑制感光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形态与结构的作用。
【图文】:

弥散性低剂量532nm激光眼损伤的研究


3.讨论:

实验结果,动物,刺激器,角膜缘


解放军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于 Wistar 大鼠的头部近似三角形,其角膜缘平面与地面不垂直因此动物台与支架之间设置了万向关节相连,以便于调整动物与刺激器之间的角度,使角膜缘平面与刺激器平行。麻醉对动物的体温调节有影响,温度变化会对电生理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为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本实验配备动物保温装置。根据本实验室的经验和习惯,角膜电极采用金制钩状角膜接触电极,参考电极及接地电极均采用针状电极,分别放置于被测眼外眦皮下和大鼠的尾部。充分利用辅助装置可以使视觉电生理实验操作简便、规范并能够减轻动物痛苦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24, 2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9.1;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灿峤;梁英杰;吴惠群;钟觉民;梁惠珍;;小鼠眼球标本固定液及制片方法的改进[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1期

2 柳志忠;;激光武器的最新发展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9期

3 胡东东;杨在富;王嘉睿;陈虹霞;陈鹏;张成岗;;脉冲1064 nm激光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J];激光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4 张作明,顾永昊,郭群,龙潭,李莉,石力,侯豹可;小鼠与大鼠视网膜电图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标准化方案建议[J];眼科新进展;2004年02期

5 王晓英;单清;马萍;陈鹏;郭启煜;钱焕文;;神经生长因子对激光致视网膜损伤后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J];眼科研究;2007年04期

6 瞿文生,袁本利,余寿忠;大鼠眼球标本石蜡制片方法的改进[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2583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83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