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MEK、ERK、PPO及AKT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15 19:24
【摘要】: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Sinonasal Malignant Melanoma,SN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探讨MEK、ERK、PPO、AKT在SNMM病理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N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地位,以期发现SNMM发生发展新的特异性治疗靶点,为SNMM的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方法:1.选取2014年01月至2017年0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肿瘤1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准入病例的住院号收集其术中取出的病变组织蜡块,并复阅所有病例的HE染色病理切片,对所有组织蜡块进行标记。对每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做了详细的记录,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来源、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所有病例均按照2010年第七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制定的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TNM(Malignant melanoma tumor node metastasis,mm TNM)病理学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进行随访。2.将标有病理号的组织蜡块分别记录后,随机选取蜡块进行重新排序,并做好记录。然后,将病理蜡块脱蜡、切片、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将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后,分别选取5个高倍视野(×400),进行着色和百分率计分,从而得出每张切片的阳性程度。同时寻找四种标志物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3.本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阳性率比较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结果:1.14例原发性SNMM患者中男性占28.6%(4例),女性占71.4%(10例),年龄范围51-83岁,平均年龄为64.93±9.33岁。患者首次就诊时的症状以鼻腔出血、涕中带血、鼻塞为主,均为单侧鼻腔发病,鼻腔内可见暗红色、紫黑色等病变。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多起源于中鼻甲、下鼻甲、鼻中隔及鼻底黏膜。本组病例中治疗方式主要有单纯手术治疗、手术联合放疗、手术联合化疗、手术联合放化疗。术后复发者4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死亡者3例,主要是远处转移和不耐受放化疗。2.MEK、ERK、PPO、AKT在SNMM中的表达的阳性率均大于70%。MEK、ERK、PPO、AKTA的阳性表达病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11例、13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85.7%、78.6%、92.9%。这四种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年龄、性别、TNM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MEK与ERK、MEK与PPO在SNMM中的表达其相互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ERK与PPO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1.SNMM发病年龄偏高,临床症状以单侧鼻塞、鼻出血为主;肿瘤多起源于中鼻甲、下鼻甲、鼻中隔及鼻底粘膜;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方式,放化疗可以辅助性治疗。2.MEK、ERK、PPO及AKT在SNMM组织中的表达率相对较高,提示(1)ERK是SNMM的发病机制之一;(2)ERK及其上游的MEK表达率较高可能与PPO高表达相关;(3)AKT高表达也是SNMM发生发展中重要的分子之一。3.MEK、ERK、PPO及AKT可有望作为SNMM治疗的新靶点来进行深入研究。
【图文】:

免疫组化,表达者,阴性,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达者 3 例(见图 3),3 例为阴性表达;AKT 在 14 例标本中阳性表达有 13 例,阳性表达率为 92.9%,其中弱阳性表达者 1 例,中等阳性表达者 4 例,强阳性表达者 8 例(见图 4),,1 例为阴性表达。MEK、ERK、PPO 及 AKT 在 SNMM 中阴性表达相似,见图 5;其阳性表达情况详见表 3。

免疫组化,表达者,阴性,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达者 3 例(见图 3),3 例为阴性表达;AKT 在 14 例标本中阳性表达有 13 例,阳性表达率为 92.9%,其中弱阳性表达者 1 例,中等阳性表达者 4 例,强阳性表达者 8 例(见图 4),1 例为阴性表达。MEK、ERK、PPO 及 AKT 在 SNMM 中阴性表达相似,见图 5;其阳性表达情况详见表 3。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9.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云腾;任国欣;孙沫逸;孔蕴毅;王德辉;步荣发;冉炜;唐瞻贵;陈宏;林明;王丽珍;郭伟;;中国头颈黏膜黑色素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2 马荣昌;李勇强;李建哲;李晓梅;;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3 古庆家;何刚;李静娴;樊建刚;李德炳;赵李冰;宋林红;;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9期

4 林宜玲;聂国辉;苏永进;郑世信;;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年05期

5 吴劲峰;汤建国;;不同手术方式选择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年01期

6 李培岭;翟昭华;王萍;黄亮;杨振峰;;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年11期

7 李厚勇;周梁;王t

本文编号:2665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665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