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Dickkopf-1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Wnt3a诱导的细胞迁移和EMT

发布时间:2020-04-29 06:45
【摘要】:目的通过行兔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建立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动物模型,检测房水中Dkk1(Dickkopf-1)及Wnt3a的含量,观察囊外摘除术后加入Dkk1组与对照组细胞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情况,研究Dkk1对于Wnt3a诱导的EMT及细胞迁移的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细胞机制。寻求新的有效抑制PCO的靶点,力求为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提供更好的防治方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术前抽取右眼房水检测其Wnt3a和Dkk1的浓度,右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术后兔子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即磷酸盐缓冲盐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处理组和Dkk1治疗组。将大约1ml Dkk1(30ng/ml)或1ml PBS分别注射到右眼的前房中。在手术后第十四天,抽取右眼房水检测Wnt3a和Dkk1的浓度。摘除左眼和右眼,均使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并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meistry,IHC)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荧光,细胞迁移实验等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手术后第14天,大多数用PBS治疗的右眼出现致密纤维化或明显的上皮混浊,用Dkk1治疗的右眼后囊显示轻度混浊。IHC结果表明,手术后14天,用PBS处理的右眼显示出与PCO相关的几个特征,包括后囊中央明显的细胞增殖和显著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核转移。Dkk1治疗组与PBS治疗组相比,右眼后囊膜β-catenin核转移较少(32.8±6.2%vs.9.2±3.1%,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显示,结果显示,加入PBS处理后,右眼前房内Wnt3a的平均浓度为173.8 pg/ml,平均Dkk1浓度为35.0 pg/ml。WB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Wnt3a转染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中诱导E-钙粘蛋白的含量下降,纤连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含量增加。然而,在Wnt3a过表达的细胞中加入Dkk1,检测到HLE-B3细胞中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纤连蛋白表达降低。此外免疫荧光还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EMT和LEC迁移,而Dkk1通过抑制β-catenin的核积累抑制了EMT和细胞迁移。伤口愈合实验结果显示Wnt3a在HLE-B3细胞中引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迁移。而Dkk1能够阻断Wnt3a诱导的HLE-B3细胞迁移。Transwell迁移实验:与对照组相比,Wnt3a过表达的HLE-B3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最多,而加入Dkk1的Wnt3a过表达的HLE-B3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减少。明胶酶谱结果显示Wnt3a显着增加了应力纤维的数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的表达以及MMP-2和MMP-9的活性。相比之下,Dkk1处理显着减少应力纤维的量并抑制Wnt3a诱导的MMP-1表达和MMP-2和MMP-9活性的增加。结论1.Dkk1抑制兔PCO模型中的PCO形成。2.Dkk1逆转了Wnt3a过表达的HLE-B3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3.Dkk1抑制Wnt3a过表达的HLE-B3细胞的迁移。4.Dkk1抑制HLE-B3细胞中Wnt3a诱导的β-catenin核转移。5.Dkk1抑制Wnt3a过表达的HLE-B3细胞中细胞骨架合成、MMP1的表达、MMP-2和MMP-9的活性。
【图文】:

家兔,右眼,模型,后囊膜混浊


图 1 Dkk1 抑制家兔 PCO 模型中的 PCO 形成。术后 14 天,PBS 治疗的右眼明显的后囊膜混浊,Dkk1 治疗的右眼后显示轻度混浊。图 2 术后 14 天,,用 PBS 或 Dkk1 的处理,发生细胞沿右眼后囊迁移,α-SMA 表达增强,具

右眼,间充质,后囊,内积


12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8)Wnt/β-catenin 通路干扰的结果。图 1 Dkk1 抑制家兔 PCO 模型中的 PCO 形成。术后 14 天,PBS 治疗的右眼明显的后囊膜混浊,Dkk1 治疗的右眼后显示轻度混浊。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楠;严宏;马吉献;;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J];眼科新进展;2011年06期

2 洪伟;;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电镜观察[J];解剖学研究;2011年01期

3 邹俊;卢奕;褚仁远;;风疹病毒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对热休克蛋白及其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4 赵婷婷;张璐;王文飞;王琳;刘平;;高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0年04期

5 白晶;张劲松;郭莲英;;骨连蛋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上黏附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8年05期

6 杜倩;周健;惠延年;张自峰;张乐;关小荣;;高浓度葡萄糖体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4期

7 刘玉福;刘宏伟;;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的检测(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8期

8 刘玉福;刘宏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的表达[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7期

9 邹俊;卢奕;褚仁远;;体外培养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静波;惠延年;;整合素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美侠;周健;张妍春;;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宏武;姚克;孙丽霞;;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经手机频段微波辐射后的2-D图谱及差异分析[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宏武;姚克;金红颖;孙丽霞;;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宏武;姚克;金红颖;孙丽霞;;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付荣嵘;张劲松;;纤维连接蛋白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的增殖、粘附和移行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俞一波;姚克;吴炜;;急性手机微波辐射对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安小玲;张劲松;;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抗凋亡作用信号通路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吕志刚;黄文丽;蒋永祥;刘天津;;端粒酶活性在兔后囊膜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金红颖;姚克;马进;杨春虎;李宏武;汤霞靖;;过氧化氢对小窝蛋白在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分布与表达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娥;蔡小军;;硫酸锌抑制过氧化氢诱导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振岭;消化分离法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张中桥;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减少有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张中桥;白内障与晶状体上皮细胞改变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蓓;BMPs对应激状态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2 张璐;miR-30a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马成霞;EphA2在地塞米松作用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D];郑州大学;2018年

4 陆博;氧化应激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张一栋;1.8GHz微波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凯军;低强度微波辐射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和晶状体的损伤及对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7 饶惠英;钝挫性眼外伤动物模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其调节[D];浙江大学;2005年

8 吴志鸿;紫外线诱导的人LEC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抗氧化剂的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尹连荣;靶向毒素DT_(389)-hbFGF的克隆表达及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毒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孙丽霞;急性手机微波辐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细胞抗损伤反应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Dickkopf-1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Wnt3a诱导的细胞迁移和EMT[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8年

2 李娟;黑豆提取物花青素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3 韩九利;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f4b/S299磷酸化修饰的信号通路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4 程荣;自噬可减轻高糖条件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氧化损伤[D];青岛大学;2018年

5 贺亚亚;Sep15基因沉默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整合素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武莉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及超微结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7 姚刚;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及维拉帕米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8 范可顺;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涛;羟基喜树碱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2年

10 于同利;高糖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及茶多酚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4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644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